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人工栽培猪苓

猪苓种植技术

(1)土地选择和准备

选地:选择阴林下腐殖质丰富、排水良好的沙土。

整地:在选定的树种下,靠近根部挖一个长60厘米、宽50厘米、深45厘米的坑,或犁耙土地,开洞种植。

(2)种植方法

菌料培养:选择青冈、青冈、紫椴、臭椿等树种作为菌料。在新叶出生前,收集直径约10 cm的树枝或木段,每隔3-5 cm切成鱼鳞。蜜环菌广泛分布于天然次生林中人工栽培的猪苓中。

在林下采集棕红色真菌菌种作为菌种,然后将准备好的木段和采集到的菌料在3月和4月按3∶1的比例整齐排列。然后在上面播种切成片的嫩蜜环菌,缝隙用腐殖土覆盖,上面盖一层叶子,以露木段为度。按此要求,堆高约1米,周围土壤约10厘米,上面覆盖树枝、艾草或树叶。天气干燥时,要适当洒水,保持一定的湿度。当年可以培养出菌类,供第二年使用。

栽培猪苓的选择:挖掘野生猪苓作为猪苓。15g以上的嫩菌核,颜色较浅,灰褐色,碎成小块。

栽培时间:春秋两季。春季为4-5月,秋季为9-10。

栽培方法:先将已栽培两季的坑底挖松,铺上一层树叶,每隔6厘米左右将栽培好的菌料放在底层,菌棒间放5-8片猪苓,使之靠近蜜环菌生长较多的鱼鳞,然后用树叶填补缝隙,按此要求每个坑种2-3层,再用腐殖土覆盖,轻压。有的还一边种猪苓,一边培养菌料。这种方法是将新料和菌料交替放入坑中,然后按上述要求种植,可以缩短生产周期。细菌的数量取决于细菌的厚度。

(3)现场管理

长白山野生灰树花

龙对土壤水分要求严格。春天天气干燥时,适当浇水。秋季下大雨时,要及时排水,防止积水。夏季气温过高时,要覆盖树枝和艾草,降低坑内温度。(常用中草药)

收获和加工

采挖在春秋两季进行,最好在休眠期,一般在10年末至次年4月初。收割时轻挖轻放,以优良的黑硬菌核为商品。颜色浅、体质软的栽培猪苓继续栽培,连续使用三代后,其生长能力下降,应更换新的野生猪苓品种。收获后,清除沙子等杂物,晒干。

目前猪苓的室内栽培处于试验阶段,尚未应用于生产,其方法略。(常用中草药)

储存和维护

猪苓通常用麻袋包装,每片约30公斤,储存在仓库干燥阴凉处。温度低于30℃,相对湿度为65-70%。商品安全水分10-13%。

本品霉变少,发现害虫有平菇、药材A、天花粉、平菇、侧柏等。虫蛀后,货物为轻泡,偶尔可见霉斑。

存放期间应保持整洁,高温季节来临前,应对环境进行消毒,减少污染源。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储存空间应保持在10-15%,二氧化碳保持在15%左右,以便维护。发现霉变、虫蛀,及时烘干;在严重的情况下,磷化铝和溴甲烷用于熏蒸。(常用中草药)

有黑、灰、白三种颜色,分别称为黑、灰、白。

生长一年以上的猪苓菌核,表皮黑而有光泽,质地致密,韧性强,横截面白色或淡黄色,部分菌丝可萌发;灰树花表面呈灰色或灰黄色,有暗光泽,有一定的韧性和弹性,横截面白色,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萌发迅速,可入药或留作无性繁殖。茯苓(即幼茯苓)的白皮用手捏时易碎,切面嫩白,可萌发菌丝,含水量高,干燥后呈米黄色。

这三种颜色的猪苓不是单独存在的,通常是整体存在的。它们只是代表了不同的生长阶段,同一株植物或不同植物的生长体在每个生长阶段都有很大的不同,也就是说它们的生长时间不能根据个体大小来衡量。

1,虫害问题

据分析,害虫多为螨类和马陆,防治方法很简单。辛硫磷可以使用,按规定的最低浓度配比,倒入栽培堆中,一般为1,000倍左右。之后注意预防,比如打扫周边环境,切断虫源等。,并且还可以每隔3 ~ 7天左右喷洒杀虫药物进行防治。

2.关于木材切片中的杂菌问题

由于有效营养低,普通杂菌不易侵染木材。但木材培育半年左右,长时间处于阴暗潮湿的环境中,也容易受到杂菌的侵袭。一般多为木腐菌,即真菌。预防措施是选择优质菌种,掌握适宜的水分、温度等条件使蜜环菌健康生长,尽早与猪苓密切接触,形成良好的关系。

