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哮喘的中医药治疗
疾病的起因
第一,遗传因素
哮喘与多基因遗传有关,哮喘患者亲属患病率高于人群,亲属关系越密切患病率越高;患者病情越严重,其亲属患病率越高。
二、过敏原
1.室内外过敏原:尘螨是最常见、危害最大的室内过敏原,是全球范围内引发哮喘的重要原因。尘螨存在于毛发、唾液、尿液、粪便等分泌物中。真菌也是室内空气中的过敏原之一,尤其是在阴暗、潮湿、通风不良的地方。常见的室外过敏原:花粉和草粉是最常见的引起哮喘发作的室外过敏原。
2.职业过敏原:常见的过敏原有谷物粉、面粉、木材、饲料、茶叶、咖啡豆、蚕、鸽子、蘑菇、抗生素(青霉素、头孢菌素)、松香、活性染料、过硫酸盐、乙二胺等。
3.药物和食品添加剂:阿司匹林、心得安和一些非皮质类固醇类抗炎药是药源性哮喘的主要过敏原。
第三,触发因素
常见的空气污染、吸烟、呼吸道病毒感染、怀孕、剧烈运动、气候变化;吸入冷空气、蒸馏水滴等多种非特异性* * *可诱发哮喘发作。此外,精神因素也会诱发哮喘。
临床表现
阵发性呼吸困难,伴有喘息或阵发性咳嗽和胸闷。严重时,人被迫以直立姿势坐着或呼吸,干咳或咳出大量白色泡沫痰,甚至发绀。有时咳嗽可能是唯一的症状(咳嗽变异性哮喘)。部分青少年患者以运动时胸闷、咳嗽、呼吸困难为唯一临床表现(运动性哮喘)。哮喘症状可在几分钟内出现,几小时至几天后,可通过支气管扩张剂或自行缓解。有些病人在症状缓解几个小时后会再次发作。夜间和凌晨发作和加重,往往是哮喘的特征之一。
支票
一、体检
发作时胸部充气,胸部肿胀,叩诊清音。大多以呼气为主的大范围喘鸣音,且呼气延长。严重哮喘发作常出现呼吸困难、出汗、发绀、胸腹运动异常、心率加快、脉搏奇怪等体征。缓解期可能没有异常体征。
二。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1.血常规检查:部分患者发作时可有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但多数不明显。如果并发感染,白细胞数量可能增加,分类中性粒细胞比例可能增加。
2、痰检涂片:可见较多嗜酸性粒细胞,如呼吸道细菌感染,痰涂片革兰染色、细胞培养和药敏试验对病原菌的诊断和治疗有帮助。
3.肺功能检查:缓解期肺通气功能大多在正常范围。哮喘发作时,由于呼气流速的限制,表现为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第一秒速率(FEV1/FVC%)、最大呼气中流速(MMER)、呼出肺活量50%和75%时的最大呼气流量(MEF50%和MEF75%)和呼气流量。可能出现用力肺活量下降,残气增加,功能性残气和肺总容积增加,残气占肺总容积的百分比增加。经过治疗,可以逐渐恢复。
4.血气分析:哮喘严重发作时可出现缺氧,PaO2 _ 2、SaO2 _ 2会降低。因为过度换气,PaCO2 _ 2会降低,pH值升高,表现为呼吸性碱中毒。如重症哮喘,进一步发展,气道严重阻塞,可出现缺氧和CO2潴留,PaCO2 _ 2升高,表现为呼吸性酸中毒。如果缺氧明显,可合并代谢性酸中毒。
5.胸部X线检查:哮喘发作早期,双肺亮度增高,呈过度充气状态;缓解期无明显异常。如合并呼吸道感染,可见肺纹理增多和炎性浸润阴影。同时要注意肺不张、气胸或纵隔气肿等并发症。
6.特异性过敏原的检测:大多数哮喘患者伴有过敏体质,对多种过敏原和* * *物质敏感。结合病史进行过敏指标的测定,有助于患者的病因诊断,摆脱与过敏因素的接触。但是,应防止过敏反应。
诊断
对于有典型症状和体征的患者,除其他疾病引起的喘息、气短、胸闷、咳嗽外,均可作出临床诊断;对不典型病例,应做支气管扩张或激发试验,阳性者可确诊。
鉴别诊断
1,左心衰引起的喘息性呼吸困难
多见于老年人。原因有:高血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二尖瓣狭窄或慢性肾炎等。,且阵发性发作多见于夜间。症状为胸闷、气短困难、咳嗽喘息、严重紫绀、面色灰暗、出冷汗、紧张恐惧,类似哮喘急性发作。患者除喘息外,常咳出大量稀薄水样或泡沫样痰或粉红色泡沫样痰,并有典型的肺底部罗音,心脏向左增大,心脏瓣膜杂音,心音不规则,甚至律动。胸部X线显示心影可能增大,二尖瓣狭窄患者左心耳常增大。肺部有肺水肿迹象,血管阴影模糊。因为肺水肿,小叶间隔变宽,小叶间隔线可下移至基底叶,有助于鉴别。
