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伸懒腰拉肚子怎么办?
人和动物是一样的。尽量从人的角度去解释一切,人为什么会生病,谁容易生病,怎么少生病。答案是,身体好,抵抗力强的人不容易生病。怎样才能健康?注意合理饮食,适量运动,良好的生活环境,良好的心态和习惯。羊也是如此。一只强壮的羊不能传播所有的疾病。腹泻可分为羔羊腹泻和大羊腹泻。不同年龄的羊腹泻的原因不同。先说大羊拉稀。腹泻原因:1细菌感染,如各种传染病,吃了不干净的草料(长在长期淹水的地方的草,被粪便污染的草等。)2各种压力情况,比如刚被介绍回来,淋了雨,冷,特别突然冷。3肠道寄生虫如绦虫4百部突然吃了太多的精饲料5圈养动物饲料配比不合适。羊圈潮湿或者没有适当的户外运动,羊还得晒太阳。6突然,吃干草变成了草。这种情况在春天很常见。7羊体质弱,肠胃功能差。这种羊吃了裸露的水草后容易发病。腹泻的种类大致可以分为单纯性腹泻、消化不良性腹泻和感染性腹泻。如何通过症状区分腹泻的性质,先看是单纯腹泻还是伴有发热、呼吸困难等症状,再看粪便的颜色是否与正常粪便相似,是否只是变稀,有多稀,是否变成黄绿红黑,是否混有血块和组织碎片,是否有粘液,是否有臭味,多少。以下疾病和饲养管理不当均可表现为腹泻:羊肠毒血症、大肠杆菌病、沙门氏菌病、钩端螺旋体病、副结核、球虫病等病原微生物、毛球线虫、绦虫、捻转腓肠肌等肠道寄生虫;治疗措施如吃太多绿色多汁的饲草、圈养突然改变饲料配方、中毒、缺铜、缺钴、矿物质失衡等。:一般情况下,如果判断不是重症传染病,只需服用诺氟沙星、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庆大霉素、盐酸小檗碱、复方黄连素、呋喃类等中的一种即可。口服。个人认为环丙沙星效果最好,一般一两次。如果病情严重,肌肉注射头孢噻肟。(药物用法用量见说明书。一般人们使用的剂量是指一个体重60公斤的成年人。如果用在羊身上,可以根据羊的体重换算。适当的剂量可以大一点。的* *建议在药店买给人。兽药店的质量没有保证,尤其是中药提取的。不要相信盒子上说的。这个可以治,那个可以治。服药后服适量温开水,一次不要太多,少量多次即可。此时不要口服葡萄糖、蔗糖等糖类。同时,停止饲喂浓缩饲料,如果腹泻严重,青饲料也要停止。你甚至可以使用一些泻药来帮助清空胃肠道。你要知道有一种疗法叫:饥饿疗法,有时候效果很好。治疗原则是:早发现,早治疗,不要偷懒。如果不确定是否具有传染性,对病羊进行隔离,并及时对所有羊进行喷雾消毒,对健康羊给予预防用药。羔羊腹泻还有其他原因:弱母羊生下的羔羊肠胃自然不好;没有及时吃到初乳,在污染肮脏的环境下生下羔羊,在母羊奶水不足的时候补充奶水。对于羔羊腹泻,如果不是细菌感染引起的,建议服用乳酸菌片、全肠、胃蛋白酶、乳糖酶。如果是细菌性的,同羊治疗首选盐酸小檗碱和复方小檗碱,无效用环丙沙星。刚出生的羔羊,连续三天每天喂土霉素,可以增强肠胃功能,长大后不容易拉肚子。我也来说说羊肉溢乳。这个问题这两天出现在酒吧里,争论很多。我也会去凑热闹,说瞎话。我个人觉得有几个原因会积奶:1,天气,现在北方和一些山区的昼夜温差越来越大。白天喝足奶睡觉,晚上冷空气重,小羊受凉后消化有问题;二、缺乏运动,吃饭睡觉,奶在真胃的下部,影响胃的蠕动,各位有经验的人应该能观察到,如果场地足够大,两天大的小羊吃完东西喜欢和其他小羊一起疯,也叫跳,如果只是呆在狭窄的产羔棚里,就没那么活跃了;第三,羔羊没有水。事实上,小羊需要喝水,尤其是在热天。牛奶进去后,先吸收水分,牛奶就变成了奶酪。奶酪怎么消化?第四,有些母羊的初乳特别大,特别稠,说明蛋白质脂肪含量高,水分含量低,不容易消化。那为什么积奶会导致死亡呢?