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现场高温防暑应急预案(4篇精选文章)
第一章:施工现场高温防暑应急预案的选择。目前已进入夏季,在夏季高温条件下进行工程施工,工人极易中暑、食物中毒。为了保证工人的身体健康,我局专门制定了预防高温中暑的应急预案,要求各项目部认真执行。
一、应急反应的基本原则
1,应急救援工作遵循统一领导、分工协作、反应及时、措施果断、依靠科学、自救为主、单位自救与社会救助相结合的原则。
2、以保护人员安全为优先原则。
3、任何个人都有义务参与或配合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
第二,预防措施
1,夏季施工一定要合理安排作息时间,采取早上早上班早下班,下午上班晚下班的方法,避开中午炎热高温期。让施工人员尽量不要在高温环境下长时间连续作业,根据条件在工作场所增设遮阳设施。
2、施工现场设置休息棚、饮水点,保证茶水供应,安排人员将符合卫生标准的防暑降温饮料送到作业现场。
3、及时发放防暑降温药品。
4.在高温期间感到身体不适的工人和民工,应根据防暑降温知识及时进行治疗,或由医生进行治疗。
5.食堂夏季必须采购新鲜蔬菜和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严禁购买和食用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和饮料。
三、处置措施
当有人中暑时,立即向应急领导小组报告。必要时打电话求助。
现场人员应立即采取如下紧急措施抢救中暑人员:
1.立即将患者转移到通风、凉爽、干燥的地方。如走廊,在树荫下休息。
2、让病人仰卧,解开衣服扣子,脱掉或松开病人的衣服,如果衣服已被汗水浸湿,应换上干净的衣服,同时打开电风扇或空调,以便尽快取暖。补充咸凉的饮料。
3.用物理方法尽快降温,让体温降到38度以下。
4.如果患者神志清醒,或者降温后神志清醒,可以给患者吃绿豆汤、淡盐水等食物或饮料解暑,也可以服用藿香正气水等解暑药物。昏迷患者可通过针刺人体穴位如任重、宣石进行治疗,严重患者必须迅速送往医院进行治疗。在临床上,中医的刮痧、拔罐和“抓筋”往往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各项目部现场如有员工和民工中暑,应在第一时间对患者进行抢救,同时将具体情况上报项目部相关部门,以便采取适当措施。现场不能盲目救援。除了以上的基本抢救外,你还要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和就医条件,采取果断的急救措施。问一下最近的工地所在医院的电话。应急小组组长不在时,由副组长负责。当发现工人中暑或食物中毒时,可采取非常措施和有效措施,尽可能防止事态扩大。
四、应急物资调配
本次专项应急预案配置的物资装备包括:急救药箱一个(内含任丹、十滴水、风油精、藿香正气水、清凉油等防暑降温药品)和担架一个。
五、防暑降温知识
中暑是指在高温环境下,由于体温调节功能紊乱而引起的以中枢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紊乱为特征的急性疾病。除了高温烈日暴晒,工作强度过大、时间过长、睡眠不足、过度疲劳也是常见原因。
根据临床表现的严重程度,中暑可分为先兆中暑、轻度中暑和重度中暑,三者之间的关系是渐变的。
先兆中暑的症状
在高温环境下,出现头痛、头晕、口渴、多汗、四肢无力酸痛、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如果及时转移到阴凉通风处,补充水分和盐分,可以在短时间内恢复。
轻度中暑症状
体温经常在38度以上。除头晕口渴外,常表现为面色潮红、出汗、皮肤灼热等,或四肢冰冷、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脉搏加快。如果处理及时,往往可以在几个小时内恢复。
严重中暑症状
顾名思义,是中暑最严重的一种,不及时治疗会有生命危险。这种中暑可分为热痉挛、热衰竭、中暑、中暑四种。
1.热痉挛的症状和特点:多发生于因多汗口渴、饮水过多、补盐不足等原因导致血液中氯化钠浓度迅速明显下降时。这种中暑发生时,肌肉会突然出现阵发性痉挛性疼痛。
2.中暑的症状和特点:这种中暑多发生在老年人和一时无法适应高温的人群。主要症状为头晕、头痛、心悸、口渴、恶心、呕吐、皮肤发凉、血压下降、晕厥或意识模糊。此时的体温正常或略高。
