宋朝是怎么过年过元宵的?
过年:宋代春节吃饺子,饺子在宋代被称为“饺子”,“饺子”是饺子的词源。饺子是代表人们美好祝愿的吉祥物。据古籍记载,早在公元5世纪,饺子就已流行。据文献记载,饺子“形如月牙,天下皆食”。那时候饺子一起喝汤,叫“馄饨”,现在还这么吃。
宋人在春节期间喝屠苏酒,这在宋代非常流行。屠苏是一种草名,用这种草酿造的酒叫屠苏酒。据说屠苏酒是汉末名医华佗创造的。它的配方是用酒浸泡大黄、白术、桂枝、胡椒等中药制成。宋代文学家苏辙在《除日》诗中写道:“每年岁末饮屠苏,不觉已年过七十。”喝酒总是从老年人开始,而在新年喝屠苏酒正好相反,但它是从最年轻的开始。
在宋代,它被广泛用于用纸包裹火药制作鞭炮。除夕和春节燃放鞭炮的习俗逐渐流行起来。宋代除夕,鞭炮声彻夜不绝。《东京梦华录》说:“是夜,山中禁鞭炮,外闻其声。”皇宫高院深墙里燃放的鞭炮声传到宫外。宫外大街小巷都有人争着放鞭炮。据记载,宋代鞭炮有100多种,有单响、双环、连响等。
元宵节:
首先,放五个晚上的灯笼:
“只准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是一句家喻户晓的成语,发表于宋代。田邓,一个州的官名,是不允许直呼其名的,与他的名字“邓”同音的“灯”字也被设为敏感词,要求别人直呼“灯”火。如果有人被冒犯了,请去喝茶。一年,全州庆祝元宵节,照常放灯笼。政府贴出告示时,忌讳用“光”字,于是在所有告示上写“国家依法放火三日”,成了一大笑话。这个笑话揭示了一个信息:在历史上,点灯是元宵节的一个主要标志。
汉明帝正式颁布法令,正月十五晚上要放灯拜佛的时候。到了唐代,元宵节开始在民间流行,挂灯观灯的习俗开始流行。唐玄宗时,赏灯时间定为三天,即十四、十五、十六天。因此,元宵节也叫灯节。
到了宋代,这种习俗的规模和场面越来越大,点灯的时间也增加到五天,也就是正月十三到十七。《水浒传》描绘元宵节点灯时的热闹景象,如第六十六回:“照东京式,忍不住通宵,十三至十七,五夜点灯。”“北京大明府是河北第一大郡,去那里很着急,但买卖方式多样,有云有雾集,只听灯火。快来追。”三十三回中,宋江因清风寨镇要放灯,要看。七十一回,正是因为皇帝的大灯,他与百姓同乐元宵,才吸引了宋江、柴进等人到东京观看元宵灯会。
应该有一个放灯笼的棚子。灯棚也叫“山棚”,是一种高大的彩色建筑,上面系着各种灯笼,或者是一个剧院棚,数百名表演者在那里表演。宋、吴的《梦》记载:“正月十五,晚祭是上元天王保佑百姓的生日。昨日,汴京大学士前扎山棚,宣德楼绘彩结。所有神仙的故事都画在山叠上,文殊和普贤左右五色并列,横跨狮子和白象,五道水从每根手指上冒出。它的水用滑轮缠绕在灯棚的高尖上,储存在一个木柜里,一小时一小时放下,像瀑布一样。他还用草捆住了成龙,用绿色的帘子把草盖起来,放上几千盏灯和蜡烛,看着就像一条龙飞走了。”
大明府家家门前搭起灯棚,就要巧妙地挂上灯,放烟花。房内扎了一个山棚,摆了五色纱枪和灯,四面都是名家画的字画,用的是异国情调的古董玩具。在城市的街道上,每家每户都要点亮一盏灯。大明府留在泗州桥边,立了一座鳌山,上面有两条红黄相间的纸龙。每个鳞片都用一盏灯点燃,用干净的水喷入口中。河内的国家大桥周围有数不清的灯。铜佛寺前有一座鳌山,上面有一条青龙,一周有几千盏灯笼。翠云楼前还有一座鳌山,上面有一条白龙,四周灯火无数。
