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热的生活

他特别喜欢北野武的那句话:如果可以重来,我还是会选择这种火热的生活。

1200度,够热的生活。

是土壤在火中干燥、燃烧、提炼、升华的必要温度。

经过30多个小时的烧制,土壤由黄色变成红色,最后变成紫色。

从小火到中火直到大火,烧窑工一直在等。

烧到火上的时候,不停的加柴火,听着燃烧的声音,看着大地颜色从黄色到橘黄色、橘黄色的极度通透状态。像熔融的岩浆,不断变换着瑰丽的色彩。

即将在火焰中诞生的是一个无与伦比的新世界。

每一件作品感觉都是那么的与众不同,难以想象。土与火的交流,燃柴的节奏,风的步伐,都会给作品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

这种紫金柴,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它是多变的,不可复制的,遇到精品是天才之笔。他说,这恰恰是他痴迷陶艺的原因。

因此,在12年期间,他致力于制作陶器。无论是寒冬里只剩下他一个人在Xi美术学院的教室里,还是他在家乡独立工作室每天工作12小时以上,筹备了三年的李子辉陶艺作品展,他一直对土壤充满了热爱和敬意。

他说,“当某种东西混入你的血液,它所能激发的身心状态是不可估量的。”

对他来说,陶艺就是这样。从童年接触陶土,到中学选择绘画,到大学、研究生阶段对陶瓷艺术的热爱,再到毕业后坚定不移的陶瓷艺术之路;黑暗中,陶瓷艺术已经完全融入了他的血液,成为他生活的一部分,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他所做的,就是通过双手的塑造,烈火的淬炼,让泥土发光,用泥土的光芒滋养更多的生命。

说这话时,他的眼睛闪闪发光。

他说,你不知道窑最后会烧成什么样,你所期待的可能会失败,会爆裂。

但正因为如此,制作过程一定要脚踏实地,把全部心思放在每一件作品上,每个环节都不敢懈怠。

所以,每一次创作都是一次激荡和重生。

放下功利,放下过去,全身心地投入到现在的时间里。

让土壤自己发光。

或者,通过污垢让自己认识自己,积累自己,回望自己。

遵从自己的初心,不随波逐流,回归本真。

在陶瓷艺术上,修身养性。

他就是青年陶艺家李子辉。李子辉现在在凤凰台附近做陶瓷工作室。和小朋友朋友交朋友,在陶瓷艺术中成长,回归初心。

谢谢子辉,让我感受到了什么是工匠精神。[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