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出血后吃什么补药好?
鹌鹑的药用价值(附;鹌鹑蛋的做法)
(味道鲜美)
味甘、性平、无毒。
(美食回归经典)
进入肺部和脾脏。
(美食功效)
利尿消肿,补中,补五脏,强筋骨,抗寒暑,消热。
主治:小儿疳积,营养不良,支气管哮喘,体虚,恶寒怕热。
(食物描述)
鹌鹑,古称鹑鸟、万鹌鹑、本鹌鹑,是一种很好的滋补品。鹌鹑曾经是一种野生鸟类,体重只有100g左右。它每年春天都搬到北方,冬天飞回南方避寒。经过近百年的人工饲养驯化,现在已经成为一个新兴的家禽业。鹌鹑是中国古老的肉食性鸟类之一。长期以来,我国鹌鹑产业发展缓慢。直到20世纪60年代初,人们才从日本引进鹌鹑蛋来饲养鹌鹑。目前,许多城市都相继建成了大型鹌鹑养殖场。鹌鹑以“动物人参”闻名于世。它的肉很好吃,很嫩,脂肪很少,对人来说不油腻。所以自古以来就被视为上品游戏。民间有句话叫“吃鸟还是吃鹌鹑?”
鹌鹑不仅可以作为高级美味,还具有滋补强身和治疗多种疾病的功效。其药用价值不如鸡。它的肉是高蛋白、低脂肪、多维生素的食物,胆固醇也低。是肥胖者理想的肉类品种。与蛋白质相比,鹌鹑肉为24.3%,鸡肉仅为19.7%,维生素(A、B、C、D、E、K)含量比鸡肉高1-3倍,比鸡肉更易消化吸收,更适合作为老人、孕妇、儿童和体弱者的滋补食品。
(美食养生方子和药膳补品)
1,鹌鹑一只,不去毛,焙干研末,每次10g,用红糖水溶解,加黄酒30g,每日一次,分两次服,治支气管哮喘。
2、蒸鹌鹑:将鹌鹑去毛及内脏,加入少量油和盐调味,蒸熟食用。具有健脾胃、补五脏功能。适用于小儿疳积。
3、鹌鹑肉汤:2只鹌鹑去毛拌肠,可加水煮汤,加少量酒调味(清淡食物)。具有补益五脏、利湿消肿功效。治疗慢性肾炎水肿。
4、党参山药蒸鹌鹑:鹌鹑1 ~ 2去毛去肠杂质,党参20克,山药30克,盐加水,蒸熟食用。具有健脾胃、补中益气功效。适用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精神疲劳等症状。
5、红豆鹌鹑汤:鹌鹑1只脱毛及肠杂,红豆20克,生姜3-5片,同汤,加盐调味。具有健脾、除湿、利湿功效。适用于痢疾、腹泻等病症。
6、糖酒煮鹌鹑:鹌鹑1只脱毛和肠杂,红糖、黄酒煮汤吃。有补虚润肺的作用。适用于气短乏力、咳嗽不止者。
7.姜煮鹌鹑:65,438+0公母鹌鹑去毛拌肠,5片姜煲汤,可用适量油、盐调味。具有祛风平喘的功效,适用于风寒哮喘。
8.杜仲枸杞煮鹌鹑:1鹌鹑去毛有肠杂,杜仲10g,枸杞30g,同汤同煮,用少量油、盐调味,有滋补肝肾的作用。可用于治疗肝肾不足引起的腰痛、脚软、头晕、目眩等症状。
9.清蒸鹌鹑:1 ~ 2鹌鹑脱毛有肠杂,黄芪20g,党参20g,姜、葱花、料酒、盐、水,用于蒸熟食。具有益气生津、健脾强身功效。适用于产后或病后体虚,精神困倦的老年人,饮食不佳,大便稀薄等症状。
10、白芨鹌鹑汤:1鹌鹑去毛切块,10克白芨同煮,用少许盐调味。具有润肺止血的功效,适用于肺结核、咯血。
11,羊肉鹌鹑汤:鹌鹑1去毛去肠,羊肉250克,小麦50克同煮,加少许盐调味。具有补益气血、滋阴壮阳功效。适用于年老或患病、血虚头晕、面黄肌瘦、面色萎黄、体虚乏力等气血两虚的症状。
12.鹌鹑粥:1鹌鹑去毛切成小块,与100g大米同煮,用适量油、盐调味。具有益气健脾、补气血、祛湿功效。可用于治疗小儿疳积、腹胀、厌食、脾虚便溏、体虚。早餐和晚餐都可以吃,每天一次或隔天一次。
13.炒鹌鹑:2只鹌鹑宰杀,切片。当它们在热油锅中炸至变色时,将200克白萝卜片混合油炸,然后加入葱花和姜末。料酒、醋、水一起煮,用味精、盐调味。具有补肾益气、强腰膝、强身健体的作用。适用于肾虚腰痛及各种虚损性疾病。
