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术种植技术与株距、行距

1.选择合适的环境和土壤。白术喜凉,耐寒,怕高温高湿。在海拔1000米左右的山区种植比较合适。中低山虽然可以种植,但病害明显增多。白术对土壤要求不严格,深厚、疏松、肥沃的黄棕壤、砂壤土比较适合。在粘性过大、通风不良、易涝的死黄泥地和坡度过大、肥力低、砂石多的不毛之地,长势差,产量低。此外,白术不耐重茬,宜在新开荒地种植,或选择玉米、小麦等禾本科作物作为前茬,马铃薯、豆类、花生、烟叶、油菜、蔬菜等不适合白术前茬。种白后的耕地至少要间隔5年再种。

2.坚持高山育种,培育健壮技术。种植白术时为了获得优质高产,最好引进新培育的叶片青绿、茎秆粗壮、抗病、块茎大、根数少、产量高的改良白术作为种子。在秦巴山区,白术从种植到采收一般需要两年时间,即第一年春天在苗圃用种子播种,秋冬季节挖开种植,然后在田间种植,第二年秋天挖开收获成品。山区气温低,温差大,白术病虫害少。用山地栽培技术作种子,不仅苗壮,而且抗病性强,产量明显高,最好在山地繁殖。如果在高山种植,最好自己育苗,保证种植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如果是在低山区种植,最好是在高山建立稳定的养殖基地,否则就从高山(或者北方)调入。苗圃地选好后,几年前就要翻炕。春季3月下旬至4月上旬土壤解冻后,应进行施肥、整地和播种。最好是开沟条播,每亩用种量4-5公斤,播种深度3厘米左右。播种后,表面应覆盖一层艾草或粪肥,以保持温暖和湿润,同时要防止土壤板结。白术出苗后,要间苗、中耕、除草定苗,见苗追肥。前期要勤追肥,通过少量多次追肥,幼苗长势壮而不旺。后期以追肥为主,通过增加施肥促进地下根茎膨大,提高技术种植的产量和质量。

3.精心选择种植技术,做好播前准备。霜降至立冬后,幼苗茎叶变黄,挖苗栽植,剪去头部的茎和尾部的细根。首先,去除畸形、损伤和疾病。按大、中、小分类,选择表皮嫩、芽饱满、上部细长、尾部圆、根密软细、主根短或无根的种苗作为种子,一般亩产壮苗500公斤。种植前用NEB(恩宜比)处理,不仅能预防病害,还能促进根系发育,增强植物抗逆性,提高白术的品质和产量。方法是把选好的外科植物摊开,用一般的NEB每袋加水30公斤,用喷雾器喷在上面。在喷洒的过程中,要将种植物翻面,使其表面湿润均匀。还可以在每袋万能NEB中加入100公斤水,提前浸种,待地表水分排干后播种。如果买不到内吸,可以用50%多菌灵或600 ~ 800倍托布津浸种10分钟,取出沥干水分后播种,减少病害的发生。需要注意的是,NEB可以与化肥混用,不能与多菌灵、托布津等杀菌剂混用。

4.仔细准备土壤,涂足肥。高产是高效的必要条件,高产必须有充足的肥料投入来保证。因此,要实现白术的高产高效,必须施用单一肥料。一般在播种前一个月,将炕深翻,土壤疏松成熟。播种时,每亩施土肥或火肥2000 ~ 3000公斤,过磷酸钙50公斤,生物钾肥1 ~ 2公斤。如果没有土肥或火肥,可以用100公斤生物有机无机复合肥或100公斤腐熟饼肥加50公斤优质硫酸钾复合肥代替。肥料撒在地表后,用旋耕机结合整地翻入土中,使肥料和土壤混合均匀,并碎土整平地表,然后按1.5 ~ 1.8米的宽度开沟,(www.nczfj.com)沟宽30厘米,深20多厘米。具体厢宽和沟深以方便田间管理和雨季不积水为准。

