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中接受媒体采访

福布斯中国

郑忠:禅与张力如果不是城市写字楼的层高有限,CCD香港郑中设计事务所的设计师们会有更理想的设计空间。红砖、原木和优雅的装饰暗示了这家酒店设计公司的性质和兴趣。走过设计师的办公区,会经过一个室内设计选材区。这里的布局很有意思,就像一家中药店,设计师会在这里检验各种木材和石材的样品。再拐一个弯,你就会来到郑忠的办公室。下午,阳光从落地玻璃窗非常强烈地射进来。办公室很空旷,一两张经典的木椅简单的摆放在接待区。你可以看到,同样的简单日志被分隔到不同的空间。

这与郑忠20年前熟悉的酒店设计完全不同。复杂丰富的风格逐渐隐退,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国际语言与本土文化的融合。郑忠本人已经告别了自己打下绘制效果图基础的年轻时代,走到了需要统筹上百名设计师,一年几十个高端项目的酒店设计行业的龙头位置。从2000年,郑中第一次接到国际品牌酒店的设计任务,到2012年,郑中设计事务所(CCD)被《室内设计》杂志评为“2012年世界100强酒店”第四名。郑中没有理由不回望十几年的历史,但如果追根溯源,记忆的线会被拉高到90年代初。

当时中国的室内设计还处于起步阶段,年轻气盛又自觉不适应体制约束的郑忠离开了工作的广州美术学院,去寻找自己的事业。“我从画效果图开始。当时很多业主基本上连设计图纸都不看,只想看看效果图。我画的效果图很受认可,高峰期甚至可能一天一张。当时一张效果图可能相当于某些人一个月的工资。就这样,我完成了人生第一桶金的积累。当时画了整整一年,直到大年三十,还在画。家里人叫我吃饭,我洗了手直接吃晚饭。”郑中回想起那个不知疲倦只知道奋斗的少年,不禁笑了起来。像神笔一样画出你的志向和事业。这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情。

然而,郑忠和他的公司收到第一国际酒店集团的订单还需要几年时间。没有人不会经历起起落落。在创办公司的过程中,郑忠也和别人合作过,但他最终发现,“我的经验告诉我,和任何一个合伙人在决策上,都需要做出让步和妥协,而我个人的性格不太会在自己决定的事情上妥协,所以一个完全由我做主的公司更适合我。”

事实上,虽然CCD很早就参与酒店设计,但它并不是中国大陆第一家做酒店设计的公司。但由于其韧性和集中性,当地酒店设计的环境并不理想,从事酒店设计相对困难。很多公司在做酒店设计的同时,往往会转向更赚钱的领域。但是,郑中没有这样做,他天生的特殊韧性让他一直留在这个领域。到了2000年,成都索菲特酒店在寻找一家能够更好地将本土文化气质与国际酒店语言相结合的酒店设计公司时,郑忠和他的公司脱颖而出。这是CCD收到的第一份国际酒店设计邀请。他清晰地把握了当时的审美要求——国际酒店设计语言的表达和本土元素的恰当获取。以今天的眼光来看,这并不是CCD最好的作品,但在当时,确实是阶段性的一大步。此后,CCD接到了国际酒店的大量订单,同时也在摸索一条新路,探索如何更好地将业主的审美和兴趣与酒店管理融合在一起。他们的每一步都更加精准,不仅成为本土设计公司的佼佼者,在与国际设计公司的竞争中也显示出强大的优势。

一个有趣的事情是,在2006年的一次采访中,郑中曾表示,他很难定义自己最满意的作品是哪一部。他很小心地说,设计是一门后悔的艺术,最好的作品永远在下一个。其实每隔一段时间就有一次审美上的破局发展。把最理想的作品永远放在未来,显然是明智的。

如果考虑到CCD被列为全球第四大酒店设计公司,而郑忠几乎完全参与了公司的每一个项目,至少在重要的拍板环节,难免会让人对郑忠的工作强度感到惊讶。显然,郑中是个工作狂人,但他强调,如果没有生活,就永远不会有高质量的工作成果。对于郑忠来说,他觉得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从来没有失衡过,因为作为一个酒店设计专家,他要设计的不仅仅是一个空间,而是一个需要诗意栖居的地方,这里隐藏着不同文化体系带来的生活态度、审美规范、个人兴趣、个人感受。这一切绝不是书房里的煎熬,也不是简单的画个效果图就能解决的。看效果图就能觉得满意的业主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群对生活体验有要求的人。要满足这些要求,首要的前提条件之一就是人必须首先满足自己的探索,丰富自己对生活的充分体验,这种体验是生动而又不乏节制的。

“我们设计的是五星级酒店或者精品酒店,代表的是高品质的生活。就我个人而言,我不喜欢奢侈这个概念。我喜欢高质量的想法。一个高质量的东西需要你全力以赴去反思,你要观察生活的每一个细节。其实在生活中,我更喜欢关注很多事情的细节。比如我的员工,我会注意他们的穿着。在我看来,穿衣服的品味代表了一个人的品味。我无法想象一个人如果不把自己收拾妥当,怎么能设计出诗意的居住环境。我个人很注重衣着,我觉得这是我个人特点的体现。”郑中的个人气质是如此的硬朗,以至于当公司制作的VCR在一月份庆祝CCD荣誉的晚宴上放映时,他的员工和他在一起的形象颇像一部电影大片。而且他承认对项目的完美要求让他一定要问清楚自己所有的项目,随时了解项目的进展。

“我是一个在压力下感到快乐的人。随时都有很大的危机感,不想留下来。这种危机感会让我非常努力的去实现新的目标。但这并不意味着我总是紧张。”除了关注时尚,他也很喜欢美食,但最喜欢的还是汽车。因为一辆优秀的汽车,融合了很多设计元素,代表了力量与美丽,热情与中庸。

他在办公桌前放了一张阿斯顿·马丁的图片,这是他最喜欢的坐骑之一。那一天,他穿着黄色西装,配着深色手绢和牛仔裤。他说自己极其喜欢简约明快的风格,但同时又喜欢把古今的东西放在一起碰撞。在他的生活中,他特别喜欢各种美好事物的集合所创造的对比之美。因为他必须通过这种方式汲取灵感来完成他的工作,一个酒店需要在有限的空间里收集最好的东西,这正好把郑钟范忙碌的工作变成了生活中的享受。

这种集中提取中的对比和碰撞,体现在他不仅是一个喜欢禅和自然的人,同时又狂热地追求速度和机械。他特别爱车,因为在他眼里,车不仅仅是交通工具,更是充满美学设计的艺术品。他认为对汽车的理解可以和工作生活结合起来。车的内部空间结构、材料运用、造型设计等细节处理的非常完美,经得起反复的考验和碰撞,其他任何设计领域都可以从中得到启发。

郑忠说,地貌越奇特,越容易激发设计师的兴奋感。对于一个高端度假,我们需要更多地了解当地的地理环境、气候和生活方式,在项目现场花费大量的时间,观察、交流和了解当地的文化,选择当地的施工工艺和材料,从而实现国际语言和中国文化的真正融合。这时候就像个人生活一样,要在强烈的张力场中体会禅的美。必须告别表面的奢华,用叙事的设计手法唤起集体记忆和诗意联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