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上磨出的血泡怎么处理?

水疱是皮肤内外两层之间异常组织液堆积形成的小水囊。是运动摩擦产生的剪切力使表皮与皮下组织分离形成缝隙,缝隙内充满液体。皮肤的外表皮成为水泡的表层。水疱内层皮肤红肿、湿热、刺痛。虽然大部分水泡很小,损伤面积也不大,但容易引起剧烈疼痛,影响人的活动。

一般水泡的产生可以分为两大因素:内因和外因。

内因:这种运动摩擦引起的水疱只出现在特殊部位,并不是所有的皮肤都会起水疱。首先,皮肤必须有很厚的角质层,可以承受摩擦的刺激,产生水泡。身体大部分表皮的角质层很薄。一旦遇到反复摩擦,往往会剥落,将整个角质层和部分表皮一起脱落。只有手掌、脚掌等角质层较厚的部位,才有机会因运动摩擦而起泡。另一个特点是,容易起水泡的皮肤往往紧紧贴在深层组织上,摩擦时不能随表层皮肤移动,所以两层皮肤会因受力方向不同而裂开,组织液会迅速进入这个裂缝形成水泡。

外部因素:主要是挤压、摩擦和湿度、相对高温。运动时,因出汗而湿漉漉的足底摩擦力增大,最容易引起水泡。相反,干性皮肤摩擦力小,裂开皮肤的力也小。另外,水泡虽然不是高温烫伤的一种,但是如果皮肤温度升高,水泡的速度也会加快。

水泡的产生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表皮中上层出现裂纹,引起局部细胞坏死。第二阶段,组织液进入表皮的裂缝产生水泡。囊泡内填充的清液成分与血清相似,但钙离子、白蛋白和部分免疫球蛋白成分不同,表明是主动转运或选择性渗透的结果。

所谓徒步,就是不使用任何交通工具,一步一步走在路上。因为脚直接接触鞋子和道路,所以脚经常和鞋子接触摩擦。湿润的皮肤和高温为水泡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所以徒步的脚最容易起水泡。水泡通常发生在脚的两侧,脚跟和脚。

就像你平时运动出汗一样,脚上起水泡也很常见。很多驴友在徒步旅行时脚底磨出水泡。水泡不仅会影响徒步的顺利进行,还会引起感染,让人痛苦不堪。

当然,脚上的水泡也不是不可避免的。而且,即使出现水泡,也没有办法减轻疼痛,保护患处不受感染。

怎么防止脚上起水泡?

a、要防止脚上起水泡,首先要减少脚摩擦的机会。脚上的水泡和鞋子有直接关系。鞋子挤压过紧,摩擦过松,都可能导致脚上起水泡。买鞋的时候要买适合运动的鞋。鞋子应该是合适的尺码。穿上之后从长度上来说最好还是大假人。

B.当你买新鞋回家时,你应该试一试,甚至跑一会儿。在找出不舒服的部位一到两个小时后,在这个位置加垫子。旅行时切记不要穿未经“磨合”的新鞋。如果你第一次穿新鞋进行长途徒步旅行,并且没有妥善处理,你很可能有92%的机会脚上起水泡。如果不想脚上起水泡,最好避免穿新脚。

c、袜子可以减少脚和鞋的摩擦,怕脚起水泡,不妨试穿两双袜子。袜子最好不要选择纯棉制品。纯棉袜子比尼龙袜子更容易形成血泡。袜子的材质是聚丙烯或其他新型合成纤维,比羊毛或棉制品更能保持脚部干爽,从而减少起水泡的机会。

记住,你必须不穿袜子走长距离。

D.用爽身粉、痱子粉或者止汗喷雾,或者在脚上涂一层薄薄的凡士林,有助于保持双脚干爽,减少摩擦,防止起水泡。

e、如果你的脚经常起泡,那么你可以考虑提前在经常起泡的部位贴上胶带或垫料。睡前最好用温水泡脚,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也可以自己按摩脚掌,然后用乳液擦在脚掌突出的部分。不穿鞋的时候,保持干爽通风。

f、徒步行走时,只要发现脚部有任何不适或疼痛,就应停止检查。如果没有水泡,在疼痛部位贴上创可贴和透气胶带,及时处理。

g、平时少坐车,多走路,可以避免户外徒步时脚上起水泡。长时间不走路,突然走路超出时间和距离,运动强度增加太多,也是脚上起水泡的原因之一。循序渐进地延长活动时间,可以让皮肤慢慢适应活动过程中产生的摩擦力,有足够的时间形成具有保护作用的老茧,有助于防止水疱的发生。

h,有一些方法。比如有人建议,最好准备两双适合自己的鞋子,一天之内互相替换。因为脚上穿的鞋不一样,接触的部位和压力总是不一样的,可以减少不舒服、肿、起水泡的几率。有意愿的朋友也可以试试。

起水泡了怎么办?

脚上起水泡虽然是小事,但是要吃苦。有水泡怎么办?一旦出现水疱,重要的是减轻水疱带来的痛苦,避免患处扩大,防止感染。

a、这个时候最重要的是不要把水泡的表皮弄破。破不仅会加重疼痛,还容易被感染。本文介绍一种处理方法:在创可贴的中心剪一个与水疱大小、形状相同的孔,盖在水疱上,使水疱周边光滑,然后在水疱和剪孔的创可贴表面封一层创可贴,使水疱不能再被摩擦。

b、更大的水疱疼痛让你难以忍受,那就把患处积聚的液体引流出来,缓解水疱带来的压力。标准做法是:首先用消毒酒精冲洗患处,然后用烧红冷却的钢针在水疱边缘扎一个小洞,轻轻挤出水疱内的液体。然后涂上消毒剂或药膏。最后,用胶带或敷料覆盖伤口。需要注意的是,禁止剪掉泡皮。

c、如果水泡已破,形成开放性伤口,就要消毒、包扎,并用干净的软布垫好。

d、水泡里的液体会被皮肤慢慢吸收很久。大部分水疱会在一到两周内完全吸收。当新皮长出时,旧皮会自动脱落。一般不需要特别护理就能自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