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胃炎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本病的治疗分为西医治疗和中医治疗。

(1)西医治疗。

①一般治疗:食疗是慢性胃炎的必要治疗方法。饮食要容易消化,避免刺激。吃东西要细嚼慢咽,达到刺激小,容易消化的目的。还要停用刺激性药物,戒烟戒酒,治疗口咽部慢性感染。

②对症治疗:腹痛可给予抗胆碱能药物,如阿托品0.3 mg,每日3次;或15毫克推进,一天三次。酸反流和胃酸分泌过多可用碱性药物治疗,如氢氧化铝凝胶10 ml或碳酸钙0.5 g,每日3次。消化不良、胃酸分泌不足者,可服用1%稀酸盐3 ~ 5ml,每日3次,或胃蛋白酶合剂10ml,每日3次。贫血可以通过口服铁和肌肉注射维生素B12来治疗。胃复安(甲氧氯普胺)10 mg可用于胃镜下胆汁反流,一日三次。

③抗菌治疗:适用于病灶感染或幽门螺杆菌检测阳性的患者。链霉素0.25g,每日4次;呋喃唑酮0.1g,每日3次;甲硝唑0.25g,每日3次;呋喃唑酮0.1g,一日3次。可以选择其中的1 ~ 2来取。

(2)中医治疗。

①脾胃湿热:脘腹胀痛明显,嗳气嘈杂,口粘腻,或口苦口臭,大便不畅,胸闷不畅,食欲不振,食后胀痛严重,舌质微红,苔厚腻黄,脉滑。宜清热化浊,和胃消胀。

处方:苍术、厚朴、藿香、木香、半夏、陈皮各65438±00克,檀香、砂仁、甘草各3克,豆蔻5克。

②肝胃积热:胃脘灼痛,疼痛剧烈,甚至胁痛,易怒,口酸嘈杂,口干口苦,舌红苔黄,脉数。治疗宜疏肝和胃,清热止痛。

中成药:牛黄卫青丸。

③肝胃气滞:腹胀、腹痛、两侧疼痛、胸闷、嗳气、呼吸困难、呕吐,有时有酸水或苦水,心烦易怒,大便不畅、便溏或便秘,舌红,苔薄黄或白,脉细。治疗要疏肝理气,和胃止痛。

中成药:疏肝和胃丸、左金丸。

④脾胃阴虚:胃灼热隐痛,烦渴口渴,口干咽燥,胃脘嘈杂灼热,大便干结,纳差纳差,神疲乏力,苔薄黄,脉细或细。治疗要养阴益胃。

中成药:麦味地黄丸。

⑤瘀血于胃络:胃脘某处刺痛或疼痛,久按甚痛,大便色暗,舌质暗红或紫,有瘀斑,脉涩。治疗要活血通络,化瘀止痛。

处方:10g炒五灵脂、当归、红花、柴胡,5g三七,6g赤芍、乌药、元胡、甘草、香附、枳壳、川芎。

⑥脾胃虚寒:上腹部隐痛,持续温热压迫感,食欲减退,吐清水,食欲不振,精神萎靡,手脚不温,大便溏薄,舌淡,苔薄白,脉细。治法:益中温,健脾和胃。

中成药:附子理中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