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秘,气秘,冷秘,虚秘?如何调理便秘,有一篇文章讲了。
中医认为便秘与饮食不当、情志失调、外感邪气侵胃,或先天禀赋不足有关。主要病机为气血阴虚所致的热郁、气滞、寒凝、肠传导障碍。一般来说,治疗以泻下为主,但不能单用泻药,应采取辨证施治,对症治疗。我们可以根据便秘的新的持续时间、尿急程度、大便性状、腹部体征、全身症状等来思考该病:如新生儿、老年人、久病后体弱者的便秘多为气血不足所致;便秘多发生在急性发热期间或之后,往往是由于热量和津液消耗过多所致。
常用中医治疗便秘以下法为主,辨证要分虚实。便秘可以辩证地认为是真秘,包括热秘、气秘、寒秘等。虚秘为阴虚、阳虚、气虚、血虚等。,但气虚常见。真正的秘诀主要是祛邪,能泻热,导热,暖热;虚秘以扶正为主,再根据气血阴阳两虚给予相应的治疗。
我们用热秘、气秘、寒秘、虚秘辩证分析用药。
热秘,即胃肠积热证,主要症状为大便干燥,腹胀腹痛,口干口臭,面红心烦,或体热,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干,脉滑。治疗热滞泄泻,润肠通便,方剂可为麻子仁丸;常用的中成药,如马人胶囊、马人润肠丸、马人紫皮丸、通幽润燥丸等。,能润肠通便,清泻丸和复方芦荟胶囊能清热泻火,润肠通便。
气之秘,即气滞证,主要表现为大便干结,腹胀疼痛,或大便不是那么干硬,排不出来,或不舒服,胸胁胀满,肠鸣排气频繁,嗳气多,食量少,舌苔薄腻,脉细。治疗应以顺气导滞为主,方剂可为刘墨汤;中成药可以用四磨汤口服液和厚朴排气合剂等。注意四磨汤口服液和厚朴排气合剂不能一起用。
寒秘,即阴寒凝滞证,主要症状为排便困难、腹痛、胀满拒按、手足不温、胁痛、呃逆呕吐、舌苔白腻、脉紧。治疗宜温里散寒,通便止痛;可用的中药方剂有大黄附子汤、温脾汤、半硫丸等。
虚秘,包括气虚证,表现为大便软,排便困难;排便后出汗,导致气短、乏力、面色苍白、四肢乏力、言语慵懒、舌淡、舌苔白、脉弱;血虚证,表现为大便干燥、面色无华、失眠多梦;阴虚证,大便干燥,头晕耳鸣,潮热盗汗,心烦失眠;阳虚证表现为大便干结或干燥,小便清长,面色苍白,四肢不温,恶温,腰膝冷痛。治疗以益气养血、滋阴温阳、润肠为主;黄芪汤可以补气润肠;润肠丸,养血润肠;增液汤,滋阴通便;济川汤,温阳通便;常用的中成药可以是止痛通、通便胶囊、芪蓉润肠口服液、芪蓉通便口服液等。
只要调整生活方式,配合短期药物治疗,单纯性便秘很容易治愈,预后也较好。有其他疾病和便秘的患者视病情严重程度而定。发热后余热未清,伤津耗津。如果治疗正确,预后将是可观的。虚证如老年便秘、产后便秘等,由于气血亏损,阳气受阻,阴寒不散,难以摆脱,治疗也很难见效。我们建议患者适当运动(如腹部按摩、慢跑、仰卧起坐等。),培养定时排便的习惯(即使无意排便,也可以长期建立定时排便的习惯),增加水分和膳食纤维的摄入,慎用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