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向中国预防艾滋病基金会捐款?
作为中国第一个抗击艾滋病的民间组织,基金会自成立以来做了大量工作。它以各种方式帮助政府开展防治工作,并发挥了主导作用。
1.1991年,在中国放映的中国第一部艾滋病防治视频被卫生部授予“特别奖”。
2.1991年,多次与卫生部联合设立“小溪防艾基金”,奖励积极从事艾滋病研究、教育、宣传和预防工作的优秀工作者和先进集体。
3.1995,与中国中医研究院合作成功举办国际艾滋病研讨会。
4.1996创办《国际性病艾滋病信息杂志》,为艾滋病科普书籍撰写《世纪预警》等出版物。
1997以来,与政府相关部门和非政府组织合作,在广州、南宁、北京、乌鲁木齐等地成功举办了大型艾滋病预防教育展览。后来根据地方要求,修改后的展板推广到全国20多个省市。
6.提供艾滋病预防热线。2001起,艾滋病在线网站上线。
7.1999参与中国科学院遏制艾滋病流行策略调查,撰写调查报告。
8.2000年与国内媒体合作拍摄播出艾滋病相关科教片《世纪预警》等宣传片,2001年与北京电视台联合举办大学生艾滋病知识竞赛。
9.近年来,在卫生部和有关国际组织的支持下,在农村和基层卫生部门开展了预防艾滋病的宣传教育:2000年,在山东潍坊和河北邯郸的农村开展了多种形式的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2001山东潍坊健康教育基地,开展农村艾滋病宣传预防;2001与山西省卫生厅合作的山西夏县艾滋病健康教育干预项目,以建立“无歧视社区”为目标,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成为我基金会在农村开展艾滋病教育宣传的基础。
10.广泛参与国际交流,参加各种国际会议,举办中国展,开展艾滋病防治。
11.与多家医疗机构合作,开展性病、艾滋病的咨询、宣传、教育。在各地举办了关于检测和检验艾滋病和性传播疾病的培训课程。
12.2003年,在45个部级单位、52个社会组织、42家主流媒体和众多国际组织的积极参与和支持下,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大规模的社会动员“121联合行动计划”。其意义在于:政府主导,多部门、多机构、多组织,包括企业在内的各种社会力量共同努力,最大限度地参与抗击艾滋病。一起。
13.2005年,“121红丝带慈善捐款”在全国范围内发起,动员全社会“每人捐一元抗击艾滋病”。所筹资金将用于资助艾滋病孤儿、艾滋病患者和感染者。北京、天津、上海、广州、郑州、昆明、乌鲁木齐、呼和浩特、长春、大连等城市正在制作大型展板,宣传艾滋病防治的科普知识。在第18个世界艾滋病日到来之际,我们在高校和建筑工地开展了针对大学生和农民工的艾滋病防治科普活动。
14.为了更好地开展艾滋病防治的宣传教育,基金会聘请了多位知名演员担任基金会的形象大使和宣传员。他们不畏艰难,积极参与艾滋病防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