即使在远离城市的乡村,也有美丽的灯笼。青峰村镇在山东青州,宋江看青峰村的灯笼,分别是“采撷飞白牡丹灯”和“荷花荷花奇灯”。
二、镇中心取鳌山:
鳌山原指古代传说有巨龟驮着神山在海上。元宵节后,它被定型,无数五颜六色的灯笼被绑起来供游客观赏,因此它被称为鳌山。宋元《宣和遗事·杨思雯燕山会故知》记载,鳌山(登山)建于皇宫前,高16尺,宽365阶。中间有两根柱子,长24英尺。两根柱子上缠着金龙,每个龙口点着一盏灯,称为双龙题照。只是一张中性牌,长3.6尺,宽2.4尺,金书八个大字:“宣和山,与民同乐。”从正月初五到二十,故宫大门不关。
《水浒传》描写宋代元宵节时的鳌山,如第三十三回:庆丰镇人过元宵节,大家先凑钱,然后去土地王庙扎个小鳌山。山虽小,灯笼也有五七百盏,有金莲,有玉梅,有芙蓉,有牡丹。在灯笼的阴影里,庙门内外有村歌和社火,如跳舞的鲍老。大明府更是热闹非凡。元宵节到了,富人家会争抢灯笼,远的三二百里买,近的百里以上。每年都会有更多的商人向这座城市出售灯笼。各路商人云集云里雾里。家家户户门前搭起了灯棚,鳌山上挂着几千盏灯,四面都是数不清的灯。大街小巷都有社火,有扮和尚的,有踩竹马的,有跳老太太的,有唱歌的,有表演木偶戏的...一整天,鼓声和音乐声都很大很响。
第六十六回:大明府在泗州桥后留下来搭起一座鳌山,上面有两条红黄相间的纸龙,每条纸龙都点着灯,喷着清水。河内的国家大桥周围有无数的灯在上下跳动。铜佛寺前竖立着一座鳌山,上面是一条青龙,周围是数百盏灯笼。翠云楼前还有一座鳌山,上面有一条白龙,四周灯火无数。.....在整个城市,佛教寺庙和寺庙里都有灯,庆祝丰收。三瓦两屋,更不用说了。
七十二回:元宵节,谜一样的美好一天。看看晚上,有无数人在庆祝元宵节。古人写下“春日绛”二字,说:“元宵节首报和谐,皇帝初春。”崔赞竞飞,毓乐争京师门口,鳌山在蓬莱岛打了个欢呼结,拍了一张深夜双龙的照片。在深红色的云朵中上楼,覆盖着红色的奶酪,仰望着天空。含糊不清。传说皇帝高兴,玉宫有赏,神仙们一起在这里。清香萦绕,芬芳四溢,飘遍天下笑。小星球很小。渐渐的,尖尖的声音微弱了,月下的游人回来了。"
这些鳌山一般都位于城镇的中心,鳌山上的灯光多样,景色壮观。青峰村镇位于土地王庙前,有五七百碗灯笼;大明府中心有两座鳌山,泗州桥前还有鳌山、铜佛寺、翠云楼。鳌山上灯火无数。“京三五景好,霜雨初初清。芙蓉树从不睡觉,土地从蓬莱岛蜂拥而出。夜晚烛光闪耀,百姓歌舞欢乐平安。五凤羽助双北雀,六龙驱三神山。”六座鳌山上有三座神山,可见鳌山之大。
第三,玩社交火:
玩社火,在节日里表演杂耍和杂技迎接神灵。之所以称之为“社火”,是因为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丰收对国计民生至关重要。因此,每年许多节日都以杂剧和杂耍的形式娱乐神灵,请他们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元宵节是一年中的第一个月圆之夜,春耕即将开始。为了祈求丰收,从民间社会到朝廷的人们都会举行庆祝活动,并请求他们的祝福。所以在祭祀娱神的活动中有大量的烟火,古代称之为社火。据西湖老人《不胜录》和周觅《武林旧事》等书记载,宋代高门大户灯会燃放烟花,当时有专门制作和燃放烟花的工匠。
