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上的药酒
中药药酒是药品、酒或保健品,是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认可的。而中药药酒中含有中药,中药的毒性还没有系统明确的认定,所以很多中药药酒的属性极其混乱。鸿茅药酒含中药多达67种,争议较大。另外,鸿茅药酒没有经过临床试验,喝下去的效果也不明确,所以理论上不能归入任何一个范畴。但鸿茅药酒已被认定为“非处方药”,事发后将改为“处方药”。而药品属性的改变,只需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一个人讨论,这意味着药品、食品、保健品的鉴定程序极其混乱。
但有一点是明确的:鸿茅药酒还能出现在市场上,是前药后药。我们知道,喝了鸿茅药酒后出现不良反应症状的已经有100多例,没有临床试验,也没有明确的鸿茅药酒使用说明。它应该永远退出市场,但它仍然留在市场上。为什么?
原因之一是鸿茅药酒属于地方政府的支柱企业。鸿茅药酒虽然是药品,但其广告却隐瞒了自身药品的属性,冒充保健品。因为保健品的作用是强身健体,适用范围比药物更广,所以获利机会更大。在欺骗性广告的大力推广下,鸿茅药酒发展壮大,遍布全国,成为零售规模超过75亿元、年纳税3.5亿元的大型企业,犹如凉城县的经济支柱。
企业为地方政府纳税,政府会包庇企业违法。企业和政府的关系一旦形成,企业就可以躲起来。即使25个省市食药监部门举报违规,鸿茅药酒也不用担心自己的生死。毕竟外界举报的违规行为比较多,处罚也是当地政府执行的,不能真正落到企业头上。
而这种* * *关系也使得鸿茅药酒不可能永远不在市内。如果鸿茅药酒死了,凉城经济崩溃,政府损失的钱谁来供应?相比之下,将鸿茅药酒的非处方药属性改为处方药来避避风头才是损失最小的选择。留在青山在,只要改头换面就能重出江湖。
另一个原因是鸿茅药酒与央视签订的广告协议。央视是党和政府的代言人,是政党权威的体现。如果鸿茅药酒被证明是假的、有毒的,势必会影响央视的声誉,间接削弱以央视为代表的监督形象的权威性。
但经过这次事件,央视必然会对自己的广告和内容进行更加严格的审核,其他地方电视台对类似广告的审批也会更加谨慎,可以说是一件好事。
总之,鸿茅药酒还是个顽癣。它不能死,因为它涉及权力的巨大规模。但是,经过了民众和媒体的批判,鸿茅药酒已经不能像以前那样是绝对的君主了。我相信类似的企业还有很多,他们也会觉得义无反顾的生活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