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今研究:丝瓜络
1,《本草读书》:“通经络,凉血祛风。甘寒,化痰解毒。(丝瓜络味甘寒,入经络清热祛邪,祛热则风消,络中津液不化痰而肿毒,故云解毒。”
2.《中医》:“苦、苦、平。肝经。祛风通络适用于风湿、关节痛、筋腱挛缩,可单用酒浸泡服用,也可与桑枝、络石藤同用。还具有止痛作用,可与海螵蛸、陈皮配合使用,用于治疗胃痛。治睾丸肿痛,可与鸡蛋同煮,煲汤食用;治跌打损伤,可与透骨草同用。此外,本品还可用于治疗癌症,外用可治疗外伤出血。”
3、《中国药典》:“性味甘平。归肺、胃、肝经。通络、活血、祛风。用于痹症拘挛,胸胁胀痛,乳汁不通。”
4.《医林纲目》:“凉血渗血,通经络,托痘毒。”
5、《本草返老还童》:“通经络,和血脉,化痰行气。”
6、《本草分类》:“治乳房胀痛,火烤饮服。”研末,调香油,敷汤烧伤口。"
7、《现代实用中医》:“通了奶,长痘。治痈不收敛。内服用于治疗肠出血、痢疾、子宫出血、睾丸炎、痔疮和出血。”
8.《鹿川本草》:“凉血解毒,利水除湿。可用于治疗肺热咳嗽、发热谵妄、心热烦躁、手足抽搐等病症
9.《中华本草》:“味苦,性凉,归肺、肝、胃经。通经活络;解毒消肿。主胸胁疼痛;风湿痛,经络挛缩,乳房阻塞,肺咳,痈,痈。”
10,中医大辞典:“通经络,清热化痰。治疗胸胁胀痛、腹痛、腰痛、睾丸肿痛、肺热痰咳、女性闭经、乳汁不通、痈肿痔漏。木炭:可以止血。治血便血崩。”
11,《饮片新参》:“色黄白,网不断。味道淡、平、微苦。功能化湿热,通络,利湿消肿。”
12,《本草纲目》:地震所引,说“老人焚性服,祛风化痰,凉血解毒,杀虫通经。
经络,血液循环,哺乳...(治疗)血气痛、疼痛、坏疽、疮肿。"
13,《药性考》:“速痘,化痰,通乳,消痈消肿,解毒杀虫,便血,痔疮。”
第二,现代研究
1,成分:主要含有木聚糖、甘露聚糖、半乳聚糖等。,还含有齐墩果酸等。
2.功能:本品具有抗炎、镇痛、镇咳、降血脂和抑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