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放风筝的由来是什么?
清明节放风筝是一种民俗,其主要寓意是“不吉利”。人们把自己的名字写在风筝上,然后放在天上,再故意剪断线让风筝飞走,认为这样可以放下“厄运”,交好运,从而达到“消灾解难”的目的。
因为放风筝是不吉利的,不管风筝多么精致漂亮,都要剪断线让它飞走。同时,放风筝也是有禁忌的,就是别人放飞的风筝不能捡回来重放,否则会“不吉利”。
《红楼梦》里说,风筝飞起来的时候,是故意把引线剪掉,让风筝飞得远远的。据说它可以带走厄运、烦恼、抑郁、担忧和疾病。
扩展数据
风筝也被称为“纸风筝”和“风筝”。放风筝是清明节最受欢迎的活动。风筝是一种用竹条等骨架粘贴纸或丝,拉一根系在上面的长线,在风的作用下放入天空的飞行器,属于只用空气动力的一种飞行器。在清明节期间,人们不仅在白天穿上它,晚上也穿上它。
晚上在风筝下或稳风拉线上挂一串彩色小灯笼,像闪烁的星星,称为“神灯”。以前有人把风筝放在蓝天上,然后剪断线,让微风把它们送到天涯海角。据说这样可以消除疾病和灾难,给自己带来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