麝香在中医里有什么用?
本品为常用中药,《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它的原生动物是麝。麝香是一种天然香料,属于动物香料之一。又名:当门子、脐香、麝香脐香、四维味、臭果、腊果、香脐香。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陕西、甘肃、青海、四川、西藏、云南、贵州、广西、湖北、河南、安徽、河北等地。麝香是由麝的雄性腺囊内的分泌物干燥而成的,是一种高级香水。如果在室内放一点点,会让房子变得很香,闻起来也不一样。麝香不仅芳香宜人,而且香味持久。麝香在中国使用已久。唐代诗人杜甫在《丁香花》诗中遇到:‘黄昏落入碧麝’。麝香是制备高档香精的重要原料。古代文人、诗人、画家都在上等麝香料中加入少许麝香,制成‘麝香墨’用于书写和绘画,清香而宁静。字画如果密封得当,可以长期保存,防腐防蛀。麝香是一种非常珍贵的药材,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含水量为22.66%,灰分为8.62%(包括钾、钠、钙、镁、氯、硫酸盐、磷酸盐等。)、含氯化合物(包括碳酸铵1.1%和铵盐中的氨1.89%)。尿素0.4%,氨基酸态氮1.077%,总氮6.16%),胆固醇2.19%,粗纤维0.59%,脂肪酸5.15%,麝香酮1.2%。麝香味辛,性温,无毒,味苦。入心脾肝经,有开窍祛秽、通络散瘀之功。主治:中风、痰厥、惊风癫痫、恶心烦闷、心骤痛、跌打损伤、痈肿毒。许多临床资料表明,冠心病患者在发生心绞痛或处于晕厥休克时可得到缓解。古书《医学概论》中说‘麝香能通关透窍,达筋。深入骨髓。《本草纲目》说:’......盖麝香以逸,可通诸窍之弊,通经络’。意味着麝香能迅速进入肌肉和骨髓,能充分发挥其药性。治疮毒的时候,在药里加一点麝香,效果特别明显。西医使用麝香作为心脏兴奋剂和其他急救药物。马麝主要产于西藏,体型比林麝大,吻长,体褐色。通常脖子上只有几个模糊的黄色斑点,下颌和腹部呈黄白色。雄性麝的上犬齿发育良好,露在唇外,略向下弯曲,俗称“獠牙”;肚脐内有一个香腺囊,内含香。雌性麝的上颌犬齿小而不外露,没有香腺囊。麝的视觉发达,听觉灵敏,动作敏捷,但胆小怕事,经常早晚单独行动。生活在海拔较高的灌木或针阔混交林中的麝,皮毛一般较黑;生活在青山有小草原的环境中,发色较浅,但头发下部呈灰白色,颜色向上逐渐变暗有光泽。麝毛略呈波浪状,非常轻软,可用于制作高档藏垫或枕芯。别名:香香、脐香、心结香、荡门子、生香、麝香脐香、四维香、员村香、臭果、蜡果、香脐香资源分布:1。分布于新疆、西藏、青海、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湖北、四川、贵州。2.分布于青藏高原、甘肃、云南、四川等地。3.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河北等地。汉语拼音:佘香英文名:麝香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麝香别列佐夫斯基2。麝3。麝香。
特质识别
1.全麝香(毛香):球形、扁圆形或柿子形,直径3 ~ 7厘米。开口面稍平,有浓密的灰白色或褐色短毛,呈旋涡状排列,中心孔(囊口)直径约2 ~ 3毫米;脱毛后的皮革皮肤呈褐色,内膜极薄。背部(麝腹部半包围的部分)是一层略皱缩、柔软的内皮,呈褐色、略带紫色。胶囊里面是麝香内核。柔软且稍有弹性。它闻起来不错。最好是干的,黄的,香的。2.麝香仁:本品为藏于麝香袋中的散麝香。新鲜时为浓稠的黑褐色软膏,干燥时为褐色粉末,有大小不一的黑色块状颗粒,俗称木瓜,混有细毛和内膜。香气浓郁,时间久了发臭,味道微苦微辣。仁黑和粉棕(俗称黑子黄香)香气浓郁,油脂丰富的更好。
性味取向
辛,温,归心,脾经。
功效
启迪心智,活血通经,止痛引产。
app应用
1.用来关闭昏迷综合症。麝香性温辛,气极香,逸性强。有很强的开窍、通窍、醒神的作用。为了清醒回苏,无论寒热,最好关闭昏迷综合征。治温病心包积滞,痰热眩晕,小儿惊风,痰厥中风,常与牛黄、冰片、朱砂等药同用。,形成清凉剂,如安宫牛黄丸、至宝丹、牛黄宝龙丸。用于治疗中风、突发性昏厥、腹痛等。因寒浊或痰湿阻滞关气机制,蒙蔽神明。常与苏合香、檀香、安息香等药物配伍,形成温开剂,如苏合香丸。2.用于咽喉肿痛。本品辛辣芳香,具有良好的活血散结、消肿止痛的功效。内服和外用都有很好的效果。常与雄黄、乳香、没药同用治疮肿,即杏消丸,或与牛黄、乳香、没药同用。治咽喉肿痛,可配牛黄、蟾酥、珍珠,如六神丸。3.用于瘀血闭经、腹痛、心骤痛、跌打损伤、风寒湿痹等症。本品芳香,可通瘀散结,通络止痛,每周1次,持续2周,疗效满意。可与祛风湿药如独活、威灵仙、桑寄生配合使用,用于治疗痹症引起的疼痛。4.用于难产、死胎、胎衣不下。本品具有活血通经的功效,有促进下胎的作用。常散以肉桂,如张《艺通》中的粉;还有麝香、皂角、天花粉一起用,葱汁当药丸。比如河北药库的堕胎药是外用的。此外,现代临床报道表明,口服人工麝香片或人工麝香气雾剂治疗心绞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麝香、皂角、白芷等制成的麝香心绞痛软膏。分别贴于心前区和心俞穴痛点,每24小时一次,用于治疗冠心病和心绞痛,皮下注射麝香注射液治疗白癜风效果显著;用麝香埋线或注射麝香治疗肝癌和食道、胃、直肠等消化道肿瘤,可改善症状和饮食;对小儿麻痹也有一定疗效。
剂量
入丸散,每次0.06 ~ 0.1g。外用适量。不宜加煎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