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科医师谈迷思 宝贝常生病=免疫力差?
小儿科医师谈迷思 宝贝常生病=免疫力差? 我们都知道疾病与免疫力息息相关,许多父母因此认为宝宝常生病就是「免疫系统运作不良」。但其实小小孩的免疫力尚未成熟,必须经过一次次实战经验才能建立免疫记忆、强化防御能力,生病机率本来就比较高。本文邀请小儿科医师详解婴幼儿免疫力在不同阶段的表现,并破解一般父母常见的迷思。 0~3岁常见疾病 0~1个月
刚出生的新生儿具备从妈妈体内带来的强大免疫力,基本上不容易生病。此时生病多半是从产道出来的过程中受到细菌感染,常见细菌包括乙型链球菌、大肠杆菌、李斯特菌、肠球菌和巨细胞病毒;一出生就发烧的宝宝还必须排除感染疱疹病毒的可能。
1~3个月前面说到新生儿体内具有母亲给予的抗体,这个抗体会一直持续到6个月以后才会消失,加上母乳中免疫球蛋白A的保护,宝宝基本上都会有不错的抵抗力。不过即便如此,由于宝宝此时的免疫系统尚未成熟,还是会有一些病毒会侵入体内,常见的有呼吸道融合病毒、流感病毒和肠病毒等;宝宝也可能因为细菌感染而泌尿道发炎(如先天结构出问题,比方尿路回流,感染机率就会增加)。大里仁爱医院小儿科主治医师江明儒表示,成年人免疫系统已经成熟,免疫力较强,即便感染病毒也可能不会出现明显症状,可能会在不经意的情况下将病毒传染给宝宝,这也是为什么临床上会出现「把孩子关在家里隔绝病毒,孩子还是受到感染」的情况。
3个月~3岁 小儿科医师谈迷思 宝贝常生病=免疫力差? 频繁接触病原体生病主要元凶一般来说,宝宝在6个月以后就会脱离母亲抗体保护,在一次次病毒感染中建立「免疫记忆性」。免疫记忆性在1岁后会加速成长,此时免疫细胞的记忆力增强、记忆速度更快,无论是动员时间或对疫苗、细菌的感受度都会大幅提高,使免疫力趋于成熟;以肺炎链球菌为例,在1岁前接种须施打3次,1岁后接种则只需要施打2次。宝宝在经过1岁这个重要的分水岭后,免疫力就会随着年龄增长而愈来愈强,生病次数自然也会愈来愈少。
也许有人会问:「我家宝宝已经超过1岁,为什么还是生病生个不停?」针对这个问题,江明儒医师说,婴幼儿因为接触病原体的实战经验不多,每遇到一个新病毒就会出现诸如发烧、咳嗽、咳痰、流鼻水等症状,这是免疫系统碰到病菌的正常反应,第一次接触的病毒通常症状都会比较严重,那是因为免疫细胞需要时间来辨识;当第2次接触相同病毒,免疫抗体就会在记忆库调出资料,迅速动员白血球、淋巴球等免疫细胞出发作战,这个动员时间大概只需要1、2天。他表示,孩子常生病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频繁接触病原体,愈常在公开场合趴趴走,感染不同新病毒的机率也就愈高,而每接触一个新病毒就会引发「生病」的免疫反应,这也是为什么孩子会常常生病的原因。 反复感冒…因为病毒会突变然而,虽然宝宝频繁接触新病毒容易生病,但若重复生同一种病,譬如反复感冒又该如何解释?江明儒医师解释,这是因为病毒会突变,这些变种的新型病毒会再一次引发免疫反应产生新抗体。病毒突变程度有大有小,如果是变化较小的小突变,由于免疫细胞先前已接触过类似病毒,在对付这些「似曾相识但又不完全一样」的病毒时可以较快产生抗体,这也是为什么平平是感染流感病毒,有些孩子需要5天才能痊愈,有些孩子2天就能下床活蹦乱跳。
小儿科医师谈迷思 宝贝常生病=免疫力差? 先天免疫力不佳的10大征兆除了频繁接触病原体,宝宝确实有可能因为免疫力不佳而反复生病,只是比例不高;以台湾来看,大概只有10万分之2.17的孩子属于真正「先天性免疫力差」的类型。如何辨别宝宝是否免疫力不佳呢?江明儒医师表示,一般可以从10种征兆来判断:
1.一年内罹患中耳炎的次数达4 次以上。
2.一年内罹患鼻窦炎的次数达2次以上。
3.使用抗生素治疗感染疾病,持续2个月以上仍无法改善病情。
4.一年内罹患肺炎的次数达2次以上。
5.生长发育迟缓。
