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虚湿重,沈凌白术丸无用。我教你一招,效果翻倍。
每天总是听到这样的问题。为什么我脾虚湿气重,用沈凌白术丸也没用,甚至上火?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沈凌白术丸是一种什么药。首先,沈凌白术丸含有四君子汤,并加入黄芪以增加补气健脾的功效。然后加入莲子、山药补虚,还能涩涩止泻。也用于防止脾虚后大便形成。而且沈凌白术丸还有祛湿成分,有白扁豆薏米祛湿,砂仁祛湿行气,桔梗宣肺。那么,既然沈凌白术丸是集健脾利湿为一体的方剂,那么为什么重用脾虚利湿无效呢?
首先,第一个原因是你在一边补一边疼。我们怎么说湿气是从哪里来的?湿气产生的外部和内部原因。有两个主要的外部原因。一个是身体所处的环境太潮湿,一个是食物太油腻,太肥太甜。如果我们的脾胃不能运化,就会停止聚湿,最终形成痰湿。内因主要与脾虚有关。中医认为,脾主运化,脾不健康,就会不断产生湿气;中医讲究内外兼治。如果你饮食不当,或者你所在的地方环境没有改变,那么如果你只是补脾,在去湿气的同时,你还活着,但是你还是没有切断湿气的来源,那么湿气重的问题还是会存在。所以要想祛湿,必须内外兼顾。
那么第二个原因就是你不仅仅是脾虚湿盛,我们说脾虚湿盛久了会积痰。如果经常感觉痰多、体重、皮肤油腻,舌头伸出来看舌苔厚腻,则多见痰湿。如果你是痰湿的,沈凌白术丸就不好用了。为什么?让我们仔细看看沈凌白术丸的成分。重在健脾,祛湿成分较弱。如果你脾虚,湿气不太重,用它是没问题的。如果你说你脾虚湿气特别重,甚至已经变成痰湿,想补也补不上,那你用沈凌白术丸就会上火。那么我们该怎么办呢?你可以加一颗魏萍药丸。魏萍药丸有什么作用?简单看一下成分你就明白了,有苍术,厚朴,陈皮,燥湿化痰,还有甘草,健脾益气,各种药。所以祛湿化痰较强,健脾较弱,刚好与沈凌白术相匹配,适用于脾虚痰湿的情况。
最后,第三个原因:如果你只是脾虚重湿,没有痰湿,舌体胖有齿痕,舌苔不厚不腻,但是用沈凌白术丸也没用。这个时候可以加艾灸。沈凌白术丸毕竟是中成药,而且是稳定剂量。调理的速度不会很快,很难在短时间内达到很好的效果。要想让它发挥突出的作用,让它的作用翻倍,就要给它加一个导向力,把它的药性引入经络。这个引导力怎么加?通过穴位艾灸很简单。怎么艾灸?我们可以用药半个小时,药很快就会进入经络。这个时候我们会把艾条指向我们的神阙穴,也就是肚脐的位置。还有中脘穴,肚脐上方四寸,关元穴,肚脐下方三寸。这三个点去挂灸10到20分钟。那么使用沈凌白术丸的效果会大大提高。大家都学会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