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更多的家长愿意选择中医绿色疗法?

孩子生病的时候,最心疼最担心的是家长,不仅仅是因为感同身受,还因为孩子不配合吃药打针。有哪些孩子容易接受的方法?中医在治疗儿童疾病方面有很多简便的绿色疗法,孩子容易接受,家长也不用担心。

药浴

药浴用于治疗小儿外感发热,借助药力和热力,通过皮肤和粘膜作用于身体,促进皮肤松弛,气血通畅,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药浴的药液由中药制成,包括柴胡、荆芥、青蒿、川芎等。,具有疏风解表、发汗退热的功效。如果孩子发高烧,在吃退烧药的同时进行药浴,会使药物起效更快。

家长在家也可以用这个方法:用艾叶60g(有香味,对通便有好处),煲汤煎服,洗澡或泡脚,药液温度39 ~ 41。如果脚泡了,药水要泡到脚踝。一晚上1次,每次10 ~ 20分钟,效果也不错。如果孩子病情严重,需要看医生治疗。

穴位敷贴

主要针对反复呼吸道感染、哮喘等呼吸道疾病的患儿。中药的敷贴是根据儿童不同的体质和病情进行科学辨证,然后将调制好的中药与具有增强药物渗透作用的热药姜汁混合,选择不同的穴位进行敷贴,从而刺激穴位,提高免疫力。优点是药物不经胃肠道代谢,能有效保护儿童脆弱的脏器,便于治疗。对于寒性体质和热性体质的儿童,以及哮喘和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儿童,系统应用可以调整体质,增强抵抗力。如果病情危重,单独使用是不行的,需要用其他疗法治疗。

中药灌肠剂

中药灌肠起源于2000多年前的中国。当时因为口服药物很难或者不能解决一些问题,祖先们开始寻找新的治疗疾病的方法。据史料记载,张仲景通过中药灌肠解决了发烧、便秘等一系列问题。在后来的名医中,多次提到中药灌肠的方式。几乎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医书记载“中药灌肠”,包括现在的医书。在新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中,许多章节都提到了中药灌肠。

我们采访了冰索儿科院长李冰索。他说,“如果孩子生病了,尽量选择绿色疗法。毕竟孩子不痛苦,中药副作用小,对孩子更好!”

有个孩子叫任旭,男,2岁,8月19来门诊一天,发烧呕吐。他来的时候精神很好,体温38。母亲不想给孩子用西医治疗,就从侯马来到新绛县兵所儿科,用特殊疗法治疗。我们用兵给孩子锁住积液,清洁灌肠,把积在孩子体内的食物排出去,再用祛湿清热的中药修复孩子的肠道,把孩子的热邪排出体外。中药液25ml,一天三次,不含抗生素。我告诉父母尽量少用抗生素。如果用这种方法治好,副作用会小一些。家长同意吃两天药回去,孩子吃一天药就会明显缓解。吃了两天药,孩子体温正常,精神明显好转,不需要治疗。

孩子的母亲非常相信中医和儿科。孩子不痛苦,中药副作用小。孩子很快康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