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流产药物的药名是什么?医院错把抗流产药送成了抗癌药。
保胎的药物有哪些名字?
抗流产药物包括保胎灵、云康口服液、保胎丸、安胎丸、维生素E胶囊、黄体酮胶囊、保胎吴优片、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等。服用抗流产药物时必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一般用于先兆流产的症状。孕期保护放松,如有阴道出血绝对卧床,减少活动,饮食清淡,不吃辛辣刺激性寒凉食物,一般服药后一周检查,了解胎儿发育情况。在怀孕早期,妇女应该定期抽血检查她们的激素水平。如果激素水平正常,平时应该多休息,多吃高蛋白、有营养的食物。如果激素水平不好,此时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应用抗流产药物。孕早期注意休息,及时补充叶酸。
医院错把抗流产药送成了抗癌药。
近日,重庆长寿区一孕妇因有流产迹象,前往长寿区妇幼保健生育服务中心检查。把抗流产药带回家后,她没多想就吃了,但后来被医院告知她吃错药了。医院把抗流产药误送成了抗癌药。长寿区妇幼保健妇产服务中心表示非常抱歉,并建议孕妇“最好不要生孩子”。据了解,孕妇姓傅,怀孕两个月,来到长寿区妇幼保健生育服务中心检查,发现有流产迹象。医生建议保护好胎儿,开了保护胎儿的药。但当晚,付女士接到了医院的电话,说她吃的药错了。“当时医生开了黄体酮软胶囊和滋肾育胎丸。药店工作人员误将黄体酮软胶囊送进了枸橼酸托瑞米芬片。”付女士说,后来才知道枸橼酸托瑞米芬片是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的药物,说明书上明确写着孕妇慎用。枸橼酸托瑞米芬片主要用于绝经后女性雌激素受体阳性或未知的转移性乳腺癌。说明书显示,该药在动物实验中发现有生殖毒性,由于缺乏孕妇和哺乳期妇女服用本品的数据,孕妇禁用。
抗流产药有副作用吗?
目前最常见的抗流产药物是黄体酮胶囊和抗流产药物,还有维生素E,是一种三组分毒药。有治疗作用,也有副作用。它们的主要副作用在胃肠道,如恶心、呕吐、腹痛和腹泻,还可能出现其他副作用,如头痛和皮疹。停药后,这些副作用会逐渐消失。如果孕妇有先兆流产的症状,不妨选择中药保胎。中药的副作用比西药弱很多。中医是通过调理脏腑、气血、冲任的脉象来改善孕妇的全身机能,使胎儿自然休息。只要使用得当,不会对胎儿造成伤害。
停止服用抗流产药需要多长时间?
一般怀孕12周后可以停用抗流产药物。12周之前,由于体内激素水平不稳定,容易发生流产和阴道出血。发生先兆流产时,可用抗流产药物治疗。保胎药一般是黄体酮,能抑制子宫收缩,可用于预防阴道出血。12周后,胎盘已经形成,可以自行产生孕酮。此时,胎儿已经相对稳定。如果没有阴道出血的症状,不建议应用抗流产药物。注意休息,避免疲劳,禁止性生活,防止便秘腹泻。孕期合理饮食,尽量少吃甜食,避免未来胎儿过大,不利于自然分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