3、日食的症状和特点:这种中暑的原因正如其名,是因为在烈日的直接照射下,强烈的阳光穿透头部的皮肤和颅骨造成脑细胞损伤,进而引起脑组织充血水肿;因为主要损伤是头部,最初的不适是剧烈头痛、恶心呕吐、烦躁不安,然后可能出现昏迷和抽搐。
4.中暑的症状和特点:有的人长期在高温环境下从事体力劳动,身体产生的热量过多,但散热不足,导致体温急剧上升。发病初期出大量冷汗,随后无汗、呼吸浅、脉搏快、躁动、意识模糊、血压下降,逐渐发展为昏迷伴肢体抽搐;严重者可产生脑水肿、肺水肿、心力衰竭等。
中暑后怎么办:
当发现自己和他人出现先兆中暑和轻度中暑症状时,首先要做的是迅速撤离导致中暑的高温环境,选择阴凉通风处休息;并且多喝咸凉的饮料。也可以涂清凉油、风油精等。额头和太阳穴上,或者服用任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等中药。如果血压下降,出现虚脱,应立即平卧,并及时去医院静脉滴注生理盐水。
对于重度中暑患者,除了立即将其从高温环境转移到阴凉通风处外,还应迅速送往医院,采取综合措施进行治疗。诸如
如何预防中暑:
夏天出门记得准备好防晒装备。11到15最好不要在烈日下工作,因为这个时候阳光最强,中暑的可能性是平时的10倍!如果这个时候必须上班,一定要做好防护,比如打遮阳伞,可能的话涂防晒霜;准备大量的水和饮料。此外,在炎热的夏季,防暑降温药物,如十滴水、龙虎仙丹、风油精等。,必须放在手边以备不时之需。尽量选择棉、麻、丝面料,少穿化纤服装,避免大量出汗时散热不及时,造成中暑。
需要准备的药物:
藿香正气水、十滴水、任丹、消暑片都有消暑解毒的功效。此外,夏桑菊颗粒、夏火王颗粒,以及菊花、金银花等用开水泡茶,对防治夏季感冒、中暑都有很好的效果。需要注意的是,藿香正气水和十滴水一定要分开,不能贸然使用。前者主要擅长治疗夏季风寒湿邪引起的夏季感冒、肠胃炎等疾病,治疗范围广。可用于治疗夏秋季各种感冒、肠胃炎,以及中暑引起的肠胃不适。十滴水只用于中暑,即暑热引起的头晕、昏迷、肠胃不适。一种药物主要用于治疗风寒湿邪引起的疾病,另一种药物主要用于治疗夏季湿热引起的疾病,它们的作用完全不同。所以要根据症状选择,不能贸然使用。
自制豆浆:
热茶是夏天的好饮料,豆浆可以解暑降火。介绍一种自制豆浆:百合莲子浆。材料:百合10g,莲子肉10g,银耳10g,绿豆45g,冰糖或蜂蜜。制法:将干百合、莲子用温水泡软,铺上银耳,洗净摘成小花,绿豆泡透,用百合、莲子、银耳洗净,放入豆浆机中。十分钟后百合莲子豆浆就好了,然后根据个人喜好加糖或者蜂蜜。
防暑保健措施:
(1)为夏季上班的生产人员提供必要的咸或酸饮料;
(2)及时发放任丹、十滴水、风油精等防暑药品。
清凉饮料和防暑药品是防暑降温时采取的一种保健措施,可因地制宜统一配制,集中供应,就地饮用。生产单位必须保证生产现场的需要。
为保证本工程的顺利施工,确保施工过程中发生紧急情况时,应急救援工作能够迅速有效,最大限度地保障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根据本工程的特点,特制定本预案。
一、针对施工中的各种紧急情况制定本预案,确保各种应急资源处于良好的准备状态;而且可以引导应急行动按计划有序进行,防止因行动不力或现场救援工作混乱而延误事故,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施工突发事件是指突发的、造成或可能造成较多人员伤亡和较大经济损失的各类工程施工事故。
二、成立建设工程突发事件应急领导小组,负责应急救援工作的指挥和协调。项目经理是实施领导小组的总指挥。总指挥外出,项目执行经理为副总指挥实施。副总指挥不在时,由现场技术负责人实施。实施救援工作,具体人员安排详见应急组织预案。
三、当工程建设中出现各种高温突发症状时,接到应急报告后,应立即启动预案。第一时间分别向项目部信息联络组和“120”救护中心求助,并向项目部领导汇报情况。突发事件发生后,后续情况应不断反馈给相关领导和部门。
四、施工中突发事件发生后,项目部视情况成立救援现场指挥部,由项目经理担任事故现场总指挥,并成立领导小组。
1,防暑降温保障队
夏季施工过程中,作业时露天作业环境较多;人事工作的分布区域复杂多变;劳动强度等方面的影响,给工程夏季施工带来了诸多不便。为保护作业人员的合法权益和生命财产安全,为作业人员创造一个安全舒适的环境,当作业人员出现高温不良反应时,班组长将立即组织本组成员转移和控制事故人员,防止周边施工现场事故人员增加。使应急行动更有针对性,提高行动效率。以免造成巨大的事故损失。
2.信息联络小组
负责了解人员伤亡、经济损失和紧急情况的范围,组织收集天气和温度情况,然后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并及时向上级报告措施和事态发展,并与相关部门联络。
