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的「十八禁」和「十九畏」是什么?
十九怕:硫黄怕芒硝,水银怕砒霜,狼毒怕密陀僧,巴豆怕矮牵牛,丁香怕姜黄,川乌草乌怕犀角,牙硝怕三棱,官圭怕立德粉,人参怕五灵脂。
好像没有十八禁~!
《本草纲目》和《简瑶》的记载有所不同,但都不如《十八恶十九畏》那样被广泛认可和流传。
《神农本草经序》指出“邪对立者不可用”,“若有毒,则可用相畏相杀者,不可同用”。自宋代以来,“相畏”的关系也被列为配伍禁忌,与“相恶”相混淆。因此,“十九畏”的概念与“配伍”一节中提到的“七情”之一的“相畏”有着不同的含义。
‘十八反十九畏’是古人及时总结出来的对其性味、性功能的对立恐惧和厌恶,从而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用药的安全性。它早已在中医界深入人心,直到今天仍被大多数中医工作者视为临床使用的禁忌。但由于对其的进一步观察和研究,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禁忌。众说纷纭。笔者对此进行初步分析。1.禁毒和禁毒并不总是禁毒:以甘草为例。根据文献记载,甘草、大戟、华冠、甘遂在浸泡组的毒性明显高于单独浸泡组,从而抑制了三药的利尿通便作用。但笔者认为甘草是一种能调和诸药,清热解毒的药物。对于一些有拮抗作用的中药,可以调和。2.没有配伍就没有恐惧:《十八反·十九畏》中有些药是不相干的,所以不存在配伍问题。如藜芦为催吐品,与补气的人参、养血的丹参、滋阴润燥的沙参、解表的玄参、细辛、解阴的白芍配伍;附子、贝母、瓜蒌、白蔹、白芨等。,润肺止咳化痰,清热解毒止血,熟悉中医就不会无关痛痒。恐惧的药物配伍。3.当单独使用时既“反”又“恐惧”的产品组合:一些中药本身具有高毒性,它们都具有反和恐惧的后果。例如,砷、汞和硫是含有砷和汞的矿物。具有强腐蚀性和烧灼性。如果口服,会突然引起急性肠胃炎,喉咙灼痛,甚至胃大出血。4.从古到今,有大量运用反面配伍发挥奇效的例子:“十八恶十九畏”,有些与实际应用有出入,历代医家也有所论及。比如感应丸里的巴豆和矮牵牛一起用;甘遂半夏汤与甘草并列。圣张奎汤集安和海藻玉壶汤都使用甘草和海藻。现代名老中医甘先生,自称喜欢用海藻、甘草增强药力,治疗声带小结、乳腺纤维瘤、乳腺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