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草长什么样?
茵陈蒿,中药名。为菊科滨蒿的干燥地上部分。
春季在苗高6 ~ 250 px时采收或秋季在萌芽、开花时采收,除去杂质和老茎,晒干。春收称为“绵茵陈”,秋收称为“花茵陈”。
茵陈蒿亩产200 ~ 300斤。根据相关公开资料,茵陈蒿的产量受气候、土壤、施肥、经验等多种因素影响。茵陈亩产200-300斤,茵陈的采收期为7-8月。
本草经舒:茵陈主要负责风湿、寒热、邪热、黄疸、周身发黄、小便不利、头热,均为阳明、太阴湿热所致。苦寒能祛湿热,湿热消了,所有症状也就消了。除湿散热的必备良药也。
生理特征:
1,绵音辰:
大多卷曲成一团,灰白色或灰绿色,浑身密被白色细毛,柔软如丝绒。茎较小,长度为1.5 ~ 62.5px,直径为0.1 ~ 5px,除去表面的白色绒毛后可见明显的纵向条纹。易碎易断。叶具柄;展平后的叶片分裂成一片或三片羽状,长1 ~ 75px,宽约25px。小裂片卵形或稍倒披针形,条状,具锐尖的先端。气息清香,味道微苦。
2.花艾草:
茎圆柱形,多分枝,长30 ~ 2500 px,直径2 ~ 8mm;表面淡紫色或紫色,有纵向条纹和柔毛;重量轻,易碎,横截面白色。叶紧密,或更多落叶;下部叶羽状深裂二至三回,裂片条状或薄,两面密被白色。
茎生叶羽状分裂一次或两次,茎在基部和丝状裂片。头卵圆形,多为圆锥形,长1.2 ~ 1.5毫米,直径1 ~ 1.2毫米,柄短。瘦果呈长方形,黄褐色。气息芬芳,微苦。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陈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