6.器官或皮肤深层出现反复溃疡、脓疡。
7.皮肤反复感染霉菌、反复出现鹅口疮。
8.每次感染使用口服抗生素治疗都无法痊愈,必须在静脉注射抗生素。
9.出现2次以上的严重感染(如菌血症)。
10.有免疫缺陷的家族史(直系亲属机率最高)。
过敏体质痊愈速度比较慢 小儿科医师谈迷思 宝贝常生病=免疫力差? 家有学龄期大宝做好隔离措施如果家中有其他学龄期的孩子,宝宝有可能从这些较大的孩子身上间接感染他们从外面带回来的病毒;进入托婴中心的孩子更不用说,接触新病毒的机会更高。在避无可避的情况下,如何才能防止孩子一直生病呢?江明儒医师说,其实做好隔离措施与落实卫生要求就能有效减少宝宝生病的次数。在家里不妨让学龄期的哥哥姐姐与年纪较小的弟弟妹妹分房睡,将他们的餐具、衣物、寝具及卫生用品分开,并要求孩子一从学校回家就要洗手洗脸、换掉全身衣物,感冒或外出时戴口罩。当季节进入疾病高峰期(夏、冬),避免带孩子出入公***场所或人多的地方,带1岁以下宝宝外出最好在推车上加装透明防护罩,较大的孩子外出则须戴上儿童型口罩。协助宝宝用餐前先帮孩子洗手再为自己洗手。最重要的是定期带孩子施打疫苗,让孩子均衡饮食、多摄取当季蔬菜水果,这些作法都可以降低宝宝的生病机率。
吃出强健免疫力?医师说NO坊间许多健康食品都主打「吃了抵抗力会变好」,这些保健食物真的可以增强宝宝的免疫力吗?江明儒医师摇摇头说,维他命C、中药补品或一般常见的保健食品只是「营养补充剂」,这些东西可以帮助营养不良的孩子补充能量、促使身体从疾病中尽快复元,但无法提升免疫力。他表示,免疫力强弱与否主要看免疫细胞找到抗体的速度,通常免疫系统会建立一套寻找抗体的模式,这个免疫模式运作的速度在不同人身上会有些微差异,以目前的研究来看,尚无法透
过外力推进,所以最好不要太过迷信这些增强免疫力的产品。人在面对疾病时所产生的反应实际上和体质有关,有些人比较强壮,即便生病也不会有太大感觉;有些人则是比较虚弱,一生病就会出现许多症状。无论如何,身体都无法透过「吃健康食品」而强化免疫力。
益生菌= 万灵丹?
小儿科医师谈迷思 宝贝常生病=免疫力差? 免疫血清蛋白5种人才能打另一方面,有人说让宝宝施打免疫血清蛋白就可以大大降低感冒机率,其实是错误且危险的观念。免疫血清蛋白是萃取并集合一群人的抗体做成的血液制剂,虽然在打入体内的一瞬间会让人像吃了大补丸,但它因为不是人体主动制造的抗体,免疫细胞并不会「记住」病菌,并非终身有效,大概几个月后就会因为凋亡而消失。而且血液制剂和输血一样有过敏、感染的风险,宝宝一下子接收这么多血液抗体有可能引发无菌型脑膜炎、溶血甚至肾衰竭等副作用,影响不可谓不大。加上免疫血清蛋白并不是万能,如果感染的病毒类型不在蒐集的免疫血清蛋白中,一样会生病。所以平常不能轻易使用此药物,要符合5点免疫球蛋白适应症才能使用:
1.川崎症。
2.肠病毒重症。
3.先天免疫不全。
4.先天或后天(如爱滋病)免疫球蛋白低下症合并感染。
5.罹患类过敏性紫斑症而严重出血、血小板低于2万,且传统治疗失败,需要紧急开刀者。
生病非坏事提早打造免疫防火墙平常人都把「生病」视作妖魔鬼怪,但对于3岁以下的宝宝而言,生病并不全然是坏事。怎么说呢?江明儒医师分析,常生病的宝宝可以提早获得各种病毒的抗体、打造「免疫防火墙」,如此一来长大后生病的机率就会降低。且研究显示,提早接触各种病毒的孩子,未来罹患气喘、过敏性鼻炎等过敏性疾病的机率也会大大减少,所以宝宝生病反倒是锻炼免疫力的一个好机会。他强调,被放在托婴中心或去上幼儿园的孩子刚开始都会频繁生病,第一年感冒次数平均大概在10次以上,每次感冒多半会延续1个礼拜,孩子有可能感冒一周然后痊愈,休息2、3个礼拜又再度生病,这是正常现象,爸妈毋须过度担心。
江明儒
学历:中国医药大学医学系学士
经历:台中荣总小儿科总医师、台中荣总小儿过敏免疫科研究医师
现任:大里仁爱医院小儿科主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