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多见于中老年人,有慢性咳嗽史,常年喘息,加重期。大多数患者有长期吸烟史或接触有害气体史,有肺气肿迹象,双肺可听到湿罗音。然而,临床上有时很难严格区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哮喘。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口服或吸入激素可能有助于做出治疗性诊断,有时两者可以共存。
3.过敏性肺部浸润
这是一组肺部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的疾病,包括单纯性嗜酸性粒细胞肺炎、持续性嗜酸性粒细胞肺炎、喘息性嗜酸性粒细胞肺炎、热带性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和肺坏死性血管炎,均可出现哮喘症状,尤其是喘息性嗜酸性粒细胞肺炎。该病可见于任何年龄,多数与下呼吸道细菌感染有关。病人对曲霉菌过敏,所以也叫过敏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患者常有发热,胸部X线检查可见多个,一个接一个的微弱斑块浸润阴影,可自行消失或复发。肺活检有助于鉴别。
4.气管和主支气管肺癌
由于癌症压迫或侵犯气管或主支气管,上呼吸道管腔狭窄或不完全阻塞,出现咳嗽或喘息,甚至伴有喘息。但患者通常无哮喘发作史,咳痰可带血,喘息症状多为吸气性呼吸困难,或喘息受限,平喘药无效。只要考虑到疾病,进一步做胸片检查、CT、痰细胞学、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并不难。
款待
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但坚持长期规范治疗可使哮喘症状得到良好控制,减少复发甚至停止。
第一,治疗目标
1,完全控制症状;
2.防止疾病的发作或疾病的加重;
3.肺功能接近个体最优值;
4.正常活动能力;
5、提高自我意识和处理急性加重的能力,减少急诊或住院的概率;
6.避免药物不良反应;
7.防止不可逆的气道阻塞;
8.预防哮喘导致的死亡。
二、哮喘防治的基本临床策略
1.长期抗炎治疗是基础治疗,吸入激素是首选。
2.紧急缓解症状的首选是吸入β2激动剂。
3.如果定期吸入激素后患者病情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宜加用吸入型长效β2激动剂,或缓释茶碱,或白三烯调节剂(联合用药);也可以考虑增加吸入激素的量。
4、重度哮喘患者,经上述治疗后仍长期反复发作,可考虑做强化治疗。即按照哮喘重度发作的治疗方法(给予大剂量激素等治疗),在症状完全控制、肺功能恢复到最佳水平、PEF波动正常后2 ~ 4天,逐渐减少激素用量。部分患者经强化治疗后病情控制良好。
三、综合治理的治理措施
1,排除病因和诱发原因。
2.预防和治疗并存疾病,如过敏性鼻炎和反流性食管炎。
3.免疫调节疗法。
4、经常检查吸入药物的使用是否正确和遵医嘱。
感冒哮喘(发作):
证候:呼吸困难,气短,喉中喘鸣,胸闷膈,咳嗽不畅,痰稀而白,有泡沫,面色暗沉青紫,不渴或渴热。初起常伴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舌苔白滑,脉紧或浮。
证候分析:肺主呼吸,苔在外,风寒袭表,肺在内,故有气短,喉中喘鸣;肺气滞,不能通畅,胸膈满闷,咳嗽不太好,痰稀多泡沫;阴盛于内,而不敢声张,所以面无表情;病因寒邪,所以口不渴,或渴热饮。舌苔白滑,脉弦紧或浮紧,都是寒气过盛的表现。
热性哮喘(发作):
症状:咳嗽呛咳,呼吸粗重,喉中咆哮,咯痰黄黏,咯痰不利,胸膈烦闷,汗出口渴,面红口苦,渴饮而不恶寒,舌苔黄腻,脉滑或弦。
