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谷藤简介
2《中药大辞典》古武吴腾古藤是中药的名称,来源于《云南中草药选》,是《滇南本草》[1]记载的通光散别名。
2.1绞股蓝、绞股蓝、木香、绞股蓝、通关藤的别名[2]。
2.2来源及产地:通光藤(Roxb。)怀特和阿恩。[2].分布于云南和贵州[2]。
2.3性味苦而寒[2]。
2.4功能:清热解毒,止咳平喘,通乳利尿[2]。
1.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和咽喉炎[2]。
2.乳汁不通,小便不利[2]。
3.疖肿毒[2]。
4.它已被用于食管癌、贲门癌、宫颈癌和淋巴网状细胞瘤[2]。
2.5鸡血藤汤用法用量:9 ~ 15g [2]。
2.6用通光散叶:鲜叶捣烂治疖肿毒[2]。
2.7藤茎的化学成分中含有苦味甾苷,其主要苷元为通光藤素和通光藤素[2]。
2.8药理作用苦味甾苷在体外能对抗组胺引起的豚鼠气管痉挛,在体外能扩张兔耳血管[2]。麻醉犬静脉注射后,可以看到短暂的轻度低血压[2]。总苷具有对小鼠的镇咳作用和体外抗菌作用[2]。
3 *字典、鸡血藤3.1来源《贵州民间医药》
3.2拼音姓名Gǔ Ténɡ
3.3来源是番荔枝科的根。秋收。
3.4原始形态的攀缘灌木,高达3米。叶互生,近革质,长方形,长7 ~ 17厘米,宽2 ~ 4厘米,尖端圆形或短,顶部深绿色,底部灰白色;叶柄长约65438±0厘米。花成数个完整的聚伞状总状花序,被黄色绒毛覆盖;萼片3,卵状三角形,黄色有毛;花瓣6、2轮,外轮花瓣宽卵形,顶端钝圆,长约7毫米,宽约5毫米,内轮花被小,长约5毫米,宽约3毫米,被黄毛;雄蕊多数,长约1 mm,药室椭圆形,药隔与药室等长,为宽三角形;心皮有毛,柱头2裂。果实深红色,球形,直径8毫米。
3.5栖息地分布在广东、广西、福建、贵州等地。
3.6味温,辛。
3.7功能主治:主治肺结核,祛风湿。
3.8附治痨风湿方子:乌骨藤七块钱,铁筷子五块钱,五香血藤五块钱。泡一斤酒,一天三次,每次五元。
3.9摘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