5.适时早播,合理密植。秦岭山区白术一般在冬季至日至次年春分(65438年2月下旬至次年3月下旬)播种,具体播种期应根据海拔、气候、土壤条件确定。一般来说,早播比较好,因为早播先生根再发芽。与晚播相比,根系更发达,吸收能力更强,植株生长健康,抗旱性强,产量高。但保温性差的冷山、薄坡不宜过早播种,以防种植受冻。播种方法可以是条播或穴播。最好东西向种植,宽行40cm,窄行20cm,间距20cm。每亩播种约10000株,需要种植50-60公斤。这种种植方式的优点是:一是便于中耕除草等田间管理;二是行间通风透光好,可以减少病害,增加产量;三是可以节省种苗投入,有效控制成本;第四,可以适当增加肥料,白术个体发育好,经营大,质量好,价格高。播种时要注意芽头向上,播种深度5 ~ 6 cm,覆土厚度3 cm左右。播种过浅容易滋生侧芽,形状不美观,在寒冷的地方容易受冻;播种过深,发芽困难,形状细长,纤维化程度高,质量差。白术不耐高温,所以在低山区种植白术时,每隔1.5米要套种一行早熟春玉米,株间距控制在0.5米左右,主要目的是在夏季为白术遮阴降温。秋季收获玉米后,应及时剪去茎秆,以利于白术的生长。

6.实施化学除草,保证除草效果。一般在白术播种至出苗期间,用30公斤水将100毫升苗前中草药专用除草剂均匀喷洒在地表,封土,可有效防除多种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和部分阔叶杂草。为了保证杀灭杂草的效果,在喷洒除草剂时,必须保证土壤湿度适宜,喷洒均匀周到。如果土壤水分不足,就要加大浇水量,或者在雨后水分适宜的时候喷洒。喷洒后,要避免人畜在地下踩踏,保持薄膜完好。

7.做好播后管理,防止病虫害。白术播种后的管理比较简单。一、中耕除草。尤其是苗期,要勤耕耘,保证土壤不板结,地里没有杂草。但中耕时要注意前深后浅,防止伤根。另外,中耕要在晴天露水干后进行,否则容易诱发铁叶病。植株封闭后不宜中耕,植株间少量杂草必须用手拔除。二是看苗追肥。待秧苗基本盛开后,趁土壤湿润一次性施入育秧肥,每亩用尿素5 ~ 8公斤。花期是地下根系吸收能力最强、生长发育最旺盛、根茎膨大最快的时期。因此,应增加追肥量,行间开浅沟,覆盖硫酸钾复合肥50公斤或10 ~ 15公斤尿素和25公斤过磷酸钙。最后开花期应喷施尿素、磷酸二氢钾、硼肥或其他叶面肥,保叶养根,防止早衰。三是抗旱排渍。白术喜凉怕热,耐旱怕湿,最怕涝。秦巴山区雨量大,排涝重于抗旱。低山区干旱频发,抗旱比排涝更重要。对于可能积水的地块,要深挖排水沟,确保沟渠畅通,雨水不积水。白术播种后在地面覆盖一层麦秸、稻草或其他覆盖物,既平衡了土壤温度和水分,又抑制了田间杂草,特别是在高温干旱季节。白术根茎膨大期,植物需水量明显增加。这个时候如果持续干旱,就要尽量浇水抗旱,否则会影响白术的产量。四是防治病虫害。白术多病,尤其是多雨潮湿的时候。常见的病害有立枯病、根腐病、白绢病、黑斑病、铁叶病、线虫病、缺铁黄叶病等。如发生病害,在发病初期需喷洒或浇灌50%多菌灵、甲基硫菌灵、腐霉利、75%地克松等广谱杀菌剂800 ~ 1000倍。此外,根腐病和白绢病的中心病株应及时拔除,集中焚烧。白术的害虫主要有种子虫、蚜虫、蛴螬、小地老虎、金针虫、蝼蛄等。可喷洒啶虫脒、苦参碱等杀虫剂防治白术地上害虫。对白术、茶树菇等地下害虫,可将1.5公斤50%辛硫磷乳油或48%毒死蜱乳油与毒土混合,或用拌有敌百虫的炒麸皮制成毒饵,傍晚在田间喷洒,诱杀。

8.适时挖掘收获,提高烘干质量。商品白术采收期,种植当年霜冻降至冬季至日。当植株的茎由绿变黄,上部叶片变硬易折断,土壤湿度适宜时,在晴天进行挖掘。白术可以晒干,也可以晒干。晒干的白术叫晒干,需要经常翻动才能保证干燥均匀。干白术叫烘干,需要注意的是烘干时初始温度不能太高,最好不要烫手。烘烤4 ~ 6小时后,需要上下翻动,使其受热均匀,并使干燥的须根自然脱落。干至八成干时,取出7 ~ 10天积累的汗液,待内部水分渗出,表皮变软后,再晾至足够干,搓掉残留的茎和须根。白术是一种大,肉质,无茎,无根,坚实,不中空,截面黄白色,香味浓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