3、安全(警戒)小组
安全员将担任组长,组织班组成员监控险情的发展,防止工期受到影响,并加强对班组成员的安全教育,进一步提高安全意识,组织现场管理人员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检查,消除安全隐患,防止恶性事故的发生,以及一旦发生事故,如何将事故的影响控制在最低限度。
4.现场医疗救援队
发生事故时,班组长应组织员工对中暑员工进行现场分类和急救处理,并负责第一时间对患病人员实施有效抢救;并及时转院。救护人员的主要职责是:进入施工现场抢救伤员;指导中暑人员开展自救互救活动;集中、清点、运送和治疗伤员。根据具体情况,迅速制定应急处理方案并组织实施。
5.后勤支援小组
负责组织调集抢险人员、物资和设备,监督检查各项抢险救灾措施的落实。
五、在施工紧急情况下,救援现场指挥部根据具体情况,可从附近施工现场调集救援队伍、人员、物资和设备。同时从应急准备救援队调集专业救援队伍、物资和设备。
六、各种突发事件,需要调动主要专业救援队伍,紧急救援物资。主要材料和人员职责安排如下:
1,人员和物资准备:
项目部的材料采购由材料工程师负责。主要药品和医疗救护器械如下:
(1),药物:感冒药、腹泻药等治疗药物,藿香正气水、藿香正气软胶囊、精油、茶叶、糖等。
(2)抢救用具:单架、救护车、氧气袋、毛巾、医用药箱、冰柜(冰)等。
七、抢救方法:
1,轻度患者
当现场操作人员感到头晕、乏力、目眩时,应立即停止操作,防止发生次生事故。其他外围操作人员应安排有症状的人员在阴凉通风处休息,并为他们提供冷水和湿毛巾。并通知项目部医疗救护人员进行观察、诊断和治疗。
2.重症患者(昏厥、休克、严重缺水等。)
当工作现场发生中暑时,工作周围的人应立即通知项目部,并及时将事故人员转移到阴凉通风处,观察其症状,以便医务人员临时掌握第一手医疗信息。项目部应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启动防暑降温方案。并立即组织救护人员赶赴现场救治事故人员。症状严重者,在项目部医疗设备无法救治的情况下,应尽快转送就近医院观察治疗。并向业主报告。
八、善后工作:
1,按照事故“四不放过”的原则,做好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采取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加强对各班组的宣传教育,使大家掌握夏季施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保护好自己;懂得拯救他人。总结经验教训,杜绝类似事件发生。具体预防措施如下:
(1)信息组收集、处理每天的天气情况,然后上报给项目部防暑降温保障组,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
(2)室外温度高于39℃时,项目部应对各班组进行降温施工专项安全交底,使各班组停止现场施工。
(3)后勤保障队伍应能随时保证工人的饮用水和急救药品。
(4)防暑降温应急救援机构应根据当年气温情况制定一套合理有效的“人员作息时间表”,避开日气温最高时段(11: 00 ~ 15: 00)进行施工。
(5)项目部对各班组进行安全教育,提高工人应对各种情况的能力。加强夏季施工安全的宣传工作,使大家了解和掌握防暑降温的安全常识,在实践中提高操作人员的适应能力和处理能力。
(6)项目部设立医务人员,加强项目内部医疗救护宣传,保障人员生命安全,创造人性化施工现场。
九、紧急回收、再入
紧急回收后,重新进入前必须对危险区域进行评估,并对事故进行分析。只有在确定危险区域安全后,才能进入现场继续作业。
第三章:施工现场高温防暑应急预案目前已进入盛夏季节,日照强度大,高温天气持续。为做好夏季施工现场的防暑降温工作,确保高温环境下作业员工的健康和安全,不断改善劳动条件,防止高温天气造成工人中暑等生产安全事故,特制定本厂防暑降温方案:
1,认真落实防暑降温责任制。
有关单位要认真落实施工现场防暑降温的一系列要求,以对一线施工人员生命健康高度负责的态度,加强防暑降温的组织领导,健全和落实责任制,制定应急预案,狠抓预防措施的落实,防止高温天气引发工人中暑和各类生产安全事故。
2、合理安排作息时间
