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肝汤和消水汤怎么配置?
你好!化滞复肝汤由丹参15g、茵陈20g、泽泻20g、黄芩12g、山楂12g组成。功效:疏肝化瘀、祛湿消积。应用:脂肪肝。用法:每日一剂,早晚饭前温服。(65438水煎。肝脾血瘀证表现为腹大而实,脉胀,胁腹疼痛,面色晦暗,头、颈、胸、臂有血痣,手掌有红印痕,口唇紫褐色,大便溏暗,舌质紫红色或有瘀斑,脉细。肝硬化是导致腹水的主要疾病。肝硬化患者一旦出现腹水,说明硬化已经进入失代偿期(中晚期)。腹水初期,患者因此,慢性肝炎尤其是肝硬化患者,如果近期出现明显腹胀、腰围增大、体重增加、下肢水肿等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腹水的主要原因是:门静脉压力升高、白蛋白减少、肾脏有效循环血量减少、内分泌功能障碍等。超过75%的失代偿患者有腹水。腹水形成的机制是钠水潴留过多,与以下腹腔局部和全身因素有关:a:门静脉压力增高:超过300mmH2O时,腹腔内内脏血管床静水压力增高,组织液吸收减少,漏入腹腔。b:低蛋白血症:当蛋清低于31g/L时,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导致血液成分外渗。c:产淋过多:当肝静脉回流受阻时,血液会从肝窦壁向窦旁间隙渗透,导致胆汁淋巴液生成量增加(每天约7-11L,正常1-3L),超过胸导管的引流能力。淋巴液从肝包膜和肝门的淋巴管渗出到腹腔。d:继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导致肾钠重吸收增加。e: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导致水重吸收增加。f:有效循环血量不足导致交感神经活性增加,前列腺素、心房和激肽释放酶-激肽活性降低,导致肾血流量、钠排泄量和尿量减少。上述因素,对腹水的形成和持续起着重要作用,其中肝功能异常和门静脉高压贯穿整个过程。腹水出现前,常出现腹胀,大量水分使腹部胀大,腹壁紧而光亮,像青蛙的腹部。患者行走困难,有时膈肌明显抬高,导致呼吸疝和脐疝。部分患者伴有胸腔积液,多在右侧,是腹水通过膈肌淋巴管或通过瓣膜口进入胸腔所致。肝腹水的症状往往在腹水出现之前就出现腹胀。大量的水使腹部膨胀,腹壁收紧突出,像青蛙的腹部。患者行走困难,有时膈肌明显抬高,导致呼吸疝和脐疝。部分患者伴有胸腔积液,多在右侧,是腹水通过膈肌内淋巴管或通过瓣膜口进入胸腔所致。肝腹水的治疗方法是1。原发性腹水的治疗方案应根据原发病确定,如结核性腹膜炎。腹部器官穿孔引起的化脓性腹膜炎应手术治疗。肿瘤腹水应根据病情采用手术切除、化疗、放疗或介入治疗。2.腹水的基本治疗包括卧床休息和饮食治疗。腹水表明疾病的严重程度。无论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腹水,基础治疗都是不容忽视的。3.卧床休息对心、肝、肾功能的恢复极其重要,有利于腹水消退。一方面,卧床休息可以增加肝脏血流量,降低肝脏代谢负荷,通过膈肌的淋巴间隙促进腹水的重量。另一方面可增加肾血流量,改善肾灌注,消除水钠潴留。4.食疗营养丰富,足够的热量是腹水恢复所必需的。供给内容应根据病情有所不同,如发生低蛋白血症时应补充蛋白质和维生素;肾功能严重、肝功能衰竭者,蛋白质要限量,以碳水化合物为主;对于肝腹水,要有足够的热量,每天热量要在2000Kcal以上,主要是补充碳水化合物。每日蛋白质1 ~ 1.2g/kg,肝性脑病时蛋白质应限制在0.5g/kg左右。5.应该补充适当的脂肪。为了减少分解代谢,肝硬化患者应提倡在两餐之间进食。高格等诊治疑难杂症28例。在原治疗基础上,短期静脉注射20%脂肪乳剂250ml,隔日1次,5-6次为1个疗程。结果表明,患者的精神和食欲明显改善,腹水消退65,438+06例,腹水减少65,438+00例。认为20%脂肪乳剂联合治疗有助于改善肝硬化顽固性腹水。体内积水造成水盐代谢紊乱,导致体液排出异常,潴留过多。随着时间的推移,体液中所含的蛋白质会发生变异,形成一种剧毒的水毒蛋白。水毒蛋白具有很强的粘附性,使体液变稠,无法在肠道和尿路中流动和排出,在腹部沉淀并渗透皮肤,长期压迫内脏、血管和皮肤,从而导致水肿和浮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