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息肉又割又长,怎么办?中医说肠息肉的防治要从这三点入手。

很多肠息肉患者都有这样的困扰。息肉割了几次,还是会长出来。难道只能一直重复这种“割韭菜”的操作吗?

就中医而言,息肉是积物,是痰凝气滞血瘀相互作用的结果。或生活不正常,情志内伤,饮食不当,伤脾胃脉络,凝成一品。或者外感六淫、疲劳等。会引起息肉。

归根到底是由于某些因素导致人体脏腑功能失调,导致痰凝气滞等上述病理状况,长此以往,导致息肉的发生。

从中医的角度来说,手术切除肠息肉只是切除了息肉的病灶,并没有改善长息肉的内环境。另外,患者术后无法自律,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还在延续,所以手术切除息肉后更容易复发。

1,调理脏腑强身。

通过以上介绍,肠息肉的根本原因是脏腑功能失调,气滞痰凝是基本病机,情志内伤、饮食不当、作息不节是致病因素。因此,必须调和脏腑使其功能正常,保持气机通畅,运化得当,才能改善长息肉的内环境,防止息肉复发。比如肠息肉的病机如果是脾胃虚寒,那么治疗就要以温补脾、益气、理气等为主。要扶正固本,这样脾胃的气血才会正常,才不会形成湿浊等有形的病理产物,息肉自然不会复发。

2、化痰解新闻肉

在调和滋养脏腑、扶正固本的同时,应用具有祛湿、散结、化瘀功能的药材,消除痰湿积聚(肠息肉),达到消除息肉的目的。

3、自律养成良好习惯

不要以为认真吃药就能治好肠息肉。肠息肉患者除了中医治疗外,还需要积极改变自己不良的生活习惯,这对肠息肉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做到饮食适度,饮食规律,戒烟戒酒;

避免情绪过度、焦虑、抑郁等影响脏腑功能的负面情绪,如怒伤肝、思伤脾等。良好的心态是健康的法宝,保持积极平和的心态;

起居有规律,休息好,睡眠好有利于身体内脏的修复,有利于身体健康;

适度运动也有助于肠胃健康。

通过上面的介绍,大家对肠息肉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有了一定的了解。对于肠息肉患者来说,积极配合中医药进行治疗意义重大,同时也要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没有患肠息肉的朋友来说,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控制可控因素来预防肠息肉,比如控制饮食、调节情绪、生活规律等,对预防肠息肉是有帮助的。同时在体检时注意筛查肠息肉,做到早发现。#肠息肉# #中药# #胃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