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阳镇发展规划

2008年,寿阳镇被确定为十件为民实事。解决人畜安全饮水问题,力争四川沿线和浅山区自来水入户率达到95%以上;完成寿阳汽车站和寿阳货运中心建设,形成寿阳交通枢纽,进一步规范客货市场;建设复兴路、同安路、永济路东段,硬化寿阳、南门五条车道8公里,改善城镇基础设施条件,加快城市建设进程;建设杜尧广场和首阳商厦;扩建寿阳中学、寿阳第一小学、菜子坪小学、珞珈山小学,搬迁扩建寿阳幼儿园,解决适龄儿童入学难问题;扩建寿阳卫生院,聘请专家开展寿阳、渭河巡诊活动,规范合作医疗管理,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积极争取国家投资,改造三十铺、李佳颖、水月坪、新华等地中低产田1万亩;加快中药材信息中心和中药材展览馆建设,搭建中药材交易平台,加大对外宣传力度,打造特色优势品牌;建设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提高农民工素质,增强劳动能力,扩大就业机会;连接峡口水库,解决董家堡、寿阳、南门、乔家河、三十铺的局部灌溉问题。

寿阳中药材交易市场

寿阳镇党委、政府抓住西部大开发机遇,立足镇情,依托资源优势,加强中药材产业深度开发,先后建成占地200亩,集引种试验、野生品种驯化、示范推广、技术创新于一体的中药材科技示范园,中药材品种100余种;占地100亩,是西北地区最大的中药材交易市场,也是拥有26家加工企业的中药材加工园区。培育形成了正东制药公司、庐陵制药公司、民安饮片厂等一大批中药材加工企业。成立了拥有80辆大型运输车辆和遍布全国的运销网络的海斯运销协会,推动中药材产业真正形成了引种示范、基地种植、市场管理、加工转化、组织运销的庞大产业链。常年从事个体中药材加工贩运的农户2400户,12000余人。年加工中药饮片8000吨。中药材5万吨,种子5000吨,种苗2万吨,饮片8000吨,运输销售。寿阳被誉为西北药都,寿阳药市被誉为全国党参黄芪市场价格的晴雨表。2006年中药材产业总产值达6543.8+0亿元,为农民提供人均纯收入65.438+0.80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265.438+0.83元的82.45%。随着中药材产业的发展,寿阳与外界的联系和交流逐年加深,流入流出人口日益增多。常年居住在寿阳从事中药材贩运加工的外来人口2600人,其中四川外来人口1600人;周边县镇有8000-10000农民工。在寿阳,转移了8000名工人,其中6000人在当地就业,2000人输出。

1999被陇西县委命名为中国“双文明”村,2004年被县委命名为“五好”示范村。

未来规划

根据省委、省政府建设以陇西为核心的“中国药都”的总体要求和县委、县政府将寿阳建设成为西北地区最大的地产中药材交易市场和全国重要的中药材初加工基地的目标, 镇党委、镇政府及时调整修改城镇建设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老城区东部南门、乔家河村规划建设占地2250亩的龙溪中医药循环经济产业园寿阳分园。 园区规划总投资46亿元,园区主干道设计为“三横八纵”11 10.2公里,总投资9640万元。园区分为地产药材交易区、中药饮片加工区、精深加工区、社会服务区、搬迁安置区五大功能区。

根据工业园区总体规划,积极招商引资,先后引进江能市场开发公司、升达药业、杨紫茳药业、济安堂、康力生等投资企业16家,批准征用土地1500多亩,投资8.6亿元。计划完成投资654.38+0.35亿元,完成占地65.438+0.70亩的房地产中药材交易市场、占地230亩的圣达药业中药材加工园和占地65.438+0.09亩的海斯中药材货运中心、郑源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新会药业股份有限公司、龙博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建设;占地328亩的杨紫茳医药基地、占地339亩的江能中药材综合加工基地、吉丰种业、百草康源、济安堂、康力生等项目将于今年全部开工建设。工业园规划区剩余的500亩规划用地,虽然有不少企业有意投资开发,但由于城市用地指标限制,无法报批。要争取协调,增加指标,确保园区尽快全面建成。

中药循环经济产业园寿阳分园建成后,交易市场年交易量将达到65438+万吨以上,交易额超过30亿元;饮片加工区共有160多家加工企业。同时,通过成立饮片加工合作社,推动全镇饮片加工走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生产之路,建成全国最大的饮片加工基地,吸引农村富余劳动力2万余人,上缴税收6543.8+0亿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