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为什么像“梦”一样美丽朦胧?
奶不是比喻,所以没有本体;梦是隐喻,本体是“叶子和花”。
这句话的另一个本体是“叶子和花”的“白色不透明”,是隐藏的,比喻是薄纱。前者的“仿佛”不是比喻,后者是把“叶子和花”仿佛在白牛奶里洗过的不透明的白色比作面纱,把叶子和花比作梦。
如果把整句话展开,就是:叶子和花像在牛奶里洗过一样白,但不透明,像带着面纱的梦一样美丽朦胧。或者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把这句话缩短:“叶与花如梦”,这样本体隐喻就很清楚了。
所以,这句话有两个比喻。一个是“叶子和花”,比喻是梦;一个是隐藏的“不透明的白色”,比喻纱布。
扩展数据
写作背景
《荷塘月色》写于1927年7月,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笼罩神州大地。此时蒋介石叛变革命,中国一片黑暗。作为“大时代的马前卒”,朱自清一直在呐喊和挣扎,但在四一二政变后,他从斗争的“十字街”走向了古典文学的“象牙塔”。
但作者不能参军拿起枪去革命,却始终无法平息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仇恨。作者对人生迷茫矛盾,内心压抑,始终无法平静。所以作者写了这篇文章。
本文通过对孤独月夜的荷塘风光的描写,揭示了作者追求宁静却得不到宁静,梦想超越现实却又无法摆脱宁静的复杂心情,这正是那个黑暗时代在作者心灵上的反映。
百度百科-荷塘月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