芪灵草的中医功效
祁灵草茶自古以来就被太行山区的人们作为一年四季的茶。因其具有清热解毒、清咽利喉、消炎止痛、健胃活血的功效,被誉为“仙草”。1972年,中国食管癌研究中心发现,地锦草具有独特的抗食管癌、贲门癌和原发性肝癌作用,此后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在河南鹤壁淇河两岸,特殊的地理位置和重要的气候条件造就了当地优质的地锦草资源。据太行山上书籍记载,自唐代以来,淇水两岸“冰草满地”,人们常泡水饮用,以“清热解毒,清浊气,泣喉”,百姓常以此为茶饮用。
抗癌功能
卓越的抗癌作用:芪灵草茶含有芪灵草A、芪灵草B、迷迭香酸三种主要活性成分,其含量在芪灵草中高达千分之五,远高于其他药用植物。比如红豆杉树皮中紫杉醇的含量只有千分之一。
中国药学专家普遍认为,藿香的抗菌作用主要与迷迭香酸有关,而另外两种成分藿香甲和藿香乙具有抗癌作用。成分药理:地锦草中的化学成分非常复杂,包括单萜、倍半萜、二萜、三萜等。从地锦草叶的乙醚提取物中分离得到5个二萜化合物,即地锦草A、B、C、D和荣系列。从地锦草叶和挥发油中鉴定出9个成分。
体内实验证明,腹腔注射10mg/kg的甲苯咪唑对艾氏腹水癌、肝癌和肉瘤S 180腹水型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动物平均存活时间达100%以上。对体外培养的艾氏腹水瘤细胞有明显的细胞毒性。还发现注射到人肿瘤细胞中的胸苷酸不溶性部分(DNA)减少,而胸苷核的酸溶性部分增加,特别是胸苷三磷酸,提示它可能阻断了脱氧核苷酸底物聚合形成DNA的过程,而不影响胸苷的磷酸化。紫草素A与博莱霉素A5合用,在体内外均可明显抑制P388白血病和艾氏腹水癌细胞的DNA合成,对肿瘤DNA合成的抑制作用强于骨髓细胞。如果联合使用阿霉素、博莱霉素A5和杀瘤芥,则移植瘤小鼠的生命延长率、体内对肉瘤180细胞的增殖抑制和体外对艾氏腹水癌细胞的杀伤效果最好。
由于生活习惯的改变和环境污染的加剧,世界范围内癌症的发病率正在上升。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癌症发病率增长了1倍以上,开发抗癌新药已成为国内外医药界的重要课题。目前全球约480亿美元的抗癌药中,植物源抗癌药约占40%。总之,与化学合成的抗癌药相比,植物抗癌药的毒副作用一般要比化学合成的抗癌药小得多,植物药现在已经成为新型抗癌药的重要来源。
动物实验证明,地锦草对多种肿瘤疾病有效,对肺静脉癌、肺鳞癌、食道癌、艾氏腹水癌、肝癌等常见肿瘤的抑瘤率高达465,438±0%,远高于其他植物抗癌药,尤其对我国北方高发的食道癌和胃腺癌抑瘤率更高。更可喜的是,地锦草如果与现有化疗药物联合使用,不仅可以大大提高后者的抗肿瘤效果,还可以降低其用量和副作用。我国学者认为地锦草可与平阳霉素、博莱霉素、顺铂、氮芥等多种常用化疗药物联合使用,并表现出良好的协同作用。更重要的是,药理研究表明,赤灵草制剂口服后不会抑制骨髓,也不会影响RNA和蛋白质的合成。在这方面有点类似于紫杉醇。
芪灵草茶作为一种治疗食道癌和贲门癌的专用中草药,已经得到我国医学界的认可。我国中医专家的普遍看法是,地锦草及其制剂治疗上述消化道肿瘤的疗效甚至优于常规化疗药物。总而言之,就地锦草优异的抗消化道肿瘤效果而言,是其他抗癌中草药难以“匹敌”的。
(1)本品煎剂、醇、藿香甲、乙在动物实验中对艾氏腹水癌、肉瘤180等多种肿瘤有抑制作用,藿香制剂对HeLa细胞、食管癌细胞CaEs-17有明显的细胞毒作用。a能抑制肿瘤细胞内脱氧核糖核酸和蛋白质的合成。
(2)对多种肿瘤细胞有明显的抑制或杀伤作用。
(3)抗肿瘤原理:关于胡芦巴A的抗肿瘤原理众说纷纭,但统一的观点是该成分是一种细胞毒。
(4)抗肿瘤的构效关系:其A为二萜类化合物,属于贝壳杉烯结构。现已发现其具有类似于肌霉素-a-亚甲基环戊酮的抗癌活性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