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预防蜱虫,如果被咬怎么办
#蜱虫防治,以防为主#
北京蜱虫”致病事件,关键还在预防意识及预防药品的正确使用。预防措施主要有五点:
一是环境防治:清除灌木杂草,清理禽畜圈舍,堵洞嵌缝以防蜱类孳生;捕杀啮齿动物。
二是化学防治:可喷洒敌敌畏、马拉硫磷、杀螟硫磷等,牲畜可定期药浴杀蜱。
三是药物预防:皮肤涂抹或居室喷洒罗浮山百草油,能有效预防蜱虫叮咬。
四是生物防治:用生物农药藻盖杀(0.12%藻酸丙二醇酯)。
五是个人防护:进入有蜱地区,要穿五紧服,长袜长靴,戴防护帽。外露部位要涂布驱避剂,离开时应相互检查,勿将蜱带出疫区。如果发现蜱虫附着,千万不要用镊子等工具将其除去,也不能用手指将其捏碎。应该用乙醚、煤油、松节油、旱烟油涂在蜱虫头部,或在蜱虫旁点蚊香,把蜱虫“麻醉”,让它自行松口;或用液体石蜡、甘油厚涂蜱虫头部,使其窒息松口。如出现全身中毒症状时可给予抗组胺药和皮质激素。发现蜱咬热及蜱麻痹时除支持疗法外,应及时进行对症治疗,病情严重时应及时组织抢救。
罗浮山百草油防治蜱虫使用方法
1、用罗浮山百草油洗浴,防止晚间睡觉时被蜱虫叮咬。
2、用罗浮山百草油洗衣服,或喷在衣服上,用于白天驱避蜱虫。
3、外出时,于裸露在外的手脚皮肤表面涂抹罗浮山百草油,起驱虫预防咬伤作用。
4、室内地面喷洒适量罗浮山百草油,起驱虫预防作用。
罗浮山百草油蜱虫螫伤预防治疗:
1、一旦发现蜱虫叮咬皮肤的,切勿用力撕拉,以防撕伤组织或口器折断而产生的皮肤继发性损害。可用罗浮山百草油涂在蜱虫头部待其麻醉后或死之后自然从皮肤上落下。
2、蜱虫脱落后用酒精或罗浮山百草油涂在伤口部位,有消毒杀菌及抗过敏之功,能预防感染,并具消肿止痛的作用。
罗浮山百草油入选国务院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刚刚揭晓的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我公司罗浮山百草油成功入选。评审专家认为,罗浮山百草油能够入选“名录”,在于其继承了数千年中医药理论及道家文化,运用最严格的质量标准和监控方法,在南蛮瘴气之地具有特殊疗效,代表着南药中药制剂的最高品质。
传统中医中药作为国粹沿用了几千年。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许多传统的中医技法、中药制法散落在民间,随着年代更替,大多已难寻踪迹。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经中华人民***和国国务院批准,由文化部确定。旨在保护、抢救、合理利用、传承发展一批批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中医中药素来讲究传承。流传于世、经久不衰的中药,就是凭借其组方、制法的独特性缔造了其确切疗效而流传于世。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始终关注传统中医药的保护,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中中药非遗目录的建立,为挖掘整理、传承发展祖国传统中药组方、制作技艺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
人们一提到“罗浮山百草油”,就自然而然地想到了“罗浮山”、想到罗浮山百草文化。
罗浮山自秦代以来,号称罗浮仙山,是我国道教十大名山之一。罗浮山是著名的避暑胜地,它以秀丽的大自然风光和丰富的中草药资源吸引着历代的神仙方士,罗浮山脉方圆数百里,有药用植物二千余种,素有“洞天药市”之称。
罗浮山百草油的历史渊源与罗浮山百草文化是密切相关的,自明清以来,“罗浮山——百草油,居家出游——好东西...”、“百草精华——百草油,百姓良药——百姓求”等民谣,在岭南大地上广为传颂,一直流传至今;罗浮山百草油的历史,可追朔到1600多年前的东晋时期,我国东晋著名的化学家、医学家、道教理论家葛洪寻觅千山万水,最终在罗浮山福地结庐隐居,修道炼丹,著书立说并行医济世。相传原方出自葛洪之手,名承“神农尝百草”之意而定,当地民间有“远古神农尝百草,东晋葛洪炼药油”之说。据说葛洪采集罗浮百草,苦炼九转金丹,丹尚未成之际,炼得一种翠绿色液体,葛洪称之为“百草药油”。此药对岭南瘟病时疫、疠瘴之气以及寒热身痛、无名肿毒等岭南常见疾患有神奇疗效,成为罗浮山一宝!现罗浮山中仍可见“稚川丹炉”和“洗药池”等文物遗迹。
“罗浮山百草油,陪伴岭南人民走过1600年”,这是罗浮山百草文化在民间巨大影响力的生动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