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母亲,我亲爱的母亲

我出生在中国西北部的农村。我的家乡在母亲河黄河之畔,所以我是从小吃黄河长大的。那时候,黄河的水一年四季清澈透明。大人们从河湾取水,倒进水缸里饮用。有时候,河水浑浊,夹杂着黄色的泥沙。桶里的水需要加盐,沉淀一两个小时,再倒进缸里。随着我和姐姐们的长大,我们要肩负起打水的重任,经常一起去河边挑水。

我家没有像样的杆子,我就用一根小臂粗细的圆木代替。这根木头成了我们的支柱。圆木的大端有一个天然的疤痕。我和妹妹挑水的时候,我手里拿着水桶,不让他们跨过这道疤,好让妹妹留点光。久而久之,我的肩膀适应了这种日志。有一次,我用正常的扁担挑水,发现肩膀疼得难以忍受,不得不停下来走。都是这些木头。

(1)

我上初中的时候,经常和同学轮流打扫教室。我的中学坐落在一个黄土高坡上,中间有一条干渠。在农业灌溉的季节,我们可以从这条水渠里取水,运到教室,比较省力。很多时候,运河里没有水,我们只好在河湾里挑水,非常费时费力。妈妈看到我吃力地挑水,经常放下农活,帮我从河湾挑一桶水送到教室。

当时我妈三十多岁,腰上垂着一条长长的辫子,一个人承担了几乎所有的农活。因为父亲是公办教师,所以先在外地教书,后来调到自己村里教书。因为工作忙,他只能帮妈妈干点农活。我们家穷,家里没有钟,所以不能准确确定时间。冬天,我妈经常天不亮就把我叫醒,给我一个早餐包,催我去上学。走了很久,天还没亮。我妈开始担心我是不是出门太早了,路上会不会有危险。有一次我感冒了,晚上要去黄土山坡上的医生家打针。因为反复打针,屁股又肿又疼,走路都困难,我妈背我回家。经过一座木桥时,我差点摔倒。还好我妈及时稳住脚,险险过桥。

我害怕上学,不是因为我害怕学习,而是因为我害怕路上有狗咬人。我家有两条路通往学校。上马路中间拐角处有一群狗,它们经常在马路上嬉闹。学校附近有几只狗。每次走过,我都是轻手轻脚,小心翼翼,生怕恶狗冲上来拦住去路。下面路上的狗比较少,看起来比较友好,也不经常叫。不过果树林附近有一段路。天黑的时候,果树林一片漆黑,用异样的眼光盯着你,让人不寒而栗。

在农村,家家户户住得很近,鸡犬之声不绝于耳,锅碗瓢盆叮当作响。在我10岁之前,我家住的是四合院,里面住了几户人家,都是房子的堂兄妹。大家养了很多鸡,各家的鸡一起吃饭,在院子里踱步,在屋顶晒太阳。天黑了,鸡都回家休息了。第二天,天马大亮,突然一只公鸡大声啼叫,接着鸡也相继啼叫。这只公鸡就像公鸡国的国王。每天他都在固定时间带头打鸣,其他鸡对他毕恭毕敬。但是,它很骄傲。看人的时候,它的眼神里充满了不屑和敌意。我和姐姐们都很怕它,因为它会突然冲到我们面前,拍打着翅膀,侧着身子冲过来,凶猛地啄我们。

妈妈看到这一幕,非常担心公鸡会啄我们,特别怕它啄我们的眼睛。于是我去求这群鸡的主人,劝她把鸡杀了,以免出事。这个主人是我们的护士,她不想杀这只鸡。母亲再三央求,最后还是说得通,公鸡成了餐桌上的一道菜。

第二天,鸡不叫了,好像沉浸在悲伤中。我们太高兴了,我们又可以无忧无虑地四处玩耍了,我妈妈皱起了眉头。谁知休息了几天,鸡又叫了。原来是一只小公鸡开始打头阵。这只公鸡不仅会叫,还会啄我们的孩子,甚至比那只公鸡还厉害。

母亲的眉头又皱了起来。她一次又一次地去讨牛奶。唐奈的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慢吞吞地说,这鸡还小,要等重了不少才能宰。妈妈很担心,但她无能为力。公鸡又啄我了。我妈看到的时候很生气。她抓起一把扫帚,对着鸡虚张声势。小鸡匆匆跑了。不要不开心。打狗都要看主人,鸡就更不用说了。

有一天,妈妈在屋里忙着,突然听到院子里传来孩子的尖叫声。她吓坏了,以为我被啄了,冲出了门。院子里没有小孩,声音是从后院传来的。她再次冲到后院,看到我的小叔叔站在门廊里。公鸡正站在他的头上,啄他的额头。大概是因为害怕,唐笑叔叔不敢用手去打公鸡,只是不停地摇头。唐的奶也在门廊里,她吓得赶紧冲上前去,一把抓住公鸡的脖子,拉了下来。还好公鸡没有啄萧叔叔的眼睛。那天唐奈杀了公鸡。以后只要一只公鸡开始啄人,唐奈就会立刻杀了它。我们这些孩子很开心。