证候分析:风热犯肺,肺气盛,肺气不喘,肺气逆因而呼吸,痰如咆哮,咳嗽呛咳;热盛津伤,生津止渴;津液烧成痰,不宜咳痰粘黄;痰火郁结,汗蒸会使人烦闷,多汗,面红,口苦。病因是热,肺无潜寒,故不恶寒;舌红、苔黄腻、脉滑,都是痰热实证。
肺虚(缓解期):
症状:气短,声音低沉,自汗怕风,痰薄白,面色苍白,舌苔薄白,质轻,脉细或弱。
证候分析:肺主气,肺虚导致气无主位,故呼吸困难促气短,声弱;肺气虚弱,卫表不固,出汗怕风;痰积于肺,故痰清稀。面色苍白,舌苔薄白,质轻脉弱,都是肺气虚弱的表现。
脾虚(缓解期):
症状:咳痰多而黏稠,咳痰不爽,咯痰,胸闷胀满,恶心厌食,大便不实,舌苔白或腻,脉滑。
证候分析:脾虚无权运动,痰浊内生,滞留于肺,气道不通,肺气失宣,故哮喘、咳痰、胸闷、痰多;脾为痰浊之源,痰浊止于脾胃,失和而降,胃气与之相逆,故令人作呕,平淡无奇。苔白腻,脉滑,以痰浊为特征。
肾虚(缓解期):
证候:长时间呼吸,呼吸多而吸气少,动时喘息多,消瘦乏力,心悸腰酸,或畏寒,自汗,面色青紫,舌淡,脉沉细;或颧红,热心烦,汗多手粘,舌红少苔,脉数。
证候分析:久病肾阳虚衰,肺气无主,故气短促久,瘦精疲力尽;肾为气之根,下元不足,气不吸,则呼吸多,吸少;动则耗气,所以呼吸更差,气不能续;肾阳虚,外阳防御不固,所以怕冷脸色发青。舌淡、脉沉细是阳虚的标志。如果肾阳虚持续时间较长,阳气不敛,阴阳衰竭,就可能出现颧骨红、手汗等。
疗效评价标准
第一,自觉症状方面
1.临床治愈:1年以上未服用任何药物仍无症状者。
2、效果显著:偶尔使用支气管扩张剂缓解喘息。
3、有效:喘息症状有所缓解,但往往需要药物治疗。
4、无效:症状不变。
二、体检:主要根据有无喘息声,偶有或连续出现,轻微或大声来区分。
肺功能检查:FEV1或PEFR(最大呼气流量)可作为参考指标。
预后:支气管哮喘是一种顽固难治的疾病,病程长,反复发作,难以迅速清除。如果始终注意护理,坚持服用扶正固本方,部分患者有望治愈或减轻或减轻发作。如果反复严重发作,则为老年哮喘患者,预后不良。
中医治疗:哮喘发作时,可见正虚邪杂。在临床上,治疗是根据发达,不发达和分为虚和实。邪实是致病的主要原因。在攻邪治症时,寒热应分别对待,宜温宣肺或清肺。久病者,虚实夹杂者,应予以考虑。平时以正能量不足为主,宜采用补肺、健脾、补肾的方法。
1,寒哮(发作期):治法:温肺散寒,化痰平喘。
处方:肖文汤。射干65,438+02克、麻黄65,438+00克、半夏65,438+02克、细辛6克、生姜65,438+00克、款冬花65,438+02克、紫菀65,438+02克、大枣65,438+00克、脑38+克。将地龙65438±02g、白果65438±02g、蛤蚧6g、桑白皮65438±02g、防己65438±02g、甘草6g水煎。人参蛤蚧丸、还少丸口服。
2、热哮(发作期):治法:清热宣肺,化痰降逆。
处方:定喘汤。麻黄12g、半夏12g、杏仁12g、紫苏12g、桑白皮12g、黄芩12g、款冬花12g、银杏12g。热炎宁鱼腥草丸内服。
肺虚(缓解期):治疗:补肺谷玮,益气平喘。
处方:益肺汤。黄芪30g、白术12g、防风12g、桂枝12g、白芍20g、生姜10g、大枣10g、党参30g、麦冬12g、五味子12g。参附丸、珍珠丸口服。
4、脾虚(缓解期):治疗:健脾化痰,降逆平喘。
处方:补脾汤。党参30g、白术12g、茯苓15g、甘草6g、陈皮12g、半夏12g、紫苏12g、白芥子12g、莱菔子20g、白术65438。口服健脾丸和洪菊丸。
肾虚(缓解期):治疗方法:补肾齐纳。
处方:参芪汤。熟地黄20g、山茱萸20g、龙眼肉20g、枸杞子15g、山药20g、灵芝12g、黄芪30g、黄芪12g、益母草12g、女贞子12g。
如果气阴两虚,可用生脉散、七味毒气丸滋阴纳气。中药雾化器:麻黄、桂枝、杏仁、甘草各65438±00克,苏子、柚皮5克;将麻黄5克、杏仁、黄芩各65438±00克、石膏30克、金银花20克加水煎煮2次,再煎煮,反复过滤,沉淀,取液体50毫升,装瓶,超声雾化,每次口服40分钟。
(淄博市中医院主任医师、教授:曹元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