首先说说牛奶的正常消化过程,大概是这样的:第一,在皱胃中,皱胃处于酸性环境。在胃酸、胃蛋白酶、各种消化酶和微生物的处理下,蛋白质分解为氨基酸,碳水化合物转化为葡萄糖,在皱胃中被吸收,然后转移到小肠进一步消化。小肠处于碱性环境,胆汁和肠液被各种消化酶分解成脂肪成分和各种脂肪酸。未被吸收的蛋白质留在皱胃中,碳水化合物在小肠中被进一步消化和吸收。请见谅,那些年学的生物化学我都快忘光了,也说不清楚。可能会有一些错误。由于各种原因,牛奶进入了皱胃,却没有被及时消化转移到小肠,被迫堆积在皱胃内。一开始我说,真胃处于酸性环境,真胃内有各种微生物。一类微生物叫乳酸菌,常见的有乳杆菌、乳酸链球菌等。像抗战时期的一些日本人,这个东西没事的时候就是个普通人。乳酸菌也是如此。它们是嗜酸细菌,说明它们喜欢酸性环境。如果有食物(奶),它们就会大量繁殖,产生乳酸和各种气体,引起腹胀。顾名思义,乳酸是一种酸性物质,使皱胃的酸性更强,更适合乳酸菌的生长,等等。乳酸过多会对羊的身体产生两方面的影响。一是会直接吸收到血液中,破坏血液的酸碱平衡,引起酸中毒。酸中毒会引起脑功能损害和机体脱水,脑功能损害最终会影响呼吸中枢神经系统和自主神经系统,所以病羊会抑郁,这就是为什么肿瘤胃酸中毒需要补液。但是因为腹胀,羊本身不愿意喝水;第二,皱胃内存在乳酸,导致皱胃渗透压升高。为了平衡渗透压,皱胃壁的毛细血管会漏出大量水分,稀释胃液。所以,羊虽然不喝水,但会觉得小羊肚子里全是水,会进一步加重脱水症状。最后血液粘稠,发生一系列脱水。正常情况下,乳酸菌也在繁殖,但是奶会及时转移到小肠,是碱性的,也有。就像一个汉奸落到八路军手里,立马老实了。所以正常的消化过程不会产生大量的乳酸。以上同样适用于瘤胃积食和肿瘤胃酸中毒,只是乳酸菌吃的食物换成了草和精料,所有药物都有副作用。庆大霉素最严重的副作用主要是听力损伤。用它治疗腹泻不会有任何严重的副作用。庆大霉素用于治疗腹泻是因为口服后基本不被吸收,能在肠道内维持较高的浓度,所以必须口服。如果是水溶液,效果肯定比缓释剂差。说一个新手不太了解的小问题,结膜角膜炎。先说几个名词。结膜是指眼睑(上下眼睑)内表面和眼球表面的一层薄膜。角膜指黑眼球,白眼球指球结膜和前1/3巩膜。所以如果只是眼皮红肿,有眼泪和眼屎,眼睛没事,这就是结膜炎;如果眼皮细,黑眼圈一开始白而薄如雾,后面浓如白云,最后整个黑眼圈变白,就是角膜炎;如果眼睑和黑眼圈同时出现问题,这就是结膜角膜炎。结膜炎如果不治疗,很容易引起角膜炎,症状会变成眼皮肿、流泪、牙龈,眼皮睁不开。当你看着它的时候,黑色的眼睛会变成白色。所以当你看到一只羊流泪的时候,及时处理是非常重要的。对于这些小毛病的治疗,很多人会同时给药、打针、滴眼药水。我个人的建议是,如果你能选择合适的眼药水,并且保证每天至少滴三次,最好是五次,那么就不需要吃药打针,尤其是小羊,更不要随意吃药打针。如果眼皮肿的厉害,黑眼圈白,溃烂,可以喂点抗生素或者打针一两天。具体治疗,先检查眼内是否有异物,然后选择氧氟沙星或环丙沙星滴眼液,一天五次。给药方面,注射用氨苄西林、双黄连、鱼腥草可一两天。如果炎症比较严重,前一两天可以每天滴一两次地塞米松滴眼液,以后就不要用了,因为地塞米松长期不好,也没必要。如果是病毒性眼病,用吗啉胍和利巴韦林滴眼液,病毒性眼病不要用地塞米松滴眼液。如果眼睛里有大量分泌物,先用冷开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并强调是氨苄青霉素,不是青霉素钠,因为青霉素很难进入眼球,而且氨苄青霉素在眼球组织和房水中的浓度很高。另外,如果黑眼圈的白色部分已经溃烂,就不能使用地塞米松滴眼液,会加重病情。圈养的羊和山林放牧的羊比较容易出现眼睛问题,因为圈养的羊容易通风不良,吃东西的时候眼睛也会被同类摩擦,容易出现微量元素失衡的情况。