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狮简介
海狮有着和其他哺乳动物一样的特征,用肺呼吸,胎生,恒温。海狮吼起来像狮子,有的品种脖子上有鬃毛,颇像狮子,所以被称为“海中狮王”。它的四只脚像鳍一样,非常适合在水里游泳。海狮的后腿可以向前弯曲,这样它不仅可以在陆地上灵活行走,还可以像狗一样蹲在地上。而海豹的后肢是不断向后伸展的,无法向前弯曲,所以无法在陆地上行走。虽然海狮有时会上岸,但海洋才是它们真正的家。只有在海里它们才能捕捉食物和躲避敌人,所以它们一年中大部分时间都在海上巡航觅食。海狮的食物来自大海,主要以鱼类、鱿鱼等头足类动物为食。它的食量很大,如粗壮的北方海狮,在饲养条件下一天最多能喂40公斤鱼,一次能吞下1.5公斤的大鱼。如果在自然条件下,每天的食量比饲养条件下高2 ~ 3倍,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都会在海上巡航觅食。
海狮也是一种非常聪明的海洋动物。驯养的海狮能表演头球、倒立行走、跃过水面1.5米的绳索等技术。海狮的胡须比耳朵更生动,能分辨几十海里外的声音。海狮对人类最大的帮助就是潜到海底供人打捞沉入海底的东西。自古以来,物体沉入海洋就意味着没有东西可以返回,但今天,随着科学的发展,一些有价值的实验材料必须回收,比如从太空返回地球并溅入海洋的卫星,以及发射试验溅入海洋的物体。当水深超过一定限度时,潜水员就无能为力了。然而,海狮有着高超的潜水技术,人们求助于它来完成一些潜水任务。比如美国特种部队一只训练有素的海狮,在1分钟内捡起了沉入海底的火箭,但人们付给他的只是一点鱿鱼和鱼。这真是一笔赚钱的生意!
小海狮科包括5种海狮和8~9种海狗,外形相似。海狮通常体型略大,海狗的毛皮质量极佳,也称为毛皮海狮或毛皮海豹。海狮的身体细长,四肢长而有力。它们在水中非常灵活和迅速,在水中追逐鱼或其他动物,但它们不擅长深潜。海狮家族的成员在陆地上行走也更加灵活,是翼足类动物中陆地上最灵活的。海狮家族的成员智力水平非常高,它们在陆地上更加灵活。一些物种经常被水族馆驯化用于表演。五种海狮各归其属,主要分布在太平洋的南部和北部。南部的物种可以进入大陆最南端周围的印度洋和大西洋。其中,北方海狮(Eumetopias jubatus)又名石氏海狮(the Shi's sea lion),是最大的海狮,雄性重达一吨,分布在太平洋和最北部的海狮。加州海狮Zalophus californianus,又名海驴,主要分布在太平洋东北部的加州,过去也曾出现在日本海域。它很小,经常被驯养。南美海狮Otaria byronia体型中等,分布在南美南部海域。澳大利亚海狮Neophoca cinerea,又名灰海狮,头后呈灰白色,分布于澳大利亚南部海域。新西兰海狮(Phocarctos hookeri),又名胡氏海狮,分布于新西兰南部的奥克兰群岛。海豹分为南北两属。北海狗只是Callorhinus ursinus的一种,也被称为海熊和鸬鹚。它们分布在北太平洋沿岸,毛皮质量较好。在中国,它们被称为龙皮,而雄性动物的生殖器作为中药被称为海豹肾或鸬鹚。所以海豹被大量捕捞,处境危险。南海弧头蝠属种类繁多,分布广泛,最北可达赤道附近的加拉帕戈斯群岛,最南可达南极和亚南极地区,在南美洲、非洲和大洋洲的南部海岸均有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