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志病中医研究现状的分析与思考

中医历来重视情志对健康和疾病的影响。早在《内经》时期,就对情志病的证名、病因、病机、治疗有了初步的认识。历代医家秉承《内经》宗旨,丰富和发展了情志理论,为今天情志病的研究奠定了基础。近年来,随着现代社会生活环境的变化和人们工作生活节奏的加快,各种应激因素加剧,许多由社会心理因素引起的情绪疾病的发病率与日俱增,已成为威胁人们身心健康的隐患。中医情志理论强调人体生理、心理、社会、环境的整体整合观,与现代生物、心理、社会、环境医学模式契合度较高,在情志疾病的防治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近年来受到世界范围的关注,成为中医学术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从理论和实验研究两方面对情志病的中医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和思考。

1的理论研究

1.1情志及情志病证的内涵

“情志”一词来源于《内经》对情志、五记录的论述,是后世医家对七情、五记录的合称。现代学者对情志的含义有不同的学术见解:《中医基础理论》说情志是机体的精神状态,是人体对客观外界事物和现象作出的七种不同的情绪反应。金[1]认为情绪是一种内心体验,是在外界刺激因素的影响下,通过心灵的感应而产生的具有一定倾向性的态度表达。吴刚[2]认为情绪是身体的精神状态。身体在心灵的引导和调节下,以五脏之精为物质条件,在外界环境的刺激和影响下,通过内外综合作用,对客观事物产生一种特殊的反映形式,是人对客观事物能否满足自身欲望的体验。乔等人[3]指出:情志是中医学对现代意义上的情志的特有称谓,其含义本身就包括情志体验和情志表达。经过当代医生的应用和发展,情志概念已经包含了现代意义上情志的主要内涵;身体的精神状态不属于头脑,不能与头脑混淆。这是一个涉及心理和生理系统的复杂反应。体验、表达及伴随的生理和行为变化是情绪的主要内涵。李惠姬[4]、宋等人[5]认为,情志是指七情五志,也涉及五神的内容。它包括现代心理学中的情绪、情感、激情意志等心理过程,也与个体心理特征有关,是现代心理学中对各种心理因素的概括。

在中医的认识中,很多疾病都与七情有关,所以情志致病的范围很广。李凯[6]指出,在中医近50种疾病中,心悸、失眠、晕厥、抑郁、癫狂、癫痫、头痛、头晕、中风等多种疾病可由异常情绪直接引起,如咳嗽、哮喘、胸痹、胃痛、癫痫等。李惠姬等[4]认为情志病是指情志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中起主要作用的一类疾病,包括精神疾病、心身疾病、心理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和一切功能性疾病。许智伟[7]认为情志病综合征是七情内伤所致,以情绪活动障碍为特征,包括精神症状,如抑郁综合征、脏躁、失眠、癫狂等。一类有躯体症状的疾病,类似于现代医学的心身疾病,涉及内科、外科、妇科、儿科多种疾病,如哮喘、呛咳、腹泻、阳痿、痛经等,即中医的情志病,包括现代医学的心身疾病、神经官能症、精神疾病等。

1.2情志病因、病机及致病特点

1.2.1情志病因病机对于情志病因,公认的理论是:突发的、强烈的或持续的情志刺激超过了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导致人体气机失调,脏腑阴阳气血失调,从而导致疾病的发生;金[1]认为,既然情志是五脏功能活动的表现,其产生有赖于脏腑精气的活动和外界刺激,那么情志病的病因就不应该是情志本身,而只能是不良的外界刺激。汤显玉[8]指出,外界刺激和个体体质差异是影响情志病的两个重要方面。情志病的病理机制是气机失调,脏腑功能失调,阴阳平衡被破坏,导致正气虚弱,邪气入侵。金等[9]认为气机失调是情志病的关键病机。由于导致气机失调的原因很多,其病机变化复杂,但基本病机规律有三个特点:气机失调与实虚、脏腑失调与经脉不利、气机疾病首先涉及津液和血。孙立军[10]指出,人体内有一个承担情绪活动的整体调节系统,这是中西医结合研究所公认的。中医情志调节系统以五脏为中心和精气,气血津液为物质基础,所以情志病的中介机制是脏腑气血尤其是五脏气血失调;现代医学的情绪调节系统是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其物质基础是神经递质、激素和免疫活性物质。情志病通过刺激与内脏器官密切相关的神经内分泌系统,降低机体的免疫能力。因此,中医情志病理论有其重要的免疫学基础。

1.2.2情志致病特点情志致病因素直接伤及脏腑,引起气机紊乱,气血失调,这一点已被学者所公认。但情志致病特点和脏腑损伤偏向众说纷纭,多数人认为情志致病因素易伤肝。鲁明远[11]认为情志病可急可缓,多由两种或两种以上情志引起,各种情志病证的发病具有相同的中介病机;情志病理变化可呈现不同的病理阶段,如气的紊乱、火伤阴、形质的丧失、痰的衰竭、凝血等。发病初期,即气失、神失、五脏失调,病情进一步发展会出现痰火、血瘀、气血津液失精等继发性症状。许智伟[7]发现脾胃、肝胆、心脑在情志病中的作用最为密切。程[12]等人认为,情志过度不仅会影响气机,还会损害五脏,气机会导致血液循环,气滞会导致血瘀,从而导致心血管疾病。乔等人[13]认为“五情伤五脏”的模式不符合临床实际,多种情志交织同病导致肝损伤的概率更大,“社会事件”是情志刺激的初始因素。因此提出“深情交织* * *致同病先伤肝”的假设,并进行逻辑论证。李冯等人[14]认为人体调节应激反应的核心是肝脏,强调肝脏对情绪因素(心理应激)引起的各种变化起着决定性的调节作用。郭磊[15]认为情志活动与肝关系密切,而肝与妇科病的关系尤为密切,所以在治疗上应先调肝。唐等人[16]认为,中医“思伤”在七情过程中处于中心地位,起主导作用,在研究和治疗情志疾病时应充分重视。白等[17]论述了脾与情志的相关性,指出脾主气枢,中土脾在情志活动中起平衡作用。张宗芳[18]指出,肾虚是更年期精神情绪异常的根本原因。

