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平山的资源与环境
保护区位于桂平西北部,距市区约25公里,总面积1806.7公顷。北回归线贯穿中部,是比较完整的热带、亚热带自然季节雨林区。地理结构奇特,景色绚丽多彩,绿林瀑流独具特色,有北回归线上绿色宝库的美誉。1980被划分为动植物自然保护区,是龙潭国家森林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动植物种类繁多,生物资源丰富。植物种类* * *包括164科,507属,1015种,其中包括国家重点保护的一、二、三类植物,如椴树、吉木樨、五针松等;动物种类* * *包括8目23科40属,其中鳄蜥和猕猴属国家重点保护动物。
丰富的植物资源大平山自然保护区植物资源丰富,共有164科507属1015种。它的面积只有桂北帽儿山的九分之一,大瑶山的一百二十三,但植物种类却远远多于帽儿山和大瑶山。在大平山,有一类国家重点保护的植物,如椴树、猪血木(龙)、木莲等。这些幸存的植物被称为“活化石”,在保护区内分布广泛,有些地方还成片生长。属于国家重点保护的二、三类植物,有香木、木爪红、竹柏、五针松、芸豆、齿叶竹树、格子树、紫荆树等。这些树种都具有很高的科研价值,有的还是珍贵的景观树种或优良的建筑材料。有些树种,如泡桐、青冈栎、樟树、油茶、各色杜鹃、青兰、大花蕙兰以及野生猕猴桃、挂勾等,在其他地方很少见到,但在大平山随处可见。中草药在大平山植物资源宝库中占有重要地位。这里有药用植物570种,占植物总种数的56.2%,占广西植物总种数的16%。常见的中草药有:地榆、黄精、鸡骨草、骨碎补、石斛、钩藤、栀子、三七、狗脊、丁公藤、灵芝、白花蛇舌草等。其中猪(龙)血木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最好的止血药,受到了国内外医学界的关注。
珍禽异兽种类繁多,大平山的动物资源也非常丰富。据最近的调查,多达八目二十三科四十属。这里常见的鱼类有石鲤、鲜鲻鱼、胡子鲶鱼、鳗鱼、称重星鱼等十几种。青蛙可分为山蛙和平原蛙,山蛙(蛤)包括棘胸蛙、大绿蛙、大头蛙、华南湍蛙和华南雨蛙。平原上的青蛙包括泽蛙、沼蛙和虎蛙。这里出产的青蛙非常大,有的每只重达一斤。爬行动物有蛇、壁虎、鹰嘴龟、变色蜥蜴、斑点蜥蜴等。在蛇中,有蟒蛇、眼镜王蛇和竹叶。国家重点保护动物有两种:猕猴、穿山甲、林麝、黑颈雉、猫头鹰、锦鸡等。属于第三类保护的野生动物有苏门羚、果子狸(灵猫)、白鹤、壁虎、虎纹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