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母猪得了口蹄疫,怎么治疗?

1.猪蹄病的诊断猪口蹄疫的主要症状是在蹄冠、蹄跟、蹄叉、辅助蹄和吻部、口腔胯部、面颊和舌粘膜的皮肤上出现大小不一的水疱和溃疡,母猪的乳头和乳房上也出现水疱。病猪还会出现无精打采、体温升高、厌食等症状。当病毒侵入蹄部时,蹄部温度升高,跛行明显,常导致蹄壳变形或脱落,病猪无法在地上站立。水泡内充满清澈或略混浊的浆液,会很快破裂,露出暗红色的烂面,边缘整齐。如果没有细菌的二次感染,1 ~ 2周后病灶结痂愈合。如果蹄子严重受损,需要3周以上才能恢复。口蹄疫对成年猪的死亡率一般低于3%。怀孕的母猪会流产。尸检时,病猪咽喉、气管、支气管、胃粘膜有烂斑或溃疡,小肠、大肠粘膜可见出血性炎症。仔猪心包内有弥漫性出血点,心肌切面上有灰白色或淡黄色斑点或条纹,心肌软熟。猪口蹄疫的临床特征与猪的水疱病、水疱性口炎、水疱性皮疹非常相似,应根据情况及时送当地兽医医院进行实验室诊断。2.猪口蹄疫防控(1)常规防控措施①接种疫苗。母猪接种1灭活疫苗(单价灭活疫苗、口蹄疫灭活病毒和猪瘟弱毒联合疫苗等。)在妊娠早期和分娩前1个月,并在仔猪40日龄或80日龄注射1次,以获得较强的免疫能力。②严格消毒。常用的消毒剂有1 ~ 2%氢氧化钠、30%热草木灰、1 ~ 2%甲醛溶液。正确的消毒程序是:喷洒周围环境,保持4小时以上→彻底清理粪便、垃圾、泥土、污物,堆放、发酵或焚烧→第二次喷洒,保持4小时以上→用自来水冲洗猪圈和水泥地面的车辆,自然晾干→第三次喷洒或喷淋,自然晾干后使用。(2)应急防范措施坚持“早发现、严封锁、小范围及时灭火”的原则。①用2 ~ 3%的火碱或1: 500浓度每天喷1 ~ 2次,进行全面消毒;限制猪的活动。②对未感染的猪进行紧急接种,常规疫苗5 ml,高效疫苗3ml;或用口蹄疫血清或回收的动物血清被动免疫,以每公斤0.5 ~ 1毫升的速度皮下注射。15天后,加强免疫1次。③患口蹄疫的病畜一般在10天左右自行恢复,但为了促进早期恢复,缩短病程,防止继发感染,应在严格隔离和加强护理的条件下进行对症治疗。口腔病变用清水、食盐或0.1%高锰酸钾溶液冲洗溃疡面,加1 ~ 2%明矾溶液或碘甘油。对于蹄部病变,先用3%来苏水冲洗,再涂上龙胆紫溶液、碘甘油、青霉素软膏或木焦油凡士林(1:1)包扎。也可以将煅石膏、锅底灰磨成粉末,加入少量盐粉,从蹄部患处去除。对于乳腺病变,先用肥皂水或2 ~ 3%硼酸水冲洗,再涂青霉素软膏或其他刺激性较小的软膏。对于恶性口蹄疫,除了局部治疗外,还可以用补药、滋补品,如咖啡因钠、葡萄糖生理盐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