(2)

我妈妈遗传了我爷爷良好的身体素质,是天生的运动员。小学和初中的时候,她在田径项目上铁饼和标枪成绩优异。有一次某省体校来考察,我看中了我妈,想直接把她报进体校进行专业训练。妈妈不知道怎么办,老师们就去她妈妈家,问她爷爷奶奶的意见。奶奶一听,立马不同意了。她担心体校的生活太艰苦,她妈妈会受很多苦。她更希望妈妈像一个普通女孩一样,将来读完高中,嫁到附近的农村家庭,过上自己熟悉的生活。老师们真的很喜欢他们的母亲,试图说服她奶奶好几天,最后因为她的激烈反对而放弃了。

妈妈的运动梦还在继续。她加入了学校篮球队,担任女队队长,经常在训练场和球场上奔跑。妈妈身体素质很好,激烈的竞争让她内心充满了快乐和力量。学校篮球队逐渐做出成绩,在县城的学校里小有名气。后来,它多次代表该县参加县际联赛。

我妈高二的时候,大革命运动终于开始了。学校里的老师一个个被造反派殴打,人们被困在恐慌和混乱中。妈妈的数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最喜欢的数学老师也反过来被批评。在老师生命的最后一刻,他送给母亲一张黑白照片,上面有他的亲笔签名和寄语。不久,这位可敬的老师自杀了。

革命运动的车轮轰轰烈烈地向前行驶,改变了一代人的命运。妈妈高中毕业,没有大学可以报考,只能回家种田。奶奶看妈妈年纪不小了,就嫁给了可怜的爸爸。怀着对爱情的渴望,母亲离开了朝夕相处的父母,来到父亲的村子,开始了新的生活。

环境的巨大变化让我母亲不知所措。母亲开始适应复杂的家庭关系,投入到农村的生产生活中。我妈伺候公公婆婆,三个未成年的姐夫,一个个拉扯大三个孩子。妈妈和社员们一起劳动,春天播种,夏天割麦子,秋天收果子,冬天捡树枝扫树叶。

村里有一片晒麦田,旁边是幼儿园和老人俱乐部。冬季农闲时,老人们蹲伏在向阳的角落,缩着头,拖着长鼻子,或聊天,或下棋。孩子们在草地上跑来跑去。有一次,村里的马车夫拿着钢砂枪,埋伏在草堆后面。成群的麻雀在草地上寻找食物。突然,一声巨响,几十只麻雀被射杀。大人们支起一口大锅,烧开水,煮麻雀。孩子们围着锅,贪婪地盯着新鲜的麻雀肉,怎么也赶不走。

不知道是谁家的孩子带的球,孩子们得了宝,在晒麦场上玩耍。妈妈突然放下手中的活,抓起球,出发去院子里打篮球。社员同志们瞪大了眼睛,惊讶地看着妈妈带着球在晒麦场上奔跑。秋天,瓜果飘香,社员们欢声笑语,在收获的季节里忙碌着。又大又红的苹果,金色的冬梨,绿色的香梨,一个个从果园运到仓库。我妈和同伴一起拉着车,路过我们家的时候,正好我站在门口,眼巴巴的看着车里的水果。妈妈拿起两三个苹果放在我怀里。我飞快地跑进房子,把水果从窗户扔了出去。晚上,我们家有苹果吃。

我们家在四合院的西南角,房子东西朝东,旁边是简易厨房。平时阳光很少,连房间里的光线都很昏暗。我们三姐妹经常拿着铁瓷碗坐在门槛上。我们经常吃玉米粉。没饭吃的时候,我们倒点醋,放上红辣椒酱,也可以美餐一顿。母亲用炉火做玉米面团。因为火很大,锅底粘了一层薄薄的锅巴,是一道美味的甜品。母亲舀起锅巴给了我们。锅巴葱郁,香脆,口水诱人。我还坐在门槛上,嚼着一点锅巴。母鸡会围在脚边,捡地上的零碎吃。一只母鸡不耐烦了,突然飞到我的碗里,用爪子抓住碗,从碗里抓锅巴吃。

当爸爸妈妈出去工作时,他们会锁门。当我和妹妹从学校或幼儿园回来时,我们经常被锁在房子外面,所以我们在院子里玩,和朋友一起做游戏。一天下午,院子里阳光明媚,暖洋洋的。我正在和一群朋友玩,听到我的母鸡在叫。我回头一看,它正从草堆上站起来,摇着尾巴,骄傲地走开了。所以它产卵了。我跑过去,拿起滚烫的鸡蛋,轻轻地在脸颊上擦了擦,然后小心翼翼地放进口袋,生怕打碎了。