此外,山林中瘴气重且细枝小叶也容易伤眼,天气太热太干燥也容易出现羊。很多新手给我打电话看病,确诊后就开药方。结果,没有药,甚至连青霉素也没有。殊不知,有时候,时间就是生命,有些羊病,生死可能就在于你能不能早一个小时对症下药。所以,根据我对羊疾病的了解,我提出一个常用药物清单,供大家参考。口服片剂或胶囊:复方黄连素(或盐酸小檗碱)、环丙沙星(或氧氟沙星)、土霉素、全肠乐、乳糖酶、罗红霉素(或阿奇霉素)、克拉霉素、头孢克肟、头孢拉定、头孢氨苄甲氧苄啶、克林霉素、复方磺胺甲噁唑(也叫白炎净)、甲硝唑(或替硝唑、头孢拉定)。碳酸氢钠注射液:青霉素钠(不要买青霉素钾,因为钾是致痛因素,肌肉注射会很痛)、氨苄西林、头孢拉定、头孢噻肟、头孢吡肟、头孢曲松钠(一般用于静脉注射,不肌肉注射会痛)、庆大霉素、阿奇霉素、克拉霉素、克林霉素(或林可霉素)、环丙沙星(或氧氟沙星)。强力霉素,甲硝唑,任何磺胺类,双黄连,柴胡,清开灵,缩宫素,各种维生素注射液,各种钙制剂,5%碳酸氢钠,注射用无菌水,5%-10%-50%葡萄糖,生理盐水,我从来不用注射液驱虫。当然,这与寄生虫的种类有关。局部使用包括:高锰酸钾、硫酸铜、碘甘油、冰硼粉、络合碘、聚维酮碘、癸基甲基溴、eppley norubicin和阿维菌素。眼药水之前已经说过了,就不重复了。以上药物我都习惯了。如果有人用,肯定不会买兽药。正好这里对抗生素的管理比较松,所以我很少用兽药。有些地方可能买不到很多人用的抗生素,只能买兽药。说了这么多种药,根据我的实际情况,我的常备库存很简单:青霉素钠、头孢噻肟、氨苄西林、头孢克肟、头孢氨苄甲氧苄啶、环丙沙星、复方黄连素、土霉素、罗红霉素、阿奇霉素、克拉霉素、克林霉素、络合碘、聚维酮碘、癸基溴铵。一般来说,我胀气是不需要任何* *的。我一般用中药消食,我偷太多精料给羊吃。为了防止酸中毒,以一只100斤重的羊为例。早期的药方是:口服碳酸氢钠20g,环丙沙星二颗,然后用大黄20g,煮沸五分钟,倒出,加入芒硝20g,加水至500ml,口服。此方也适用于轻度酸中毒的情况。对于急性胀气,我家的治疗方法就是用剪刀往它耳朵里放点血,从来不吃药!上次因为这个发帖,他们说我误导新手。还好胡同志出来讲了!慢性抽一根烟,嚼一根棍子,问题不大!溢乳的治疗一直没说,现在补充一下:溢乳的治疗:一般是口服适量的20%碳酸氢钠水溶液(或喂大黄苏打片后注射适量的水),然后口服一两土霉素或环丙沙星,再直肠给药50%甘油(开塞露)10-30ml。排便后,举起来摇一摇,如果能摸到的话。严重者用大黄5、芒硝5、茯苓5、枳壳2、陈皮5、神曲5、麦芽5煎服。农民们对羊寄生虫的问题并不陌生,但所采取的措施,在我看来,很多都是错误和无效的。概念上,很多人认为羊身上有寄生虫。最多就是不好看,瘦一点,乱一点,这样就不会有大问题了。事实上,一些寄生虫可以在短时间内导致大量死亡。如果最近几个月你所在的地方经常下雨,你的一些牧场就在那个低洼潮湿的地区,绵羊喝了小池塘和水坑里的死水,然后出现以下一些症状,你就要考虑寄生虫了:粪便像一堆堆牛粪,甚至腹泻,下巴、眼睑、肚子和后腿水肿,牙龈苍白,毛发无血,但体温正常,食欲不振。我来说几个我认为最常见,后果最严重的寄生虫。第一种,翻胃虫,它的典型症状是雨季过后,羊吃的东西没有变化,但羊圈里有一堆堆牛粪样的羊粪,有的还是一滩滩细细的水样。可以明显感觉到,有些羊的体毛凌乱、竖立、肥胖,但它们的采食和体温正常,有些羊的下颚是水肿的,而且这种水肿在早上并不明显,但在下午和晚上会变大。如果将这种羊的新鲜粪便稀释后用水冲走,可以看到棉线粗细的昆虫,中间一圈有两个尖端,长2-4厘米,体表白色,体内有红色的节段。如果解剖死羊,可以发现它的真胃肠道里有大量的虫子,真胃黏膜有点出血。