《水浒传》中有一段描写宋代元宵节玩社火的场景。青峰村镇、大明府、开封府街道有社火。宋江在青峰村镇见到了社火队的一群舞蹈演员鲍老。包老是“逢村就扭”,忍不住笑,于是被刘高的老婆发现,被抓了。六十六年后,宋江等人攻下大明府后,作者在他的文字中写道:“烟迷城满楼。钱洁的傀儡,不管口是心非;后巷声清,龙胜风道失。打和尚烧死,麻女吓得魂不附体。踩了竹马,和鲍老跳舞难免受伤。”
这里提到了木偶舞,玩和尚,玩女人,踩竹马,和老鲍跳舞。包老就是其中之一,是一个经常出现在木偶戏中的滑稽人物,是一个带着面具的滑稽舞蹈。宋·杨怡《木偶诗》:“鲍老笑郭郎宴,笑其舞袖。你教鲍老做宴会舞女,就该教他做舞女。”包老和郭郎都是木偶戏里的角色,他们一起进行滑稽表演。包老,一种歌舞,已经成为元宵社火舞队的固定剧目。
第四,喝屠苏葡萄酒:
宋代王安石说:“鞭炮声一岁,春风送暖入屠苏。千家万户总在为旧字换新字。”宋人在春节和元宵节喝屠苏酒。比如宣和五年,在宋江军营过年,宋江领兵灭王庆。板石回京时,正巧是元旦,于是举行了庆功宴,席间喝了屠苏酒。屠苏是一种草名,用这种草酿造的酒叫屠苏酒。据说屠苏酒是汉末名医华佗创造的。它的配方是用酒浸泡大黄、白术、桂枝、胡椒等中药制成。
5.大街小巷争相燃放鞭炮
宋代的科技水平比较发达,中国的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都是在这个时候出现的。宋代已经广泛使用纸包火药制成的鞭炮。据记载,宋代的鞭炮有100多种,有单响的、双环的、连响的。孟元老《东京梦录》说:“是元宵之夜,山中禁放鞭炮,外闻其声。”皇宫高院深墙里燃放的鞭炮声传到宫外。《水浒传》描述,元宵节期间,东京宫外的大街小巷都有人争相燃放鞭炮。
六、万人空巷欢庆节日
孟元老的《东京梦》描述了宣和年间首都东京元宵灯会的盛况:“当夜灯火通明,月明雪开时,巧登高山,教池游园,抬眼便见绣有珠帘的青楼画亭。雕车竞天街,宝马竞御道,金碧辉煌,洛奇飘香。新声对着柳园巧笑,按着管在茶楼酒楼调弦。八荒争聚,仙童世聚四海之宝,皆属市井,图集区异味注于厨房。满路花团锦簇,何不春游一场,箫声鼓声一片,夜宴几场?巧则惊人,奢则长久。”由此可见,元宵节是中国的一个狂欢节。
元宵节也为未婚男女提供了一个互相认识的机会。传统社会不允许年轻女孩出去自由活动,但是节假日可以一起出去玩。元宵节灯笼只是一个交友的机会,未婚男女也可以顺便找到自己的另一半,所以元宵节也是一个浪漫的节日。欧阳修《生茶子》说:“去年元宵节,花市灯火如书;月上柳梢,人约黄昏后。”描述的是他元宵节的浪漫经历。
少年辛弃疾,元宵节来到《爱的种子》。比如他的成名作《元熙玉案》中有这样一句话:“东风夜千树开,繁星如雨。宝马雕车香,凤笛声,玉壶光,鱼龙舞通宵。飞蛾,雪,柳,金线,笑,香都走了。在人群中寻找他。蓦然回首,那人就在那里,灯火阑珊。”
《水浒传》中有很多类似场景的描写。比如宋江正月十一进京赏灯求平安,东京城内到处都是“人来人往衣冠锦绣,各有各的衣服”。正月十五晚上,元宵节进入高潮。“家家户户门前都拴着灯笼,挂着灯,亮如白昼。是阳台上的火在发光,车马来来往往看人。”鳌山依天汉桥而立,楼上临街,“钟声齐鸣,鼓声震天,灯火凝视,游人如蚁”。
可见宋代人们对元宵节的重视程度。届时,元宵节的热闹程度可能会超过端午、中秋甚至春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