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岁的女儿有点小脾气怎么办?
其实父母才是孩子发脾气的主要原因。大多数父母对发脾气的孩子表示顺从。孩子抓住父母的这一弱点,把发脾气作为控制父母的手段,无形中形成了不良习惯。有些家长对孩子要求太严格,不注重教育方法。导致他们的孩子性格压抑扭曲,逐渐形成强烈的反抗和逆反心理,也容易使孩子脾气暴躁,一不顺就发脾气。另外,长期和爱发脾气的人生活在一起,也容易被同化,父母的行为最容易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言行。研究表明,爱发脾气的孩子很可能患有多动症或抽动障碍,需要及时就医。服用中药结合饮食和按摩可以明显改善他们的病情和脾气。
如果孩子及时发脾气,会影响孩子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使孩子难以应对挫折,影响孩子健全人格的形成,这对孩子是非常不利的。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孩子出了事就哭着喊着,有的甚至摔东西。更有甚者,躺在地上,任你哄骗或恐吓,都是你达不到目的的姿态。这种情况下,家长往往会心烦意乱,不知所措。只叹“这孩子脾气不好!”所以为了尽快平息孩子的愤怒,我们会牺牲原则来满足孩子的要求。殊不知,这会让孩子把发脾气作为逼迫父母犯罪的有力武器。这样下去,孩子的脾气只能越来越差。
其实,当每个人受到伤害或攻击,或者愿望得不到满足时,产生愤怒的情绪是正常的本能反应。问题是如何处理这种负面情绪。
发脾气是孩子(还有一些大人)处理问题的一种方式。显然,这种方式不被社会生活所欣赏。
避免孩子发脾气的基本方法之一,就是给家长树立控制情绪的榜样。如果父母遇到挫折或者不顺利的事情,也是愤怒和摔跤,所以不要指望孩子能控制自己的愤怒。
其次,不要过分限制孩子的行为。有些家长怕这怕那,对孩子提出过多的规定和要求,容易引起孩子的不满。尤其是4岁以后,孩子逐渐养成独立意识。环境约束太多,会造成情绪对抗,容易发脾气。
另外,要注意满足孩子的生理需求。孩子们饿了或累了就容易发脾气。保证他们有足够的睡眠时间,按时吃饭。还有,父母要多和孩子接触。如果父母能多陪陪孩子,对孩子的活动表现出兴趣,在孩子遇到困难时及时帮助,有助于减少孩子发脾气的几率。
但是,面对一个发脾气的孩子,我该怎么办?
不要注意孩子。当孩子在你面前发脾气时,家长不妨走开一会儿;还是继续做自己的事。只有当他不在面前时,才使孩子自觉放弃达到目的的手段。
帮助孩子表达他们的愤怒。可以问问孩子为什么生气,帮他用语言表达出来。这样既能了解孩子的真实心理,又能进行说服工作。有时候可以鼓励孩子做一些发泄愤怒的活动。比如去户外跑步,在纸上画画。敲打柔软的物体,如枕头和沙袋。
采取保护措施。如果孩子有投掷物体的行为,要及时清除易碎、易损坏的东西,避免受伤和损失。同时,要防止部分孩子完全失去自制力,造成自伤,家长要密切关注,及时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