1.2.3情志分化许智伟[7]认为“情志分化”包括四个要素:致病因素——“喜、怒、忧、思、恐、悲、惊”七情;“情志辨证”的主要思想是以五脏为中心,以机体的情志变化为表象,以人体与脏腑关系相关的情志活动为内容的辩证思维过程;病理特征——“七情”的致病因素多为精神情志内伤,主要导致气机升降失常,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阴亏失调。“情志辨证”的病理特征应结合八大类、气血津液、脏腑、卫气、营血、三焦的辨证来讨论。因此,“情志辨证”的主要内容与精神情志活动密切相关,辨证要点可以主要是精神症状,而不是把一个独立的情志变化归罪于某一个脏腑。传变规律——情志病虽伤五脏六腑,但首病在肝,病传于心,渐脏。

2实验研究

近年来,中医学术界以中医藏象理论和七情学说为基础,结合现代心理学理论,开展了情志致病机制和中医防治的实验研究:乔等[13]完善了“肝气郁结、肝气郁结”的概念,建立了辨证标准和大鼠模型,开创了经前期综合征肝气郁结的先河。严灿等[19-20]利用束缚制动模型,从多个方面探讨了心理应激的NEI网络发病机制及调肝方的干预作用。提示调肝方对多种中枢神经信息因子具有多层次、多靶点、多环节的调节作用;马援等[21]观察了六味地黄汤对悬吊应激下小鼠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变化的影响,发现口服六味地黄汤可显著提高小鼠下丘脑GnRH和LH水平,降低血清雌二醇浓度。韩娟[22]从心出发,通过旋转、限制、拥挤等方法模拟情志刺激引起的气机失调的证候。给予舒心1可增加应激大鼠下丘脑中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和乙酰胆碱的含量;梁等[23]采用电刺激模型研究,提示健脾益气、化痰温的中药复方对慢性应激大鼠HPA轴异常有不同程度的调节作用。李杰等[24]通过束缚大鼠浸水模拟“七情衰竭”的原因,论证了不良刺激引起的气机紊乱与HPA调节紊乱有关。鉴于温胆汤在治疗精神和躯体疾病中的广泛应用,何友顺等[25]提出宁神温胆汤(加味温胆汤)可能通过改变脑组织单胺类和氨基酸类神经递质的含量而发挥治疗精神和神经系统疾病的作用。王米曲等[26]通过对恐惧的整体行为、生理病理、免疫、生化、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的研究和积累,将“怕伤肾”的应激研究推向了情绪心理学、心身医学、遗传心理学、中医心理学的前沿。

3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综上所述,近年来,中医学者对情志病开展了一些研究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理论研究上,新的假说对原有的基础理论提出了质疑和挑战;在实验研究中,单一的情绪刺激主要集中在“怒伤肝”和“恐伤肾”两个方面,研究工作深入到了肝主疏泄对神经、内分泌和免疫网络的调节,以及恐惧的情绪遗传。恒河猴PMS肝气逆、肝气郁结模型的成功建立及其新药的上市为进一步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从整体研究现状分析,仍存在值得思考的问题。

就理论研究而言,情志的概念和情志病的内涵仍未统一,这是情志病研究首先必须明确的问题。否则,情志病的辨证、规范、量化的系统研究就无法科学有序地进行。从实验研究来看,存在三个不足:一是目前情绪致病性研究中使用的急慢性应激模型多为单一应激源刺激模型,与人类多因素应激反应的现实存在一定差距;二是由于模型选择不一致,一些基于药物的研究难以比较,不利于科学评价和优胜劣汰;第三,情志病与多因素刺激的时间、性质、强度和个体差异密切相关,但目前对情志病病情的定量研究较少。另外,以中医单一情志伤特定脏腑的理论来研究情志的致病机制是否科学?单一的情绪刺激是否同时伤害了他的肮脏?目前还没有看到实验证据;在单一或复合应激源刺激时藏象生理病理尚不明确的情况下,研究中医深层机制难免存在盲目性,难以明确系统的、整体的调节机制;中医的相关研究多集中在肝脏,其他脏腑相关的研究明显不足,也值得思考。

基于上述问题,认为需要进行以下工作的探讨:在理论研究上,迫切需要中医学者立足和借鉴古今相关研究文献,通过专家讨论,明确情志的概念和情志病证的内涵;经过科学论证,抛弃原来受到质疑的理论,提出创新的科学假说,并在临床和实验研究中得到检验、升华和确立。在实验研究方面,可以将动物模型与现有公认的单一应激源模型和慢性复合应激模型进行对比,筛选出最理想的模型来模拟人类的情志病(单一的情志和激情交织)。也可将病证结合制备模型,建立量化评价标准。通过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整体研究,分别探讨各模型的生理病理特点和规律,发现新问题,探索新规律,实现情志病理论。在模型研究的基础上,应融合中医、现代医学、心理学等多学科方法。,并从行为特征、藏象结构、整体中的功能与代谢、组织、细胞、分子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论述。有效方剂的研究应以疗效为主,筛选后进行机理探讨和新药开发研究。总之,要使中医情志病防治研究真正步入科学轨道,最终形成集诊断、治疗、预防于一体的情志医学体系,还有大量艰巨的工作要做,需要有组织、有计划地整合多学科知识和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