要密切关注高温天气的天气预报。气象学将日最高气温大于等于35摄氏度时定义为“高温日”,持续5天以上的“高温日”称为“持续高温”。严格落实“两头抓、中间歇”的避高温措施,适当调整夏季高温作业劳动休息制度,降低劳动强度,严格控制室外作业时间,避免高温时段作业,确保劳动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原则上气温超过37℃时,11: 00至15: 00严禁室外作业。
3.确保现场有足够的饮用水供应。
现场应供应充足的符合卫生要求的饮用水、饮料、茶水和各种汤,有效预防中暑,避免中暑。
4、工作时加强轮换休息。
夏季根据施工的工艺流程,尽可能调整劳动组织,采用频繁倒班的方式,缩短连续作业时间,加强上班轮换休息。加强现场巡查,加大防暑降温知识和中暑急救知识的宣传力度,提高全员安全意识。
5.积极改善建筑工地的生产生活环境。
要认真落实《建筑工地管理条例》,积极采取措施加强通风降温,确保施工人员宿舍、食堂、厕所、淋浴等临时设施满足防暑降温需要,为施工人员提供清凉饮料和常用防暑药品。工地宿舍、食堂必须安装电风扇,有条件的单位要在宿舍安装空调。
6、落实防暑降温物品
要高度关注高温天气下坚持施工的广大一线施工人员,加强防暑降温知识的宣传,要求施工人员随身携带防暑药品,如任丹、清凉油、风油精等,并落实每个工人的防暑降温物品。
7、夏季做好防火工作
针对夏季炎热、天气干燥、容易发生火灾事故的实际,进一步加强防火措施,定期检查配电室、仓库、油漆间等易燃场所。发现问题立即处理,并按规定配备消防器材。
8.做好卫生防疫工作。
要做好施工现场和生活区的卫生防疫工作,加强饮用水和食品的卫生管理,严格执行食品卫生制度,避免因食品变质引发中毒事件;加强对夏季易发疾病的监测。现场工作人员发生法定传染病和食物中毒时,应及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第四章:建筑工地高温防暑应急预案选编1。目的:
盛夏时节,日照强度大,高温天气持续。为做好夏季施工现场的防暑降温工作,保障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不断改善劳动条件,防止高温天气造成工人中暑等生产安全事故,特制定本办法。
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xx电建公司xx项目部。
3.具体规定:
(1)认真落实防暑降温责任制。
有关单位要认真落实施工现场防暑降温的一系列要求,以对一线施工人员生命健康高度负责的态度,加强防暑降温的组织领导,健全和落实责任制,制定应急预案,狠抓预防措施的落实,防止高温天气引发工人中暑和各类生产安全事故。
(2)合理安排作息时间。
要密切关注高温天气的天气预报。气象学将日最高气温大于等于35摄氏度时定义为“高温日”,持续5天以上的“高温日”称为“持续高温”。严格落实“两头抓、中间歇”的避高温措施,适当调整夏季高温作业劳动休息制度,降低劳动强度,严格控制室外作业时间,避免高温时段作业,确保劳动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原则上气温超过37℃时,11: 00至15: 00严禁室外作业。
(3)加强工作时的轮换休息。
夏季根据施工的工艺流程,尽可能调整劳动组织,采用频繁倒班的方式,缩短连续作业时间,加强上班轮换休息。加强现场巡查,加大防暑降温知识和中暑急救知识的宣传力度,提高全员安全意识。
(4)确保现场有足够的饮用水供应。
现场应供应充足的符合卫生要求的饮用水、饮料、茶水和各种汤,有效预防中暑,避免中暑。
(5)落实防暑降温物品。
要高度关注高温天气下坚持施工的广大一线施工人员,加强防暑降温知识的宣传,要求施工人员随身携带防暑药品,如任丹、清凉油、风油精等,并落实每个工人的防暑降温物品。
(6)积极改善施工现场的生产和生活环境。
要认真落实《建筑工地管理条例》,积极采取措施加强通风降温,确保施工人员宿舍、食堂、厕所、淋浴等临时设施满足防暑降温需要,为施工人员提供清凉饮料和常用防暑药品。工地宿舍、食堂必须安装电风扇,有条件的单位要在宿舍安装空调。
(七)搞好卫生防疫。
要做好施工现场和生活区的卫生防疫工作,加强饮用水和食品的卫生管理,严格执行食品卫生制度,避免因食品变质引发中毒事件;加强对夏季易发疾病的监测。现场工作人员发生法定传染病和食物中毒时,应及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8)夏季做好防火工作。
针对夏季炎热、天气干燥、容易发生火灾事故的实际,进一步加强防火措施,定期检查配电室、仓库、油漆间等易燃场所。发现问题立即处理,并按规定配备消防器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