此外,部分急性感染严重的病羊会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如头偏向一侧、眼球震颤、呱呱叫肝片吸虫、体毛凌乱、粪便无光泽、呈牛粪样或稀薄、持续水肿等,不会像扭胃虫那样夜间变小,白天变大。解剖显示肝脏肿胀变色,肝表面有圆形血泡。肝脏表面可见小圆孔。仔细切开后可以看到,它像隧道一样通向肝脏,隧道本身会被侵蚀,出现腹腔内出血、血块、胆囊肿大、肺部坏死甚至与胸壁粘连。急性感染病例从发现到死亡只需要一两天,会出现虚脱、呜呜、流口水或泡沫绦虫。一般来说,没有明显的症状,主要是毛色差,瘦。但我们可以看到,粪便往往是粘在一起的,有的会沾上黄白色的粘液,还有像大米粒一样的东西,会蠕动。有时候可以看到面条,扁扁的,一厘米宽,不到一毫米厚,长短不一,但是可以看到条纹,一段一段的。肺丝虫病,早期主要是咳嗽,没有鼻涕,抗生素无效,咳嗽有传染性。咳嗽时间长的羊会逐渐有鼻涕,呼吸声明显,可听到“呼呼”声。肺丝虫病引起的咳嗽不分期。羊舍通风不良引起的那种咳嗽,晚上比较多,白天放牧的时候会明显缓解,一般会流鼻涕,眼睛分泌物多。以上四种寄生虫,我推荐的驱虫药是:阿苯达唑20-50,伊维菌素0.5-1,左旋咪唑5-10,混合在一起,空腹用水服用。这组孕羊可以用,只是注意抓羊喂药的时候要温柔,不要碰到右边子宫的位置。如果喂药的时候羊挣扎叫,就不能喂了,怕进肺。至于驱虫后的牧草轮作,收集粪便,有条件就做,有条件就没办法做。如果不是很急,孕羊马上就要生了,不建议给药。无论是体内还是体外的寄生虫,我都不推荐注射伊维菌素。一是伊维菌素本身驱虫谱有限,主要对体内线虫和体外节肢动物寄生虫(螨、蜱、虱)有效,对常见绦虫和吸虫无效。二是因为皮下注射伊维菌素,部分羊会出现剧烈疼痛。对于怀孕的羊来说,安全性不够,容易导致流产。还有一个原因是市面上的伊维菌素质量参差不齐,有些不懂的农民明明驱虫,却没有效果。对于体外寄生虫,可以选择埃普利诺西明(商品名一般称为“米净”)、阿维菌素等体外寄生虫进行整群涂抹或喷洒,包括墙壁、羊床等。阿苯达唑,左旋咪唑,人们可以在药店买到,阿苯达唑也叫阿苯达唑,阿苯达唑,产肠毒素,抗蛭石等等。阿苯达唑不要买中美史克产肠毒素,太贵了,因为是中外合资,经常打广告。其他纯国产药物,只要是人用药物,效果基本相同。传染性胸膜肺炎的最佳处方是克拉霉素加环丙沙星,严重者可直接胸腔注射。次要方药:阿奇霉素加环丙沙星,或泰乐菌素加环丙沙星,治疗传染性胸膜肺炎首选氧氟沙星。以一只重约50公斤的病羊为例,第一天的药方:将0.5克克拉霉素和0.5克环丙沙星分别注射于两侧肌肉或分瓶静脉注射(克拉霉素最好用250毫升生理盐水),10至12小时后重复。从第二天开始,克拉霉素的单剂量根据病情严重程度调整为0.25-0.5 g,次数不变。直到你完全康复。如果没有注射剂型,片剂、胶囊都行,但效果会差很多。严重者可直接注入胸腔。胸部注射的方法请自行百度。次选方案为阿奇霉素加环丙沙星,用法用量不变。第二种方案是泰乐菌素加环丙沙星(或恩诺沙星)。健康羊的预防性用药,可采用克拉霉素或阿奇霉素0.25g/50 kg体重,每日一次,分注射和口服两种方式,最好不要混喂,影响吸收。对于这种空气传播的疾病,通风非常重要。及时隔离病羊,及时清理病羊留在圈舍内的口鼻分泌物,并对圈舍进行消毒。为什么用50斤羊作为用量?因为这种病的爆发在你引进或育肥羔羊回来的时候很常见,而且大部分的种羊或育肥羊都在40斤左右。如果遇到,直接按剂量用药就行了。许多新手对剂量感到困惑。阿奇霉素效果不错,但不宜过量。第一,它很贵,第二,它可能会引起一些严重的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