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中西医都青睐的厨房良药!洋葱这样吃,赶走全身十几种疾病

真正的中医不仅会用药房里的常规中药,也擅长应用厨房里的药食两用食材,遇到大小 健康 问题,可以随手取厨房里的食材来治病取效。洋葱是厨房里的常见蔬菜,同时也是一味不错的中药。现代研究认为, 洋葱内皮肥厚,富含多种营养物质,包括叶酸、纤维素、钾、锌、硒等,洋葱中还含有其他蔬菜所没有的前列腺素 。英国的一份医学研究认为, 每天吃1个洋葱,可保证身体 健康

洋葱的吃法多种多样,可与多种食材搭配,可用来做汤、炖食,制成沙拉、面包、蛋糕、蛋奶酥等食品,还可用于烤、炸、熏、蒸、炒、生吃等。洋葱的药用价值越来越受食品行业的青睐,对洋葱的开发也趋于多元化,现在市场上就有用洋葱汁做成的保健饼干、含洋葱提取物的功能性饮料、洋葱干红葡萄酒等。

/ 洋葱功效多多 /

中医认为, 洋葱性温,味辛、甘,具有解表散寒、解毒化痰、利尿消肿的作用,可治疗胸闷脘痞、咳嗽痰多、小便不利等病症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 洋葱对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胃癌等病症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洋葱虽好,但其性味辛温,胃火炽盛者不宜多吃。

01

洋葱能开胃口

我们都有体会,洋葱味辛辣,闻之呛鼻,尤其是切洋葱时,眼睛会辣到流泪。现代研究发现,洋葱中含有的葱蒜辣素可以刺激人的味蕾,从而促进食欲。适量进食洋葱可有效促进肠胃道蠕动,提高消化能力,对萎缩性胃炎、胃动力不足、消化不良等引起的食欲不振有改善作用。从中医的观点来看,食欲之所以不好,源于阴浊滞塞而致胃失和降。洋葱味辛,辛则能开,开通湿浊,促进胃气下降,自然可使胃口大开。

02

洋葱或能防癌

现代研究发现,洋葱中含有大量硒元素,硒元素属于抗氧化剂,能刺激人体免疫反应,从而抑制癌细胞的分裂和生长,对癌细胞具有杀灭作用,同时还可降低致癌物的毒性。此外,洋葱中的槲皮素能抑制致癌细胞活性,阻止癌细胞生长。有调查显示,常吃洋葱者与不吃者相比,患胃癌的几率减少25%,因胃癌致死率减少30%。按照中医理论,洋葱性味辛温,辛则散浊,温则通阳。常吃洋葱能促进阳气宣通,使气化功能增强,有助于促进脾的运化功能,饮食代谢产物不会积滞,肿块当然不会形成。

03

洋葱能治感冒

洋葱性味辛温,能开毛窍,祛邪气,有发散风寒之功。若不小心感冒风寒,出现流鼻涕、打喷嚏、头痛身痛等不适,都可吃些洋葱来改善。现代医学认为,洋葱中含有硫化丙烯,属于油脂性挥发物,能有效抵抗流感病菌,且对某些流感病毒有杀灭作用。实践证明,咀嚼生洋葱即可以防治感冒。

04

洋葱能美容

洋葱中所含的某些物质能促进人体表皮细胞对血液中氧的吸收,从而增强修复受伤细胞的能力,使皮肤保持光洁、红润。从中医角度来分析,所谓容颜美好,即是气血通畅的表现。洋葱能通阳,阳气宣通,气血亦和畅,面色红润,当然美容。

05

洋葱能抗衰老

洋葱中含有许多能对抗自由基的物质,有益于延缓人体衰老。从中医角度来看,所谓衰老,即是阳虚而阴滞。阳虚导致气化功能下降,阴浊积滞,脏腑功能下降,气血不足,百病丛生。洋葱能宣阳通阳温阳,即能促进气化,让体内阴浊不能积滞,自然可预防衰老。此外,洋葱还能利尿消肿。洋葱独特的香辣气味有杀菌作用。从洋葱的辣味汁中提取的一种结晶物质,可以杀灭金黄色葡萄球菌、白喉杆菌,可用于防治赤痢等病症。

/ 洋葱小偏方 /

1.治疮疖溃疡: 将洋葱捣烂,外敷于局部即可。

2.祛湿: 取高粱米、薏米各100克,凉水泡4个小时后慢火煮粥,待米烂时加入切碎的南瓜和洋葱各100克,同煮至熟。随意服用。

3.治风寒感冒: ①取可口可乐500毫升,加入洋葱100克(切丝),生姜50克(切丝),红糖少量,大火煮开,转小火再煮5分钟。趁热服,使微汗出。此法治风寒感冒早期,往往数次即愈。注意服后要有微汗出效果才好。②洋葱100克,生姜50克,洗净切碎,加水600毫升,煮沸约5分钟,加入红糖适量。趁热饮服,并盖上被子出微汗。治早期风寒感冒可速愈。③洋葱切碎,放入玻璃杯中,用鼻子吸入洋葱的气味。每次2 3分钟,每半小时吸1次。适用于感冒鼻塞、打喷嚏、流眼泪、咽喉干痒不适、头痛头晕等症状。

4.防“三高”: 取拳头大的洋葱,剥去外皮,切成小块,浸入500毫升红葡萄酒中,放在阴凉处,密封7天即可。随意饮用。对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有效。

5.治慢性胃炎: 洋葱200克洗净捣烂,加入适量红糖,拌匀,放入碗中,隔水蒸熟。分早、中、晚佐餐食用,可连用7天。此方适用于胃寒证,表现为胃脘冷痛、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

6.治便秘: 洋葱200克剥去外皮,切成细丝,拌入50克香油,再加少许食盐,腌半小时后作凉菜吃。也可将洋葱加工成汁,每餐前饮服30毫升。可治胃炎、肠炎、痔疮、便秘等。

7.治细菌性痢疾: 洋葱1个剥去外皮,洗净榨汁,加入食醋150克,煮沸即可。分别多次随意饮服。每日1剂,至愈为度。

本文作者:董洪涛(中医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