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调理孩子的气虚体质虚弱

一般来说,气虚很多人认为中老年人需要气。其实孩子也会有气虚的时候。气虚是中医的说法。气虚可以吃点中药,但是孩子气虚体虚怎么调理?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一些方法,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气虚儿童的食疗

1.治疗小儿脾胃虚弱,食欲不振。

材料:太子参9g,鸡内金6g,粳米50g。

用法:将太子参、鸡内金研成粉末,放入锅中,加水适量,大火烧开后加入粳米,小火煮20分钟,与鸡内金、太子参同食。太子参能益气健脾,鸡内金有健胃消食的作用,可治疗小儿脾胃气虚引起的厌食、消化不良。

2.治疗小儿肺燥咳嗽。

材料:太子参9g,麦冬9g。

用法:太子参、麦冬洗净,放入锅中用水浸泡,然后煮沸10分钟,倒入杯中泡茶。太子参和麦冬都有滋阴润肺的功效,能治疗肺燥咳嗽。麦冬味甘,最后可以食用。

儿童气虚症状

(1)脾气虚的孩子:如果孩子脾气虚,那么主要症状就是面色萎黄,食量减少,大便次数多,而且通常会很疲倦,很虚弱。

(2)肺气虚的孩子:如果孩子患有肺气虚,那么症状是苍白的。身体感觉乏力,但容易出汗,稍微运动就出现哮喘。身体抵抗力比较差,特别是天气变化的时候,容易生病。

(3)小儿肾气不足:这类小儿主要表现为稍运动后气喘气短,面色苍白,怕冷。

小儿气虚的日常调理

第一,让孩子经常去户外,在自然风光中洗澡。

如果孩子经常被关在家里,只要一出门,有点感冒就会生病。让孩子适应自然环境,这是预防疾病的重要措施。因为人生活在大自然中,不适应自然环境就不能很好地生存。

第二,孩子平时的衣服要适中,不要太厚太保暖。

因为大部分孩子体内热量充足,而且活动量一般都比较大。如果衣服太暖和,稍微活动一下就会出汗,一旦活动停止,一点风就容易生病。中医说的是“汗出为风”是孩子感冒发烧的主要原因。

第三,经常给孩子喝水。

因为孩子活动量大,出汗多,多喝水可以及时补充出汗丢失的液体。多喝水还能促进人体新陈代谢,使代谢产物及时排出,也能预防疾病。

第四,注意饮食调节,保持孩子大便通畅。

经常感冒发烧的孩子,大多火气很大,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上火”。这类孩子注意合理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少吃肉类、巧克力、油炸食品。除了合理的饮食,还应该训练孩子每天排便一次。只有大便通畅,体内各种代谢产物才能及时排出。

体质虚弱儿童的食疗

1,黄芪大枣汤

黄芪15g,红枣20枚。将黄芪、大枣放入锅中,加水适量,文火煎制1小时,每日1剂,2-3次,共10天。补虚、益气、止汗多用于体虚表虚引起的虚汗。

2.黄芪米尔饮品

黄芪30克,糯米30克,麻黄15克,蜂蜜30克。将上述三味药放入锅中,加3碗水煎服,煮至L碗时,去渣,加蜂蜜溶化,每日二服,每日一剂,适用于气虚盗汗者。

3.麦枣糯米粥

小麦60g,红枣15g,糯米15g。将小麦、红枣、糯米分别洗净,一起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水,用武火煮沸,再用小火煮沸,制成粥。每天一次,持续5~7天。健脾和胃,敛汗安神,适用于体虚多汗等病症。

4、百合莲子饮

百合20克,莲子30克,冰糖30克。先将百合、莲子洗净,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文火慢炖至百合、莲子熟透,加入冰糖溶解后食用,每日一次,连续数日,适用于阴虚盗汗者。

5、桂圆人参饮

取桂圆肉30克,人参6克,冰糖30克。先将龙眼肉洗净,人参切片,然后与冰糖一起放入碗中,加入适量的水,放入蒸笼蒸一小时左右,取出晾凉后食用。一天吃两次,一天一剂,适合气虚多汗的患者。

6、泥鳅汤

泥鳅约100g。将泥鳅用温水洗净去除粘液,剖腹取出肠子,放入油中炸至黄色,加入一碗半水,炸30分钟,加盐调味,每日食用数次。孩子可以喝汤代替泥鳅。吃3-5天。本方具有补虚、暖脾胃、止虚汗的功效。

7.黑豆桂圆红枣汤

黑豆30g,龙眼肉10g,红枣30g。将上述材料洗净,放入砂锅中,加适量水,文火煎制约1小时,每日两次,15天为一疗程。补血、安神、健脾、补肾、养阴,对表虚汗出、营卫失调汗出均有效。

8.人参粥

取人参10g,茯苓20g,生姜10g,粳米10g,盐、味精适量。先将人参、茯苓、生姜用适量水煎煮,然后去汁取渣备用,再将粳米淘洗干净,放入药汁中用小火熬粥。煮至粥熟,加盐和味精拌匀。出汗吃什么?沈凌粥是一种常见的食疗方法,空腹服用两次,每日一剂,适用于气虚盗汗者。

9.黑豆浮麦汤

取黑豆50g,浮小麦30g,莲子15g,红枣10枚,冰糖30g。先将黑豆和浮小麦分别洗净,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水,用小火煮至黑豆熟,去渣取汁,再将洗净的莲子和红枣与上述药汁同煮,加入冰糖溶解莲子至熟,出锅。每日一剂,分两次服用,适用于阴虚盗汗。

10,银耳红枣汤

取银耳30克,红枣20克,冰糖适量。先将银耳用温水浸泡,去蒂,洗净,撕成小块。红枣洗净,撕去。锅中加入适量水,用小火慢炖至银耳、红枣熟,加入冰糖融化拌匀后出锅。每剂吃两次,适合阴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