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菊花的正确种植方法是什么?

野菊花是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外观与菊花相似。野菊花生于山坡草地、田边、路边等野外地区。以下是我做的野菊花种植技巧整理,希望对你有用。

野菊花为多年生草本植物,高度0.25-1 m,地下匍匐茎或长或短。茎直立或平展,分枝或仅在茎顶端有伞房状分枝。茎枝疏毛,上部和花序枝上的毛略多或多。基生叶和下部叶在花期脱落。中部茎叶卵形,长圆形或椭圆形,长3-7(10)厘米,宽2-4(7)厘米,羽状半裂,浅裂或不明显分裂,边缘有浅锯齿。基部截形或略心形或宽楔形,叶柄长1-2厘米,叶柄无耳或裂叶耳。两侧同色或几种颜色,淡绿色,或干后橄榄色,有稀疏的柔毛,或下面毛多一点。头部直径1.5-2.5厘米,多数排列在茎枝顶端疏松的伞房花序内或少数排列在茎顶端伞房花序内。总苞片约5层,外层为卵圆形或卵圆形三角形,长2.5-3mm,中间层为卵圆形,内层为长方形,长11mm。所有的苞片都有白色或棕色的宽膜边缘,顶端是钝的或圆形的。舌形花黄色,舌长10-13mm,整个尖端2-3齿。瘦果长1.5-1.8毫米。花期:6月-165438+10月。

野菊花是一个多态种,具有许多生态、地理或生态地理居群,在体型、叶形、叶序、伞形花序花柱和茎叶硬结等方面表现出极大的多样性。山东、河北沿海地区盐渍土上的野菊花,形状矮小,呈矮化状,叶片较厚,注定是沿海生态型。江西庐山地区的野菊花,说明叶子下面的毛比较多;在南京、江苏、浙江的野菊花中,有一种叶子晒干后变成橄榄色。

野菊花1的种植技巧。生活环境。野菊花喜欢温暖干燥的环境,耐寒耐热。一般土壤开化解冻后就能发芽。在15℃左右生长旺盛,不耐涝,土壤过湿易锈病。它要求日照短,对土壤要求不高,耐瘠薄,在富含有机质的土壤中容易获得优质高产。

2.栽培技术。野菊花的繁殖方法有很多种,可通过种子、枝条、插条或根进行繁殖。目前生产上广泛采用的是分根繁殖法,具有繁殖速度快、质量好、产量高的优点。当幼苗长到10 cm时,即可种植。按30厘米行距(每畦3行)、20厘米株距种植,做到苗直立,根斜栽。栽后稍抑,再浇水促缓苗。能撑起一个小拱棚保暖保湿。缓苗后茎叶开始生长时,拆除小拱棚,同时中耕松土,促进根系发育。为了促进侧枝的生长,幼苗每长1 cm要去核1次,这样每次去核1次就能促进侧枝的发育,有利于嫩茎叶的高产。为了防止侧枝倒伏,可以对其进行支撑和适当栽培。

3.野菊花有利于种植。每个苗盆只能种1株,修剪时留4个侧枝,引至4个分枝造型,可作为花卉观赏。为了增强整形效果,野菊花的枝叶必须打掉。

4.收割和进食。当株高在10 cm左右时,即可采摘枝密的细枝和丛生的大叶,用清水洗净,包装上市。你也可以收获幼苗,除去根部,绑在市场上。如果需要多次采摘,可以在植株枝条长到15 cm左右时采摘核心,有利于腋芽萌发和侧枝生长。然后,如果枝条很嫩很嫩,你就可以把它们嫩芽的嫩枝剪掉,纤维化的植株就可以继续栽培,让它们开花。取花蕾或花朵,在阴凉处风干,制成饮料。

野菊花的价值野菊花的叶、花和全草均可入药。味苦,辛凉,清热解毒,疏风清热,化瘀明目,降血压。防治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预防流行性感冒、感冒,治疗高血压、肝炎、痢疾、痈疮有明显效果。野菊花浸液对杀死幼虫和蛆也非常有效。

野菊花对于夏季蚊虫叮咬引起的肿胀脓包有杀菌消肿的作用。

1,无名肿毒。用野菊花捣烂,用酒炒,取热服,放汗出;将残留物涂在患处。另一个食谱:野菊花茎叶一把,苍耳子草一把,捣碎,加一碗酒,榨成汁;还是把残留物涂在患处。出汗是好事。另一个方子:夏天采苍耳叶,秋天采野菊花,研末。每次你去三钱,都会有酒供应。

2、水泡湿疮。用野菊花根、大枣、* * *汤冲洗患处。

3,枷锁断了。将野菊花根捣碎,用酒煎服;将残留物涂在患处。

妙用

1.将野菊花50克熬成200毫升溶液后,将溶液冷却后放入冰箱冷冻室冻成许多小冰块备用(一般冰箱都配有制作小冰块的模具)。

2.每天用洗面奶洗完脸后,用冰块擦脸,每次10分钟左右,每天两次。坚持这个方法一周,如果能长期坚持这个方法,就能控制痘痘的复发。

& gt& gt& gt更多精彩下一页?野菊花有哪些中药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