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鼻炎怎么治疗?中医有1的方法,可以让所有症状在20天内消失。

春季是过敏性鼻炎的高发季节,尤其是雾霾沙尘天气,导致鼻炎发作频繁且持续时间长。

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位过敏性鼻炎患者。经过中医调理,20天症状全部消失!

患者情况:46岁女性,2013年8月20日初诊,鼻痒、打喷嚏、流鼻涕、鼻塞65438余年。

主诉:鼻痒,打喷嚏,流鼻涕,伴鼻塞10多年。每年春秋两季都会出现阵发性鼻痒、喷嚏、鼻塞、鼻塞,症状逐渐加重。症状可通过口服治疗鼻炎、过敏的药物缓解,天气变化时症状易发作,症状明显加重。

看病时鼻音明显,不断打喷嚏,流鼻涕清,舌质暗,边缘有齿痕,苔白腻,咳嗽,咳痰白稀。平时容易感冒,手脚不温,全身乏力,怕冷,饮食正常,睡眠差,大便不成形,每天小便2-3次,脉搏重而弱。

西医诊断为过敏性鼻炎,又称过敏性鼻炎,是季节性的,不是一年四季都有。从中医辨证分析,主要属于正气不足,即脾气肺气虚,外邪入侵,脾虚出现,导致肺气虚,风邪之毒趁机扰鼻,导致鼻窍不利。中医上叫鼻屎。

辨证属于脾肺气虚,风毒扰乱。治疗可补脾肺,祛风开窍。

穴位:百会、唐寅、项英、合谷、列确、中脘、舒天、气海、足三里。

告诉他注意保暖,忌风寒,忌辛辣生冷食物。

8月22日复诊:鼻音减轻,声音清晰,喷嚏流涕症状消除,鼻塞瘙痒明显减轻,咳嗽减轻,咯痰减少,痰仍白,手足仍温,乏力,大便1-2次,舌不成形,边缘有齿痕,脉细而弱。继续增强身体抵抗力,巩固基础,消除邪恶。

穴位:百会、三阴交、中脘、脾轴、肺轴、唐寅、项英、合谷、列确、风池。

第三次诊断到第五次诊断(8月24日-9月5日):流鼻涕,鼻塞,鼻痒,咳嗽,鼻音正常,舌质暗,边缘有齿痕,苔薄白,闻刺激味打喷嚏,现在恢复正常,大便基本每天1次,手脚转暖,乏力症状明显减轻,但未完全消失。

六诊(9月10):症状全部消除,外形如常人。

这个患者春秋两季发病2-3个月,从那时候开始,患者去看病到治疗结束,一共20天。针灸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