3.关于猪苓的消失。

当你打开栽培堆,你找不到猪苓的大菌核,甚至小菌核,这就是所谓的“猪苓消失”。

原因有三:

一是无性培养的猪苓(菌核)有问题,或者被病毒或细菌感染,或者失去活性,被蜜环菌“吃掉”;有的可能是有性培养用猪苓菌株老化降解,或运输过程中加热等不适当条件的失活,导致其营养物质在培养后被蜜环菌吸收;

二是蜜环菌属于多代培养,没有供给营养的能力,使得猪苓在没有营养源的情况下消失,或者蜜环菌菌种老化退化对有性培养造成的抗性低,无法给猪苓供给营养。

;再次,如果猪苓和蜜环菌种没有问题,很大程度上是管理不当,比如水的问题。蜜环菌能在水中正常生长,猪苓要求土壤含水量在30% ~ 40%,含水量略高。猪苓因通风不足而无法从亮菌索中吸收营养,猪苓因通风不足而失去活性。这个时候,亮菌索自然会从中剔除。

一般半个月可以安排一次浇水,以满足猪苓的需水量。

4.关于增长速度慢。

它是一个长期的有机体,通常需要三年左右的时间来生长。经过半年的培养,猪苓差不多有一小块姜那么大了,很正常。正常情况下,蜜环菌与猪苓近距离接触需要两个月左右的时间,之后会经历一个营养和抗营养的阶段,之后会进入正常供应阶段。半年会长成一小块姜,然后两年多,单片重量可达250克以上。

5.关于温度问题,正常生长温度在14 ~ 28℃之间,达到30℃时会自动进入生理休眠期,夏季管理更要小心。尽快用树叶、杂草或草覆盖栽培堆,为猪苓营造舒适的生长环境,是一种有效的措施。

(1)温度管理:作为真菌,它与蜜环菌的寄生和抗寄生关系,或者说* * *关系,基本上决定了它们相似习性的特征。一般温度达到12℃以上时,两者都开始萌发,达到14℃时,多孔菌开始膨胀生长,蜜环菌开始生长。

之后随着温度的升高,如果达到26℃以上,两者的生长都会受到抑制,当达到30℃时,就会进入高温休眠。根据这一特点,可以进行合理的调节,如适当浇水、遮荫等。实践表明,遮荫和降温能促进猪苓的生长。因此,在野外选择栽培地点时,一定要在阴凉处。然而,即使在荒山或裸地,也可以通过建造遮荫棚和种植长藤本植物来遮荫。

总之方法很多。只要根据具体情况,通过合理的设计和操作,将猪苓生长的土层温度控制在28℃以下,就能满足其生长需要。这是夏季管理。冬春季节要适当覆盖草、柴、秸秆,或用塑料薄膜覆盖栽培沟,增加温度。各种方法都可以用来提高温度,保持温度。只要保持土层在12℃以上,猪苓就可以缓慢生长。注意不要让温度降到8℃以下(零下20℃不会死),最大限度地延长猪苓的生长时间。

(2)水分管理:多孔菌种或菌株在运输作业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受到一些外力的撞击和摩擦,使其带伤播种。在正常情况下,伤口愈合大约需要5天。因此,播种后不必马上浇水,一周左右即可浇水;之后根据土质和气候条件,每隔7~10天浇一次水,使沙土湿润。沙土的含水量一般在30%-40%之间。注意干热风、严重干旱等。春夏之交,要增加浇水频率,每月至少灌一次水,否则蜜环菌会因过度干燥而生长缓慢、活力降低或死亡。

(3)保护和管理:

第一,遮荫管理。遮荫的主要作用是降温,另一个是防止水分的过度蒸发和流失。如果是室内栽培,不存在遮荫问题。但在山坡、果园、平地种植,则需要采取遮荫措施。主要方法有:依托原有树木遮荫,种植长藤本植物遮荫,搭棚后利用秸秆和杂草遮荫,种植草皮,在栽培沟上直接覆盖秸秆和柴草。

第二,蓄水排水。猪苓在田间栽培时,特别是在山坡上,春旱时栽培坑(沟)的下游方向应稍加高,以节约和利用水,但在汛期雨水频繁、雨量大时,栽培坑应稍加高,避免蓄水。

再次,猪苓的生长过程是其菌核的膨大过程,需要相应的土壤通气。因此,要防止人畜踩踏,尤其是大牲畜的踩踏,会使栽培坑下沉,不仅破坏猪苓的生长微环境,还会使其凹陷、积水。

(4)通风管理:这种管理主要针对地下室、防空洞等场所。这类场所最大的不足就是通风不好,湿度大,稳定性差。所以要定期通风,尤其是夏季高温高湿季节。通风不仅可以排除二氧化碳等废气,还可以顺便降低其湿度,从而为猪苓的生长创造良好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