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止痛片”元胡用于痛经。

书中记载,明代公主胡,吃荞面时上火,上腹痛,疼痛难忍。医生使用了催吐、通便、行气、解郁等多种药物。,一进去就吐出来,这可不行。大便堵塞3天了。后来请了名医李时珍给我看病。李想起《雷公烘论》中的一句话:“我心痛欲死,我要想办法延髯”,于是用3元(9克)元胡和温酒调服。服用后,公主能够接受,不再呕吐。过了一会儿,她的大便通畅了,肚子也不痛了。另一名50多岁的男子腹泻腹痛,家人为他准备了棺材。李时珍用3元的盐源湖粉和米汤服下。吃了药后腹痛减轻了一半,可以放心再用了。

元胡为什么有这么神奇的止痛作用?中医认为其味苦而温,入肝、胃经,有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之功,故可用于血瘀气滞所致的胃脘痛、胸痹、心痛、跌打损伤等。名方如金铃子散,与元胡、川楝子等份混合,研末服用,治疗胃脘痛、疝气痛、妇女经期腹痛等。现代研究表明,延胡索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镇痛催眠作用,并有抑制胃液分泌和抗溃疡的作用。无论是复方汤剂还是研末,都具有良好的镇痛作用,临床上可用于各种疼痛,其加工提取物也可用于局部麻醉。目前延胡索不仅常用于方剂,还被制成延胡索酊、延胡索注射液、延胡索等制剂,使用方便。

元胡又名胡璇、延胡索、延胡索,为罂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延胡索的块茎,分布于我国大部分地区。元胡本名元胡,但在宋代为避讳宋真宗的“昭言”而将“元胡锁”改为“胡璇锁”,清代为避讳康熙皇帝的“叶璇”而将“胡璇锁”改为“元胡锁”,一直沿用至今。中医认为本品性辛、苦、温,入心、肝、脾经,有活血止痛、行气的作用。本品辛、苦,能活血化瘀,能行气行气止痛。是血中止痛的良药,故称“活血益气,止痛利尿”。煮粥广泛用于身体各部位气滞血瘀引起的各种疼痛。本品经醋加工后镇痛作用增强;本品有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慎用。现介绍几种胡璇药膳食谱供选择。

元胡益母草大枣鸡蛋元胡10g,益母草30g,大枣10g,鸡蛋3个。将元胡、益母草、大枣、鸡蛋加适量水煮至鸡蛋熟,去壳,煮一会,去渣,取汁,喝汤吃鸡蛋,每次1个鸡蛋,一日三次。可活血理气、化瘀止痛,适用于月经量少、瘀血疼痛、舌苔紫暗有瘀斑或瘀斑者。

元湖红烧河蟹15g,河蟹50g。洗净后加适量清水,放入瓦罐中,文火煮滚,加入适量米酒,炖至蟹熟,趁热服用,每日1剂,连服5 ~ 7天。能活血化瘀、通经止痛,适用于月经前或经期轻微疼痛、触痛甚至乳房胀痛的患者。

元胡佛手炖瘦猪肉,元胡佛手10g,瘦猪肉150g,调料适量。猪肉洗净,切丝,加入酱油,料酒,淀粉,花椒粉等。并搅拌均匀。选取元胡、佛手,放入锅中,加水煮沸,放入肉丝,用文火煮至瘦肉熟,加盐、味精,再煮一至二次,每日1剂。可活血化瘀、行气止痛,适用于消化性溃疡。

元胡粥元胡10g,大米10g,糖适量。将元胡挑选干净,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浸泡5-5天,水煎取汁,加米煮粥,煮至粥熟后加白糖服用,每日1剂,连服3-5天。能活血化瘀,行气止痛。适用于气滞血瘀引起的各种疼痛。

黑豆活血粥:黑豆、大米各30g,元胡粉5g,红糖适量。黑豆洗净,加水至五成熟,加入适量大米、元胡粉、清水,煮至粥熟,用红糖调味,分两次服用,每日1剂。能益气活血,通络止痛,适用于瘀血头痛。

元胡,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