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艾草水可以减肥吗?有用吗?原理是什么?谢谢你。

黄花蒿是菊科1岁草本植物,具有特殊的香气。此药最早见于神农本草经,书中将其列为劣药,称之为“治疥止痒,恶疮,杀蚤,节间热,明目[1]”。青蒿素是从黄花蒿中提取的含有倍半萜内酯的新一代抗疟药,自问世以来,其高效、速效、低毒的抗疟药活性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公认,已被广泛应用于疟疾的治疗领域。根据历代医家对青蒿临床应用的记载,随着对青蒿素及其衍生物研究的深入,现代研究揭示青蒿素还具有抗肿瘤、红斑狼疮、其他寄生虫病、抗内毒素、皮肤病等作用。本文论述了青蒿古今传统应用与青蒿素现代研究方向的关系。

用1治疗疟疾

疟疾是一种古老的传染病,自古以来就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我国早在《内经》就有相关记载。自常山、舒淇治疗疟疾以来,历代医家在临床治疗实践中逐渐认识到青蒿的抗疟作用。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最早记载青蒿用于治疗疟疾:“一手取青蒿二升水,绞汁而服,以治寒热疟疾”。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明确指出,青蒿能治“疟、寒、热”。宋代有黄花蒿汤,元代有黄花蒿丸,明代有黄花蒿散,元代有黄花蒿丸,都是配合青蒿复方治疗疟疾。历代医家的治疗经验为青蒿素的现代抗疟药研究提供了丰富的临床依据,直接导致了70年代青蒿素抗疟药的伟大发明,这是中国科学家对人类的一大贡献。

临床研究证明,青蒿素及其衍生物对治疗脑型疟疾和抗氯喹恶性疟疾特别有效,且无明显毒副作用。24小时消灭原虫95%以上,青蒿素衍生物现场使用7天治愈率95%以上,对恶性疟配子体有抑制作用。已经开发了多种衍生物和不同的剂型。由于耐多药疟疾在全球的蔓延,青蒿素类药物具有高效、速效、低毒等不可替代的优势,已被广泛应用于疟疾流行地区,成为抗疟治疗的一线药物。但同时,由于青蒿素半衰期短,世卫组织和专家主张将青蒿素与其他抗疟药联合使用,以延缓耐药性的出现。

温病治疗

青蒿作为一种传统的退热药,其退热效果一直为历代医家所推崇。比如新版《本草》说它“解暑”。《林逸传要》说它能“清血中湿热,治黄疸、火郁。”《本草图说》:“青蒿,治骨蒸潮热,古方多单用。”在《药性包括白话释义之歌》中综合说明,用“青蒿”治疗夜热早凉,退热无汗,或阴虚发热等症,如骨蒸潮热,昼热潮热,或不明原因的持续低热,结合辨证用药,往往有意想不到的效果。[3]“比如黄花蒿。鳖甲汤用于治疗潜邪引起的阴虚;阴虚发热,骨蒸潮热的清骨散;“蒿芩清胆汤”等以伏少阳、肝经湿热为主的方剂,是治疗各种热病的常用方剂。

现代医学认为,在温病中,除了细菌、病毒等病原体外,恶性肿瘤、免疫性疾病和血吸虫病等一些寄生虫病也占了很大一部分。发烧是这些疾病的常见症状。一般热势不高,但反复发生。除了对症治疗和激素治疗,目前没有很好的治疗方法。用黄花蒿治疗各种热病取得了一些进展。

2.1癌热是癌症晚期患者常见的症状。中医认为多因久病耗气耗阴,导致气阴两虚,阴阳失调而致热不足。临床治疗多以滋阴清热为主。以青蒿为主药的青蒿鳖甲汤具有滋阴清热的功效,方中的青蒿能诱邪气外出。边荣华用此方治疗癌性发热19例,总有效率75%,疗效持久,无毒副作用[4]。Woerdenbag h.j等实验证明,青蒿素及其衍生物对艾氏腹水癌细胞表现出很强的细胞毒活性[5]。杨小平等用青蒿琥酯钠进行的体内抗肿瘤实验也证明了其对人hela人宫颈癌细胞和人sune-1、cne-1具有体外杀伤作用[6]。陈征途等用青蒿素介导肝癌细胞株hepg2的凋亡。结果hepg2细胞的破坏率达到565,438+0.67%,凋亡率为65,438+09.65,438+09% [7]。Posner gh等新合成的青蒿素衍生物(C-10-三氧杂环己烷二聚体3)对人肿瘤细胞的生长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但无细胞毒作用[8]。学者们认为,青蒿素及其衍生物有望成为简单、有效、经济的抗肿瘤药物。