不知道什么时候,我妈下班回来叫我吃饭的时候,发现我口袋里全是蛋黄,蛋清,碎蛋壳。所以被我妈骂了一顿。妈妈在屋里给我洗衣服,让我站在院子里。站在东房的屋檐下,我叹了口气,看着夕阳的余晖一点一点的消失,想着怎么才能回到温暖的家。正想着,爸爸的朋友来了,我爸妈满脸笑容的出来接他。我趁机溜进房间,爬上床。

(3)

我又生病了,没去上学,躺在家里的炕上。医生来了,打了针,开了中药。我妈时不时过来嘘寒问暖,伸手摸摸我的额头,在我耳边呢喃。我在炕上昏昏沉沉的睡着了,偶尔被我妈吵醒,站起来拿碗汤。妈妈在厨房做饭,叮叮当当的声音传到我房间,我觉得有点饿了。过了一会儿,妈妈端来了面条,有新鲜的蔬菜和精细的肉丁。原来我妈给我煮了单锅米饭,特别好吃,只给我吃。没胃口,吃了两口,放下筷子。我妈陪着我,一遍遍劝我多吃点。我的姐妹们放学后冲过来看我,贪婪地盯着我碗里的面条。看得出来他们羡慕我生病了还能吃到这么好吃的东西。我有一些食欲,所以我能继续吃。

春天,我妈妈和成员们去田里播种。母亲背着氨水桶,拿着播种机走来走去。氨水桶重重地压在母亲肩上,桶的下端随着步伐不断摩擦着母亲的腰部。过了一段时间,我妈觉得腰上火辣辣的疼,怀疑是氨水桶漏了,就找机长检查。队长漫不经心的走过来,看了两遍,拍了拍一个氨水桶说:木头问题,干活。母亲咬紧牙关,忍住疼痛,坚持完成当天的任务。

终于下班了。妈妈回到家,脱下衣服检查,才发现腰部左侧磨破,氨水渗入皮肉,腐蚀伤口,红肿疼痛。她赶紧去卫生所治疗。医生处理了伤口,写了一张休息三个月的纸条。母亲病了,但她仍然要照顾家庭。她依然每天在火炉旁做饭,在小板凳上洗衣服,在炕上缝缝补补。

农村家庭生产配额已经开始。我妈一个人承担了所有的压力,整天在果园、大山、河湾的沙子里跑来跑去。家里买了很多新农具,从犁地、播种、喷农药、爬果枝,从春天的希望到秋天的收获,每一处每一寸时光,都有妈妈的足迹。母亲的生活,没有享受,没有放松,没有娱乐,只有工作,只有努力,只有坚持。正是这种执着无畏的精神,影响了我们三姐妹,让我们懂得了人生的深刻内涵,让我们养成了坚持不懈的习惯。

(4)

时光荏苒,三姐妹都长大了,母亲却眼神黯淡,头发花白,脚步缓慢。这些年来,我一直生活在德国,和母亲见面的次数极其稀少。每次见面,妈妈总会凑近我的脸,仔细看着我。每次见面,我妈总是感叹我们才刚见面,又要走了。

亲爱的妈妈,你只要仔细看,好好享受就好了。记住你儿子的眼睛鼻子嘴巴,这样当你想念你儿子的时候,你就能记住他的样子。

亲爱的妈妈,你只要仔细看,好好享受就好了。看到儿子心中满满的爱,可以成为你想念他时的安慰。

亲爱的妈妈,你只要仔细看,尽情享受,就能看到你儿子心中的叹息和悲伤。幸运的是,当你想念你的儿子时,你可以知道他的儿子也在想念你。

亲爱的妈妈,就怪你儿子吧。父母在外,子女却要孝顺。没有儿子你很痛苦。不要再问为什么要离开,为什么总是天各一方。不要感叹时间的无情,人生的艰辛。因为人生是一次旅行,而旅行的目的地是天堂的家,在那里我们永远不会分开。

亲爱的妈妈,谢谢你,我的孩子。你用甘甜的乳汁喂养我,用谆谆的教导养育我。你在春天教我唱歌,在夏天教我玩耍,在秋天教我快乐,在冬天教我坚强。就在孩子羽翼丰满的时候,你稚嫩的双手释放了我的希望,你慈爱的眼神目送我飞走。

亲爱的妈妈,您的爱让我热泪盈眶,心潮澎湃。你的痛苦折磨着我,让我彻夜难眠。你的呼吸和气息与我紧密相连。因为你在我的脸上打上了黄色的印记,在我的血液里种下了中国的种子。不,不仅是我,还有我的儿子和女儿。我们世世代代都是中华儿女。

(全文结束?2021年5月9日修订?作者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