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汗不等于排毒。小心伤肾毁容。

肾水,其实就是指肾阴,肾阴负责滋养和滋养我们全身。内脏的阴,靠的是肾水。

肾阴虚的朋友有以下症状,容易出汗。整个人瘦瘦的,脸颊容易发红,嘴巴干裂,皮肤很干,舌红少苔,手心脚心热,怕热怕冷。(这不同于阳虚出汗。阳虚的朋友除了出汗外,还有手脚冰凉、贪欲发热、精神萎靡、舌红或淡等,与阴虚出汗不同。)

所以要分清自己为什么出汗。除了以上症状,按压穴位时还会有酸痛感,很可能是肾水不足。

浮刘穴

此穴为足少阴肾经的经穴,肾经的水湿之气汇聚于此,然后吸热向上蒸发。

当肾水不足,经水不流通,停留或受阻时,穴位会感到酸痛。

补肾水可以通过这些穴位来做。

分别是浮六、太溪、足三里、肾俞、三阴交。

浮刘穴

伏六穴是足少阴肾经的经穴,有复活死水的作用。在古代,人们治疗肾积水时,会首先推荐这个穴位。哪个穴位对调节血瘀水肿妇科炎症尿失禁等肾相关疾病效果好?

取穴方法:

坐位或仰卧位,从内踝尖向上量约2指(2寸),按压脚心穴后0.5寸的凹陷处,感到酸痛。

保健方法:艾灸此穴位20分钟,可轻微感觉到此穴位发热。

太溪穴

此穴为肾经原穴,是肾经原气经过和停留的重要穴位。可调节肾阳不足引起的耳鸣、耳聋、失眠、健忘、咽喉肿痛、口腔溃疡或水肿。

取穴方法:位于足内侧,足内踝后(高点)与足跟肌腱之间的凹陷处(即足内踝后缘凹陷处)。

保健方法:

按揉此穴位时,以感到酸痛为宜,再用力一点可以感到脚趾麻木,要控制好力度。另外也可以艾灸这个穴位20分钟,感觉皮肤微温为佳。

足三里

足三里是重要的穴位。药王孙思邈曾在《钱进坊》中说:“要想安全,李三往往做不到。”俗话说,灸足三里,不如吃老母鸡。

这些都可以见证这个穴位是一个宝穴,对于调理很多疾病都能派上用场。医生主要用于月经不调,白带,耳鸣,耳聋,腰痛,水肿。

取穴方法:坐时跪下,取小腿鼻点,从小腿鼻点向下量4横指(3寸),按压后有酸痛感。

保健方法:

艾灸这个穴位20分钟,或者经常按摩这个穴位5-10分钟,会让你感觉到这个穴位有酸痛感。

肾俞穴

肾俞穴是肾气传至背部的穴位,是调理肾脏的重要穴位。

取穴方法:肚脐对应背部的脊柱上有一个命门穴,肾俞穴在此穴旁约1.5寸。

保健方法:

按摩或者艾灸这个穴位10分钟,因为这个穴位在背部,所以需要有人帮你保持健康。

三阴交

三阴交穴是人体十大穴位之一,妇科常用。可调节月经不调、白带、月经量少、更年期等问题,是女性保健的重要穴位。原因是此穴是足太阴脾经、足少阳肾经、足厥阴肝经的交汇点,所以此穴应用广泛,对调理肝肾、安神助眠有很好的作用。

取穴方法:位于踝骨上方3寸处,大约是四横指的位置。

保健方法:

艾灸这个穴位20分钟。

这些穴位艾灸时,前三个穴位艾灸20分钟,后两个穴位艾灸10分钟。时间不固定,根据你的实际情况调整。艾灸后感觉酸、麻、冷,可以停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