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肌瘤可以不做手术吗?

中医把子宫肌瘤纳入“?”类别。认为寒热湿热、情志不佳、气血运行不畅、血瘀凝血、痰瘀互结、经络阻滞于细胞内是子宫肌瘤的主要病因病机,治疗以活血化瘀、化瘀散结为主,兼以攻下、温补为辅。近年来,中医多采用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方法,各地也报道了许多成功的经验,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3.1中成药目前国内用于治疗子宫肌瘤的中成药有两种:桂枝茯苓胶囊和宫六清胶囊。桂枝茯苓胶囊是汉代张仲景的桂枝茯苓丸的改进剂型,药物成分相同,具有活血化瘀、祛痰作用。散结的功效。临床上不仅用于治疗子宫肌瘤,还适用于其他血瘀症如慢性盆腔炎、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痛经等。江苏连云港康源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宫瘤清胶囊专治子宫肌瘤,具有活血化瘀、化瘀散结、滋阴清热的功效。能明显改善子宫肌瘤引起的月经过多、经期延长的症状,对缩小肿瘤有突出的效果,尤其对较小的肌瘤。由成都中医药大学研制,中国中药研究院中济制药公司生产。861抗肿瘤法对减少子宫肌瘤,调节内分泌,抑制肌瘤的表达有突出的作用[3]。像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医院著名老中医沈中立这样的经验方,已经通过了三期临床验证。

3.2中医内治在子宫肌瘤的内治方法中,桂枝茯苓丸是最有效的一种。詹晓庆等加瓦楞子、三棱、莪术、香附、鳖甲、益母草治疗子宫肌瘤40例,有效率为72%。张伯康用此方与土鳖虫粉、炼蜜共研为丸治疗子宫肌瘤20例,治愈65,438+09例[5]。徐康山总结了古玉辨证论治子宫肌瘤的经验,以软坚祛瘀为治法,选用海藻、甘草、乌梅、三棱、白芍、黄芪、桂枝、姜炙、茯苓、续断组成宫丸汤。许运用穿山甲、鳖甲、三棱、莪术、卫矛、水蛭、蒲黄、海藻、夏枯草组成消瘤方,治疗子宫肌瘤20例,其中65,438+00例为多发性,疗效良好[7]。钟秀梅由黄芪、半枝莲、益母草、牡蛎、三棱、莪术等13味药组成。药丸,25天,1个疗程,服用1 ~ 8个疗程,* * *治疗子宫肌瘤50例,治愈34例,显效10例[8]。王国华用大黄、三棱、龟板、穿山甲、皂角刺、阿莎丽、麝香研成粉末服用。30天,1个疗程,56例用* * *,2-3个疗程治愈12例,显效32例[9]。李先田用大剂量的黄芪、当归、穿山甲、鳖甲、龙骨、牡蛎、麝香等65,438+05味药组成复六消方。经过两个月1个疗程的治疗,10年内共治疗子宫肌瘤合并其他妇科肿块2976例,治愈1939例,好转良好。范京生总结了范守田教授治疗子宫肌瘤50年的经验。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配伍香附、青皮、枳壳、八月札等行气药。白术、陈皮、半夏等。、党参、黄芪等药物收到较好疗效[11]。

3.3内外合治虎冷光13药物包括红藤、连翘、牡蛎、荔枝核、三棱、莪术等。其中2/3水煎口服,1/3注入阴道或直肠滞留4h以上,加入芒硝、盐、酒、醋后,将残渣敷于肚脐或腹部,20剂1疗程,2个疗程。* * *治愈肌瘤196例,治愈54例,有效132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94.8%【杨普宣由党参、川芎、桂枝、鹿角、桃仁、海藻、三棱、莪术、夏枯草、水蛇、当归、茯苓、山慈菇组成。口服陵水汤,与马钱子、蜈蚣、川芎、天南星、桂枝等共研末。凡士林油膏涂于神阙穴及肌瘤相应部位,膏药固定2-8h,每日65,438+0次。经期禁忌,3-6个疗程观察1个月。治愈56例。

3.4张志恩等用桂枝茯苓丸加鳖甲、穿山甲治疗,28例口服维生素A、B、E、* * *,治愈好转26例,其中激素治疗17例。张认为中药联合维生素可以缩小肌瘤,激素治疗可以缩短疗程[14]。王秀莲口服桂枝茯苓丸、魏萍散,用红藤、败酱草、三棱、莪术等13味中药煎剂保留灌肠,用当归、路路通、皂角等20味中药醋酒下腹部,用党参或萆薢注射液、维生素B 2、B 12注射液、生理盐水交替注入子宫。

综合以上文献分析,西药缩小子宫肌瘤体积的疗效发生快,但不能持久,停药后子宫肌瘤复发是同步的。因此,未来能否开发出疗效确切、副作用少的新药,或在原有药物的基础上联合其他有效疗法,或停用西药后改用其他有效疗法,以减少副作用,巩固治疗,仍值得探讨。

子宫动脉栓塞术具有损伤小、阻断肌瘤血供、预防和抑制肌瘤生长的特点,已成为治疗症状性子宫肌瘤的新方法。但是,它对生育和妊娠是否有影响还不清楚,特别是因为缺乏长期随访数据。因此,在该技术广泛推广之前,需要进一步研究以确定该方法在治疗子宫肌瘤中的价值。

中医药治疗子宫肌瘤历史悠久,经验丰富,但大多仍停留在模糊控制策略上。有些治疗病例报道过多,缺乏定性、定量、客观、敏感、具体、准确的指标,缺乏判断疗效的统一标准,因为比值不能完全反映疗效的确切值。今后,加强中医药治疗子宫肌瘤的机理研究仍是主要课题之一。

总体来看,子宫肌瘤的病变仍是慢性良性的。采用保守疗法治愈子宫肌瘤,使其发挥调节局部和全身生理内分泌过程、防止早衰的作用,对保障女性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