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膏简介

目录1拼音2英文参考文献3中药软膏4西药软膏4.1软膏常用基质4.2软膏适应症4.3软膏禁忌症4.4制剂4.5软膏用法4.6注意事项4.7软膏质量要求4.7.1生产与贮存4.7.2质量检验5参考文献附件:古籍1软膏1拼音茹ɣn gāo j ɣ.

2 .英文参考药膏【中医术语委员会。中医术语(2004)]

药膏[湘雅医学词典]

3中药软膏(软膏[1])是中药剂型[2]。是指将药物、药材细粉、药材提取物与适宜的基质混合制成的半固体外用制剂[1][2]。

4西药软膏是指将药物与油性或水溶性基质混合制成的均匀半固体外用制剂[3]。由于药物在基质中的分散状态不同,有溶液剂软膏和混悬剂软膏。溶液剂软膏是将药物溶解(或熔融)在基质或基质成分中制成的软膏;混悬软膏是将药物细粉均匀分散在基质中制成的软膏。

药膏的主要作用是保护、润肤、防裂、软坚散结、杀菌、止痒、去疤。

4.1软膏常用基质软膏基质可分为油性基质和水溶性基质。常用的油性基质有凡士林、石蜡、液体石蜡、硅油、蜂蜡、硬脂酸、羊毛脂等。水溶性基质主要包括聚乙二醇[3]。

4.2适应症软膏适用于:

1.所有慢性皮肤病均有结痂、皮肤皲裂、苔藓样变、结节、鳞屑、瘢痕疙瘩、斑点等病变。

2.皮肤干燥发痒。

3.用于美容护理。

4.3禁忌症一般没有特别的禁忌症。

4.4 1的准备。常用药物的配制:青黛膏、风油精、3% ~ 5%硫磺软膏剂。

2.制备方法:将粉碎至200目以上的中药粉末或中药提取物与适当的基质混合,制成均匀细腻的半固体糊状物。常用的基质有油性基质、乳液基质和水溶性基质,或者蜂蜜和蜂蜡。

4.5药膏的用法1。将薄涂直接涂在皮肤损伤处。如果皮疹较厚,涂抹前要用梅花针轻敲、扎针,每日2 ~ 3次。美容护理,1或者一天两次。

2.敷在纱布上,敷在患处。1或者一天两次。

3.超声波药物导入法使用软膏作为耦合剂,通过超声波导入药物。见《物理美容治疗技术操作规范》第18章“超声波美容技术”。

4.6注意事项:1。去疤的时候涂厚一点。

2.用于皲裂和苔藓样病变时,最好用吹风机吹干。

3.渗出较多、糜烂严重的皮损不宜用软膏。

4.超声波进口商请参考“超声波美容技术”的注意事项。

4.7软膏剂的质量要求4.7.1软膏剂的生产和储存在生产和储存过程中应符合以下要求[3]。

一、软膏基质的选择应根据剂型特点、药物性质、制剂疗效、产品稳定性等因素。矩阵也可以由不同类型的矩阵组成。

软膏基质可分为油性基质和水溶性基质。常用的油性基质有凡士林、石蜡、液体石蜡、硅油、蜂蜡、硬脂酸、羊毛脂等。水溶性基质主要包括聚乙二醇。奶油中常用的乳化剂可分为水包油型和油包水型。水包油乳化剂包括钠皂、三乙醇胺皂、脂肪醇硫酸钠(十二烷基硫酸钠)和聚山梨醇酯;油包水乳化剂包括钙皂、羊毛脂、单甘油酯、脂肪醇等。

第二,药膏的基质要均匀细腻,涂抹在皮肤或黏膜上要没有* * *感。混悬软膏中的难溶性固体药物和膏剂中的固体成分,应事先用适当的方法研磨成细粉,确保粒径符合要求。

3.软膏中可根据需要加入保湿剂、防腐剂、增稠剂、抗氧化剂和透皮促进剂。

四、软膏要有适当的粘度,膏体稠度一般较大。但要容易涂在皮肤或粘膜上,不融化,粘度随季节变化要小。

五、药膏应无酸败、异味、变色、板结,膏体不得有油水分离、胀气现象。

六、除另有规定外,软膏应避光密闭保存。

4.7.2质量检查除另有规定外,软膏应按以下方法进行检查[3]。

除另有规定外,混悬软膏应涂以适量供试品,薄层面积相当于盖玻片面积,涂3片,按粒径及粒径分布测定法(药典二部2010版附录ⅸ E第一法)不得检出大于180μm的微粒。

数量?按最小载药量检查法(2010版药典二部附录ⅹ F)检查,应符合规定。

用于烧伤或严重创伤的无菌软膏,按无菌检查法(药典二部2010版附录ⅶh)检查,应符合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