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皇帝是怎么死的?为谁而死?

最新法医证据证实,光绪死于急性中毒。

1908 165438+10月14日(光绪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一日),清光绪皇帝“病逝”。光绪死后不到24小时,清廷的实际最高统治者慈禧太后也去世了。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相继去世的消息震惊了中外。一般认为,年轻的光绪死在74岁的慈禧面前,仅隔一天。这不是巧合,而是蓄意谋杀。于是,光绪被谋杀而死的各种说法应运而生。

2008年第三期《近代史研究》上,北京市公安局刑侦总队侦查员鲍振元发表文章,介绍北京市公安局以光绪的头发为样本,进行中子活化实验,对光绪的头发进行分析,从而确认了光绪的死因。

2003年至2006年,北京市公安局侦查员会同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的研究人员,采用中子活化实验方法,结合河北易县崇陵(光绪陵)提取的光绪头发、衣服等重要样本,反复检验,仔细分析光绪的死因。

在对光绪的头发进行了两次取样测试后,调查人员在光绪的头发中发现了相当高含量的砷。就毒物被人体吸收后通过血液循环渗入头发的实际过程而言,发根中的砷含量通常远高于头发中间和发梢,光绪头发中间的异常峰值是极不正常的。因此,调查人员检查了光绪下葬的玉龙皇后的衣服和相关材料。结果表明,光绪头发中砷含量峰值比玉龙头发高3914倍,玉龙女王衣服等样品中砷含量平均值低于光绪头发。而且经过对崇陵地表、地下土壤、埋衣的检验,完全排除了其他污染形成的可能。

根据现有文献记载,光绪在宫中、瀛台囚禁期间曾服用中药,其中雄黄、雌黄、朱砂可导致砒霜、汞毒过量使用。从理论上讲,这个原因也可能导致光绪慢性中毒,直至病变死亡。但在慢性中毒死亡的情况下,中毒者发根中的毒物含量会高于头发中间和两端。这也从另一方面证明光绪并非死于长期服用中药导致的慢性中毒。

考虑到清朝人对砷的耐受程度可能高于现代人,调查人员用现代人的头发做了实际测试和对比。通过对玉龙的头发、清朝的木乃伊和五个现代人的头发进行检测,发现清朝人的头发中砷含量确实高于现代人,也就是说,清朝人的耐砷量大于当代正常人。但这不能理解为清人的砷耐受量可以达到百年前光绪发测时测得的水平,也就是说光绪发中的砷含量确实超过了当时清人的砷耐受量,即达到或超过了致死量的标准。

在急性中毒死亡的情况下,由于人体吸收毒物后很快死亡,血液循环没有渗透到头发中,所以在急性中毒死亡的头发中检测不到毒物。换句话说,光绪头发里的毒很可能是来自外部污染。光绪头发中的砷含量高出致死量很多倍,与光绪两次头发样本中砷含量达到峰值的位置完全一致。因此,作者判断光绪头发中所含的致命砷(砒霜)是光绪尸体腐烂时“死后呕吐”所致。而且对光绪的衣服检验后发现,他的中衣和内衣中的砷含量超过了外衣,而且大量集中在胃部区域。这进一步印证了上述判断。

综合中子活化分析等实验、法医病理中毒检测结果,以及侦查手段的分析判断,可以肯定光绪明显符合急性中毒死亡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