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皮为什么是珍贵的中药材?
在古代,牛皮是最早的制作阿胶的方法。南北朝时,陶弘景写《名医录》:(阿胶)生于东平县,用牛皮熬制。走出东亚。”后来各种动物皮都用来煮胶,但认为牛皮和猪皮最好,驴皮、马皮、骡皮较差。见北魏贾思勰《齐姚敏蜀沸胶九十》:“沙牛皮、水牛皮、猪皮为佳,驴、马、驼、骡皮次之。虽然胶力差不多,但驴皮和马皮薄,毛多,用胶少,比柴火贵一倍。”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改变了《齐姚敏书》的说法,把猪皮和驴皮的位置改了:“十月至二三月,制各种胶者,以沙牛、水牛、驴皮为顶,其次是猪、马、骡、骆驼皮,以旧皮、鞋、鞋为底。”由此可见,驴皮的地位在明代有所上升,但牛皮的地位从古至今没有动摇过,所以李时珍和泥说:“一般古代用牛皮,后世用驴皮贵。”到了清朝,阿胶就变成只有驴皮做的了。清代周燕对本草的推测:“阿胶是用吉水黑驴的皮制成的。”阿胶之所以用驴皮制作,可能与明清禁止杀牛导致牛皮缺乏有关。无论如何,阿胶以驴皮为正宗的历史也不过短短的一两百年。如果真的信奉“传承千年”,就应该让阿胶恢复使用牛皮。
阿胶的主要卖点是“补血”。「补血」是什么意思?一种说法是用来治出血的,意思是如果你受伤出血了,吃阿胶可以帮助身体补血。事实上,如果出血量不多,流失的那一点点血液对身体没有不良影响,身体会自然补充自身造血;如果出血过多,就需要输血救命。无论如何,出血后不需要服用特殊的药物或食物来“补血”,也没有任何药物或食物可以加速身体的代谢过程来补充流失的血液。所以吃阿胶对治疗出血性疾病没有帮助。另一种说法是治疗贫血。导致贫血的因素很多,最常见的是缺铁性贫血。阿胶的宣传资料宣称治疗缺铁性贫血有效。如果知道了缺铁性贫血的原因,就知道这是扯淡。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需要与铁结合来携带氧气。如果身体缺铁,血红蛋白就会衰竭,从而导致贫血。所以,预防缺铁性贫血,要吃富含铁的食物,而治疗缺铁性贫血,要吃铁制剂。而阿胶几乎不含铁,不仅能治疗缺铁性贫血,还能预防。
胶原蛋白是阿胶的主要成分。胶原蛋白是一种蛋白质。和其他蛋白质一样,吃进去会在消化道消化成各种氨基酸再被吸收到体内,并不能直接进入体内发挥作用。所以吃阿胶和吃其他蛋白质没什么区别,但是可以补充氨基酸。而且因为胶原蛋白缺乏必需氨基酸,不是优质蛋白质。不如吃富含优质蛋白质的蛋、奶、肉,便宜很多。有人会说,除了主要成分,还有次要成分。怎么知道阿胶的二次元成分中没有可以“补血”的神奇物质?目前,我们还没有在动物皮中发现任何神奇的物质。如果有,含量肯定极低,吃了在体内也起不到作用——一种物质需要达到一定浓度才能在体内发挥作用。如果你真的相信动物皮含有极低含量的神奇物质,可以在体内发挥作用,那么吃动物皮就好了,为什么要吃昂贵的阿胶呢?
有人会说,阿胶不是简单的动物皮,而是煮出来的。怎么知道沸腾过程中不会发生某种化学反应,产生以前不存在的神奇物质?其实水煮阿胶也就是普通的煎煮和浓缩而已。在这种温度条件下,单纯水解胶原蛋白,将其转化为相对较短的肽和氨基酸,是不可能产生神奇物质的。阿胶成分的化学分析结果也表明,它基本上是由胶原蛋白及其部分水解产物组成,没有特殊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