14、桂穗鹌鹑汤:鹌鹑肉90g切成小块,猪脊髓30g(去血筋),龙眼肉60g,冰糖6g,料酒适量,葱、姜、清汤,一起蒸熟,撒上桂花3g,即可食用。具有补益肝肾、养心养胃功能。适用于贫血、营养不良、疲乏无力者。
15、芙蓉鹌鹑片:鹌鹑胸肉60克,加入少量猪油,剁成细块,与6个蛋清、盐、鸡汤、湿淀粉混合均匀,放入七成热的猪油锅,滑成块捞起;用少量猪油,将葱、姜末各3克,四季豆(或蒜苗)6克,冬笋65,438+05克,火腿65,438+05克翻炒,加入清汤,再将滑嫩的鹌鹑片倒入少许翻炒,淀粉勾芡,加入味精,撒上香油。具有补益五脏功能。适用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肌肉酸痛等症状。
胃出血的饮食调理
问题:
如果出现胃出血,如何护理?饮食方面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吗?
胃出血在饮食上的调整是阶段性的。如果你在医院,你应该遵循医生和营养学家的饮食指导。如果你已经出院回家,
然后以无刺激、低纤维、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饮食(温和饮食)为原则,再根据恢复情况逐渐恢复正常饮食。
应注意以下几点:
1.充分休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
2.三餐定时定量吃。宜少量多吃。不要暴饮暴食。
3.戒烟,避免摄入酒精、咖啡因(咖啡、浓茶、可乐、可可)、辣椒、胡椒等刺激性食物,食物不宜过甜过咸、过冷过热。
4.慢慢吃,放松,在开始工作前休息一会儿。
5.生活规律,避免熬夜,保持快乐,减少不必要的烦恼。
6.优先选择容易消化的烹饪方式(如蒸、煮、炖)。
什么是消化性溃疡?
消化性溃疡是指胃液在消化道内的腐蚀,使粘膜层产生食糜而造成的粘膜损伤。
腐烂损坏现象。一般认为,胃酸分泌异常、饮食习惯异常、日常生活与个人性格、情绪有关。近年来研究发现,幽门螺杆菌与消化性溃疡关系密切,部分患者可通过根除幽门螺杆菌、调整饮食生活等方法从根本上得到治疗。
饮食原则
早期,消化性溃疡患者应采取无刺激、低纤维、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饮食(温和饮食),以减轻消化道负担。最近,人们认为只要刺激性食物(咖啡因、酒精、胡椒、辣椒等。)被避免,消化性溃疡的症状可以减轻。
普遍原理
1要均衡营养,摄入充足的维生素A、B、C和必需脂肪酸。
充分休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
三餐要定时定量,少量多餐,不能暴饮暴食。
4戒烟,避免摄入酒精、咖啡因(咖啡、浓茶、可乐、可可)、辣椒、胡椒等刺激性食物,食物不宜过甜过咸、过冷过热。
慢慢吃,放松,饭后休息片刻再开始工作。
6生活规律,保持愉快的心情,减少不必要的麻烦。
7容易消化的烹饪方法(如蒸、煮、炖)等。
食物的选择
1每个人对食物的反应都是特定的,所以食量要根据个体差异适当调整,没有必要完全禁食。
2刺激性食物:咖啡、酒、肉汁、辣椒、芥末、胡椒等。应避免这些刺激胃液分泌或损伤胃黏膜的食物。
酸性食物:酸度高的水果,如菠萝、柳丁、橙子等。,建议饭后食用,如果会引起胃部不适,不宜空腹食用。
4产气食物:一些食物(如红薯、芋头、黄豆等。)都容易产气,可以根据个人经验决定是否食用(是否引起胀气从而疼痛)。
5炒饭、烧烤等太硬的食物,年糕、粽子等糯米制品,各种甜品、糕点、油炸食品、冷冻食品、软饮料等经常引起胃部不适,选择时要注意。
6粗纤维较多的食物:如谷类的麸皮、水果的皮和籽、蔬菜中的粗纤维组织等。如果牙齿健康的人,应该细嚼慢咽;牙齿不好的人还是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