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地制宜发展河南农业的方向
河南省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方向是积极发展果业,坚持推广中药材种植,扩大特色水产养殖规模。
1,积极发展水果产业
上油岗乡油庙村南苑村民小组,与桃林铺镇交界。地处白露河老河道上,土壤肥沃,土地平坦开阔。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吸引了退伍军人彭杰回乡创业。由他创办的信阳金林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科研、生产、销售、技术服务为一体的大型专业农业科技公司。
在已经流转整合的200多亩土地上,绿色的藤蔓上挂满了又重又圆的麒麟西瓜。西瓜季节过后,连续的甘蔗将提供新一轮的经济收入。目前,全乡葡萄、桃、西瓜等水果产业陆续上市,乡党委积极谋划,强调品牌营销,做好产销对接,确保能产能销。
2、坚持推广中药材种植。
在台村4个红香叶中药材种植基地,公司开发种植金银花、凤仙花等中药材植物作为重要的经济作物,今年作为投资种植的第一年,取得了较好的收成。台湾四村过去经济基础薄弱。近年来,在乡镇委员会的推动下,村“两委”加快发展“一村一品”,经过市场调研,决定将中药材种植作为村里的特色产业发展。
据了解,凤仙花全身为宝,花可见,茎有祛风除湿、活血止痛的功效,用于治疗风湿关节痛、屈伸不利;种子名为“急性子”,具有软坚消食的功效,用于治疗膈哽噎、骨咽。凤仙花销路好,销路广,收入高。
3.扩大特种水产养殖规模。
光州黑斑蛙养殖基地位于上犹岗乡橡树村。现有黑斑蛙养殖场占地52多亩,亩产1500-2000公斤。乡党委组织养殖方面的专家、专家到各村讲学,计划在橡树村、万岗头建设上油岗乡黑斑蛙养殖示范基地,延伸产业链,形成规模化经营。
河南省特色农产品:
河南省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的16特色农产品为灵宝苹果、兰考甜瓜、西峡猕猴桃、温县铁棍山药、汝阳红薯、祁县大蒜、柘城花椒、新乡小麦、永城富硒小麦粉、正阳花生、平舆白芝麻、泌阳夏南牛、佳县红牛、郑州黄河鲤鱼、信阳毛尖茶、济源冬凌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