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草引种

目录1拼音2中药大辞典飞机草2.1飞机草别名2.2来源与产地2.3性味2.4功能主治2.5飞机草用法与用量2.6化学成分2.7药理作用3《全国草药集:飞机草3.1拼音名3.2飞机草别名3.3来源3.4原形3.5性味3.6功能1产地4.2音名4.3英文名4.4飞机草别名4.5产地4.6原形4.7产地分布4.8化学成分4.9药理作用4.10性味4.16543 8+0功能主治4.12飞机草用法用量4.13各种论述4.14摘录5

2《中药大辞典》飞机草是中药的名称,来源于广东中草药[1]。

2.1飞机草别名[1]

2.2来源与产地:飞机草全草分布于云南、广东、广西等地。[1]

2.3性味微辛,性温,微毒[1]。

2.4功能主要用于散瘀、消肿、止血。治疗跌打损伤、肿痛、疮肿、外伤出血、蝗虫咬伤出血、稻田皮炎。[1]

2.5用法用量飞机草鲜叶擦涂。[1]

2.6化学成分全草含挥发油,主要含香豆素、乙酸龙脑酯、芳樟醇、石蒜醇和番茄红素。叶子还含有异谷维素、气味素、茴香酸和β谷甾醇。羽扇豆醇、β-香叶醇和丹参素从全草中分离得到[1]。

2.7药理作用茎叶煎剂对离体豚鼠回肠有兴奋作用,对离体兔十二指肠有抑制作用[1]。

3《全国中药材收藏》飞机草3.1拼音名称F ē i j ē c m: o

3.2飞机草别名

3.3出处为飞机草,菊科泽兰属植物,全草入药。春夏采收,洗净鲜用。

3.4原生多年生常绿半灌木,1 ~ 3米高,全株有毛,粉碎时枝叶芳香。茎直立,纵条纹细,黄绿色或暗褐色,新枝绿色,老枝灰黄色,切面白色。叶对生,具叶柄。秋冬开花,几个头在一个主茎上丛生,然后排列成伞状。小花均为管状,花冠淡黄色、粉红色或淡白色。瘦果,黑色,5肋,顶部有刚毛状冠毛。

3.5性味微辛辣,性温。有一点毒。

3.6功能主要用于散瘀、消肿、止血、杀虫。可用于外伤肿痛、外伤出血、蝗虫咬伤出血、肿毒疮毒。新鲜的叶子可以碾碎后涂在下肢上,防止蚂蚱叮咬。将全草切碎铺在水田中,1 ~ 2天水变红时,可杀灭钩端螺旋体,预防钩端螺旋体病。

3.7飞机草用法用量宜外用。

3.8注意,一般不口服。

3.9摘自《全国中草药汇编》

4《中华本草》飞机草4.1源于《广州陆军常用中草药手册》。

4.2拼音名称Fē Ij和c m: o

4.3英文名芳香泽兰Herb,Herb of芬芳泽兰

4.4飞机草别名,中华民国草

4.5来源:菊科飞机草的全草。

拉丁动植物矿物名称:飞机草。

采收与贮藏:夏秋采收,洗净鲜用。

4.6原始形态的飞机草是一种粗壮的多年生草本植物,高度为13cm。茎直立,纵条纹细,灰白色柔毛,中上部有密毛,分枝与主茎成直角向外伸出,节间长614cm。单叶对生;叶柄长12cm;;叶片呈三角形或三角卵形,长410cm,宽1.55.5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边缘厚钝,两面粗糙蓬松,下面的毛密而灰白色,基部有三脉。花头生于枝、茎顶端,排列成粉红色花的伞房状花序,均为管状花;总苞圆柱形,长不到1厘米,抱抱小花;总苞片有棕色的纵向条纹;冠毛比花冠略长。瘦果无毛,没有腺点。开花结果期为465438+2月。

4.7栖息地分布生态环境:生于热带、亚热带山坡和路旁。

资源分布:广东、海南、广西、云南。

4.8化学成分新鲜枝叶含0.3%0.4%挥发油,主要含香豆素、乙酸冰片酯、芳樟醇[1]、泽兰醇[2]和左旋泽兰烯[3]。地上部分含有黄酮类化合物:异樱草素,臭素)[4 4,5],金合欢素[5],樱素,山奈素,柽柳素[6],四倍体。异香豆素7甲醚,4,5 5二羟基3,7二甲氧基黄酮(4,5二羟基3,7二甲氧基黄酮)[8],4,5,6,7四甲基黄烷酮(4,5,6,7四甲氧基黄烷酮),4羟基5,7。7三甲氧基黄烷酮(4羟基5,6,7三甲氧基黄烷酮),2,4二羟基4 ',5 ',6 '三甲氧基查耳酮(2 ',4二羟基4,5,6三甲氧基查耳酮)[9]等等。还含有羽扇豆醇、β香树醇、环氧羽扇豆醇[10]、茴香酸[11]、蜡醇和α、β、γ谷甾醇。

4.9飞机草的药理作用飞机草茎叶水煎液对离体豚鼠回肠有兴奋作用,水提液(加乙醇除去沉淀)作用较弱,水煎液对离体兔十二指肠有抑制作用。两者对离体兔子宫均无明显影响。小鼠腹腔注射时,两者毒性都很小。

4.10味道略辛辣;性温度;小毒

4.11功能主要用于散瘀消肿;排毒;停止流血。主要外伤疼痛;溃疡肿毒;稻谷皮炎;创伤性出血;干旱和愤怒的蝗虫咬了它后流血了。

4.12外用飞机草用法用量:适量,新鲜捣碎或搓洗。

4.13各派讨论广军常用中草药手册:杀虫止血。水蛭咬后处理出血,用鲜叶擦伤口。

4.14摘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