2.2系统性红斑狼疮引起的发热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免疫性疾病。发热是其主要症状之一,辨证以阴虚为主。庄在80年代初报道了用青蒿治疗盘状红斑狼疮。因此,许多学者对青蒿素与免疫功能的关系做了大量的研究。有学者认为它有免疫抑制作用,也有学者认为它能增强免疫功能[10]。高醇芳等人认为这可能与剂量密切相关。小剂量时可增强免疫力,大剂量时可抑制免疫力。实验证明,青蒿琥酯能明显抑制系统性红斑狼疮样小鼠的疾病发展[11]。于启斌[12]和钟嘉熙[13]分别用青蒿琥酯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均取得一定疗效。

2.3抗内毒素内毒素是引起人体发热的主要热原,主要是由病毒或细菌入侵引起的内毒素血症。《重庆唐杂文》说,“青蒿专解湿热,芳香,为湿热病之药。”青蒿作为治疗各种温病的传统药物能否用现代医学理论解释,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谭余庆[14]、[15]等相关动物实验表明,青蒿可降低内毒素小鼠死亡率,延长小鼠平均存活时间,对肝、肺组织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王菊存[16]等实验表明,黄花蒿对内毒素血症小鼠血清no浓度升高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防治内毒素血症引起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和多器官衰竭有一定意义。

2.4血吸虫病的治疗80年代初,青蒿素被发现具有抗血吸虫作用[17]。此后,我国学者做了大量研究,证实青蒿素及其衍生物具有抗血吸虫作用,主要是通过杀死宿主体内的儿童。与吡喹酮相比,青蒿素具有可靠、稳定、方便、副作用小的特点[18]。近年来,各地抗洪区的实验也证实了青蒿素类药物的抗血吸虫作用。如胡汞等[19]用青蒿琥酯预防疫水接触人群血吸虫病,***17031人,用药后全组无急性血吸虫病发生。认为它在防治血吸虫病方面具有高效、安全、方便的优点。张等[20]分别用青蒿琥酯和吡喹酮治疗江西、安徽、湖北流行区的血吸虫病患者。结果表明,青蒿琥酯副作用轻微,疗效显著。

皮肤病的治疗

神农本草经最早记载青蒿“主治疥痒、恶疮、杀蚤”。唐的《食疗本草》记载“青蒿.....是用灰烧,用汁浇,每颗石灰煎,治恶疮疮疤。”现代实验研究表明,黄花蒿汤对表皮葡萄球菌和卡他葡萄球菌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绿脓杆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青蒿挥发油在0.25%浓度时对所有皮肤癣菌均有抑菌作用,在1%浓度时对所有皮肤癣菌均有杀菌作用[21]。徐宏伟等[22]在临床上用青蒿治疗手足癣,疗效满意。他们认为青蒿对多种致病菌有很好的杀灭和抑制作用,且无毒副作用。江海燕[23]和陈华[24]用青蒿素及其提取物治疗神经性皮炎、湿疹皮炎和光敏性皮肤病,也收到了满意的效果。

4展望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中医的认识也在不断加深。青蒿作为传统退烧药,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历代医家都用它来治疗包括疟疾在内的各种发热性疾病。中国医学家在前人理论和临床经验的基础上,发明了青蒿素,用于治疗各种疟疾,尤其是脑型疟疾和重症疟疾,得到了世界的认可。与此同时,青蒿素的抗肿瘤、抗狼疮、抗内毒素、治疗其他寄生虫病和其他发热相关疾病及病理也得到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其治疗这些疾病的具体机制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此外,据报道,青蒿素及其衍生物可用于治疗外伤、实验性矽肺、促进毛发生长和抗心律失常。2003年,青蒿作为治疗SARS的常用中药方剂,对提高SARS的疗效,降低死亡率起到了一定的作用。青蒿素的这些现代研究和应用,可以从青蒿传统应用的历史记载和临床经验中找到。进一步发掘和研究黄花蒿的古今传统应用,对于拓宽黄花蒿和青蒿素的研究思路,如黄花蒿其他有效成分的研究,扩大青蒿素治疗应用的研究范围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