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安著名街道名称
原八仙之一的韩湘子在此成仙。相传韩湘子在洒金桥遇到铁拐李和吕洞宾后,来到祥子寺修行。
2.芬香
之所以叫“粉巷”,是因为自盛唐以来,这里就是长安著名的烟花柳巷,这里的“粉”取妓院妓女“画粉”之意。
3.东郡门
东起东阳市,西至东亭门。这条街中间,北有咸宁县部,北有县部门和县门街,因为咸宁县部在府城。
4.公园门大街
位于西街西段北侧,南起西街,北至西聚源巷。因为它位于宫媛的正门前面,所以被命名为公园门大街。
5.东聚街四合院巷
6.枣祠巷
位于今日儿童公园东墙外,南起西菊园巷东口,北至香蜜园南巷。因依托“宫媛”考场,为防止翻墙舞弊,在院墙内插枣刺,故名枣刺巷。
7.洒金桥
它是一条南北垂直的街道,南起大麦市街北口,北至莲湖路中段的老观庙。南宋、元代称铁炉街,明代改为铁炉广场。清末时,这条街的北段住着姓沙的人,名沙家桥,后改为洒金桥。
7.教学场地门
它是一条东西走向的街道,东起红埠街西口,西至劳动巷南口。清初明代教场沿线有一个傅彪教场(傅彪:清代总督直属的绿营人叫傅彪;教场:操练和检阅部队的地方),故名教场门。
8.朱巴市
它是一条南北垂直的街道,位于西街鼓楼的南端,南起南院门,北至西街。在明代,这里有集中的商业市场,包括瓷器市场、鞭子市场、竹篮市场、书店、金店等。竹制品的买卖规模最大,因此得名竹篮市场。
9.汉字的五味
它是一条东西走向的街道,东起南院门,西至五星街。明清至民国初年,医药业在此聚集,出现了枣楼堂、树人堂、万年堂等多家中药店。这条街以中药的五味命名:甘、辛、酸、苦、咸。
10.冰窖巷
因明代秦皇宫,清代满清官僚夏季藏冰之地而得名。冰室就是在地下挖一条浅沟,冬天凿冰进去,四周铺锯木等保温材料,夏天取冰降温。
11.端鞋门
明朝初年,秦王宓在今天的新城建立,在今天的东街南缘和今天的北街中心修建了秦府小城墙,称为王城。当时在这条街北口的小墙上开了一个城门,叫断禄门,北面正对着秦的南门。此门是现任大臣接见秦王,等候消息的地方,提鞋示行。
12.东大街
为钟楼至长乐门。隋开帝第二年,建新都大兴城。这条街位于皇城东墙南门的内外两侧,取名景峰门街。
13.南大街
钟楼到永宁门。最初为隋唐时期,皇城装上门街。
14.南广济街
位于西街中段南侧。北临广济街,南临南院西口。是唐代长安天门街的一段。
15.学院大门
明朝因街道北侧的关中书院而得名。1991年对街道进行了改造,保留了明清风格,建成文化旅游街。
16.板板街
元代称南巷。清顺治年间,因有卖案板的铺子而改名。
17.谭石街
清代中叶,Xi的家庭取暖方式由南山的柴火转变为北山的煤。那时候只是一条无名的街,堆满了煤。后来,它因其商业而闻名,并被命名为谭石街。
18.后宰门
在明朝,秦宫的北门是广智门。有一个专门为皇室提供衣食的组织,叫厚哉。
19.韩森斋
因为韩森墓,它是郊区最大的坟墓。相传明朝在墓旁驻军,得名汉森村。史称刘瑾为帝孙,陵为帝孙墓。公元前74年,刘瑾的儿子刘秉义为宣帝继位,让他的父亲悼念皇帝,母亲悼念皇后。仲孙皇帝可以看到宣帝·凌渡。
20.骡马市场。
相传此地在明代是牲畜交易市场。清代称骡马市。
21.大皮园。
陀建于明朝洪武年间,因经营皮革业而得名。南侧有一座清真寺,是穆斯林社区。
22.水镜街
宋代《常安智》记载,唐代的主要街道叫汉光门街,街边有鸿胪寺和鸿胪楼(即唐政府的外交部和国宾馆)。晚唐时期有4000多名外宾滞留在此。元代长安志:汉光街,元代称。在明朝,它是方广(现在的光禄地区)。清康熙年间,井水甘甜,故名天水井街。
23.索罗巷
位于东莞南部,北起长乐广场,西至更新街。唐朝位于兴庆宫。相传因唐代天宝年间兴庆宫内有一座汨罗树园而得名。明代叫汨罗巷,清末改名为今天。
24.大大小小的学习通道
唐代胡人到长安后学习礼仪的地方。据考证,此地属于皇城礼部官邸。
25.香稻园
应该叫“香苜蓿园”,传说中寇准的住处。
26.火药局巷:清朝新军的火药局就在这里。辛亥革命时期陕西新军起义遗址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